国家队缝隙里的“投资局”:一人,一股,三年四个亿 国家队资金投资 国家队持股资金历年
创始人
2025-09-04 10:45:56
0

三年,从八千万元升值到四个亿,这是一名个人投资者在中国人保身上实现的投资收益。

而他的投资也可以给普通人太多启发。

当金融股被认为是“傻大笨粗”,涨得太慢时,他在出手买入。

当保险股的股东名单被国家队、国内外主权资金和大型指数ETF充斥和占据时,他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兀。

他中国人保从底部开始回升,太多人打平出局时,他在坚持。

于是,一个惊人的结果就出现了,孔凤全,一个此前从未现身的名字,在短短几年间,从不被人看好的保险股身上赚了四个亿。

而且这还不是最终结果——因为他还在持有,而中国人保们还有机会上涨。

这是一次低调的大户实验?还是隐藏在蓝筹股背后的一场耐心博弈?

罕见的自然人股东

2022年秋天,一位名叫孔凤全的自然人股东第一次进入中国人保的大股东名单,彼时他的持仓市值“仅”有数千万元人民币。

此时距离上一轮牛市结束尚不到一年,我们不知道他的千万身家从何而来,但可以晓得,此前他还未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出现过。

此后数年间,这个“孔凤全”悄然间不断加仓,把筹码越攒越厚,并在保险板块“大爆发”前持续同样的动作。

这个买入——持有——继续买入——坚持持有的投资动作并不难,但能坚持不动摇却觉不容易。

最终,当时间推移至今年6月末,孔凤全手中的中国人保股份已达到5095.7万股。一个简单的计算式显示,这位自然人股东所持中国人保A股的市值膨胀到4.4亿元,并位列该公司的A股第六大无限售条件股东。


持续加仓,从未“抛售”

华尔街见闻·资事堂梳理公告发现:孔凤全在2022年三季度末第一次出现在大股东名单之处。

而且一“上手”,他就使用了融资杠杆。


(如上图)上述报告期末,股东孔凤全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中国人保1535.6万股A股,彼时他亦与中东主权基金阿布达比投资局、保险行业指数基金、主动权益策略的基金,一同身居前十大股东。

时隔一年后的2023年三季度末,孔凤全将持股量增至5095.7万股。此时,中国人保的股东名单发生变化,除了长期驻守的财政部、香港中央结算、社保基金理事会等股东,出现沪深300指数基金、量化基金以及另一位自然人股东。

上述时点后至今,孔凤全保持着上述对中国人保的持股量。

复盘这家险企的股价,从2022年9月末至2025年6月末,这段时期内中国人保股价累计涨幅超过90%。

杠杆魅影

从孔凤全第一次显露于中国人保大股东名单时,他就是通过信用证券账户进行持股。

上述信息,披露于中国人保定期报告的“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股东参与融资融券及转融通业务情况说明”部分。

据悉,投资者“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股份,就意味着这部分股票并非单纯放在普通账户里,而是带着融资融券的杠杆属性。

专业层面来看,信用账户的核心功能就是可以“借钱买股、借股卖出”,因此即便不是每一股都是融资买来的,也意味着股东手里的筹码至少具备了加杠杆的可能性。

形象地说,这就像日常生活中用信用卡购物:同样买一部手机,用现金支付就是普通账户;而用信用卡支付,看似拿到手的东西一样,但背后其实多了一笔欠账——花得快,风险也随之放大。

孔凤全通过信用账户持股的披露信息,一直持续至中国人保2025年一季报披露信息中。

不过,在2025年半年报中,中国人保的股东榜并未再出现前十大股东的融资融券信息披露。

隐藏在后面的是两种可能:

其一、孔凤全此前的杠杆持股已部分了结,将仓位转回普通账户,从而不再出现在“信用账户”栏目中;
另一种可能,是孔凤全在券商端的融资余额下降、未达到需要单列披露的标准。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这位自然人股东的持仓方式出现了调整,也证明了他的身家实实在在达到了4个亿。

换句话说,他或许在经历了数个季度的杠杆持股之后,选择回归更稳健的仓位管理。这一变化,在中国人保股价年内不断刷新新高的背景下,这位大户是否正在从“借力加速”的进攻姿态,转向“顺势而为”的长线守仓?

谁是孔凤全?

纵观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几家同业龙头,最新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清一色都是机构型资金,并无自然人身影。

唯独在中国人保,孔凤全这样一位自然人投资者赫然在列,显得格外“突出”。

大型金融蓝筹股体量庞大、股权高度集中,股东榜单历来几乎被各类国内大型机构投资者、海外主权基金、公募指数基金所占据。

过去几年,中国人保的财务表现大体呈现出“低谷—修复—回升”的轨迹。


2022年在市场与利率环境承压下,净利润显著下滑;但自2023年起,盈利能力迅速恢复,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428亿元,同比增长逾四成,2025年上半年延续增长势头,净利润已达265亿元。与此同时,公司自2023年起保持稳定分红。

此外,中国人保并非市场追逐的风口题材股,而是一家偏向稳健的蓝筹公司。在缺少短期炒作热度的背景下,自然人股东仍能集中资金、持续增持,这种存在本身就弥足罕见。

外部的自然人投资者极少能闯进前十大股东行列,更不用说稳稳待上几个季度。

一位自然人股东——俗称的“大户”——能够在蓝筹金融股中杀出一席之地,至少意味着两点:

其一,资金实力。中国人保股价常年在低位区间波动,要想攒出足够冲进前十的筹码,起步就需要相当体量的资金,而这位自然人股东不仅买得起,还能在几个季度里持续加仓。
其二,投资耐力。保险股向来不是市场的热门题材,缺乏短期爆炒的故事,但它的长期价值在于现金流稳健、分红率可观。一位投资人敢在2022年行业承压时切入,并在之后几个季度不断增持,显示出他押注的并非短线波动,是投资眼光与耐力的体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锡华科技IPO:全球风电设备部... 9月5日,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华科技”或“公司”)即将上会审核。公司主要从事...
国家队二季度最新操盘:增持30... 随着A股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国家队(包含中国证金、中央汇金、中国证金资管、外管局旗下投资平台、...
30克卖600元,6克还卖60... 红星资本局9月4日消息,近日,香奈儿两款轻盈蜜粉产品的定价引起了消费者的吐槽。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香奈...
佳禾食品回应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今年上半年,佳禾食品实现营收11.85亿元,同比增长10.43%;归母净...
券商中期业绩全景:5大券商吃掉... 出品|拾盐士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2025 年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成绩单”。Wi...
鹏华基金前瞻布局打造科创·股债... 在本轮行情中,科创板块无疑是最耀眼的主力之一。同期,鹏华指数基金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在科技创新领域...
蚂蚁集团加快芯片布局 蚂蚁区块... 资料图。本文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陈杨园蚂蚁集团加快芯片布局蚂蚁集团正在加快芯片领域的布局。第一财经...
券商上半年成绩单揭晓:10家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随着2025年半年报的顺利收官,券商行...
聚焦创业板软件核心资产,创业板... 8月以来,A股市场回暖,成长风格领跑,以AI为代表的科技板块表现尤为突出。不久前,DeepSeek-...
恒指半日跌1.21% 恒指半日... 【恒指半日跌1.21%】截至午间收盘,香港恒生指数跌1.21%,恒生科技指数跌1.66%。板块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