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银行中报已悉数披露,长三角头部城商行排位赛继续进行。2025年上半年,据wind统计,5家在A股上市的长三角头部城商行营收、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增长,但较去年普遍降速,且分化依旧明显。
其中,江苏银行营收448.6亿元,净利润210.6亿元,继续稳居第一;上海银行营收、净利润增速靠后,上半年营收被南京银行赶超,排名降至第4,而净利润继续保持第3;其余城商行营收、净利润基本延续去年排位。但攻守之势难言稳定,杭州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速在5家银行中垫底,而凭借释放不良贷款拨备“反哺”,净利润增速达16.7%,高居第一。
低利率环境下,5家银行资产配置的“天平”正发生不同的倾斜。“一哥”江苏银行加码金融投资,“老二”宁波银行则把更多资金投向信贷;截至上半年末,杭州银行金融投资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最高,且高于贷款额占比,近年来该行信贷、金融投资资产出现“再平衡”。
江苏银行总资产登顶全国城商行第一
宁波银行净利润增长较去年提速
据财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在A股上市的5家长三角头部城商行营收均突破200亿元。其中,江苏银行以448.6亿元,稳坐头把交椅,宁波银行(371.6亿元)、南京银行(284.8亿元)、上海银行(273.4亿元)、杭州银行(200.9亿元)依次跟随。
上海银行营收首次被南京银行超越,在上述5家城商行中排名降至第4,曾经的长三角城商行“一哥”再现掉队。
净利润方面,5家城商行排位基本与营收保持一致。上半年,江苏银行净利润210.6亿元,高居第一,其余4家净利润在百亿梯队;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净利润分别为148.4亿元、132.3亿元、127.1亿元、116.6亿元。上海银行净利润保住了第3位置,继续领先南京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据wind数据,江苏银行此前营收、净利润已相继超过北京银行,占据全国城商行第一位置;截至上半年末,江苏银行总资产突破40万亿元关口,达47.9万亿元,同比增长27%,再次赶超北京银行(47.5万亿元),实现总资产、营收、净利润全国城商行第一,全国城商行“一哥”标签更加突出。
数据来源:wind,公司财报
业绩增速方面,5家城商行上半年营收同比均实现增长,南京银行营收增速最高,达8.6%;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增速在8%左右,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增速在4%左右,增速相对靠后。5家城商行上半年营收增速较去年均出现下滑,杭州银行降幅最大,从去年9.6%降至3.9%,增速在5家银行中最低。
上半年,5家城商行净利润同比同样全部实现增长,杭州银行虽然营收增速最低,但净利润增速最高,达16.7%,主要是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减少43.9%,反哺净利润。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净利润增速均在8%至9%区间,上海银行净利润增速最低,为2%。除宁波银行外,其余4家城商行净利润增速均较去年出现下滑,下滑幅度在1个百分点至2.5个百分点之间。
3家利息净收入增长超10%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升1降”
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存款期限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5家城商行净息差依旧承压,但降幅逐步趋缓。
上半年,5家银行净息差同比继续下行,但降幅已经全部控制在0.12个百分点及以内。其中,南京银行净息差最高,达1.86%;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78%、1.76%、1.35%、1.15%。
5家城商行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均实现增长,南京银行增速达22.13%,增速最快;江苏银行(+19.1%)、宁波银行(+11.1%)利息净收入同样实现双位数增长,杭州银行、上海银行增幅分别为9.4%、1.7%。
数据来源:wind,公司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上半年虽然增速最高,但占营收比例仅54.9%,在5家银行中最低;江苏银行占比最高,达73.4%,其余3家占比在60%至70%之间。
非利息收入方面,上半年,5家城商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4升1降”,仅上海银行出现下滑,同比下降6%。上海银行在2025年半年报中指出,受结构转型、减费让利、费率下调等综合因素影响,信用承诺、托管、银行卡、顾问和咨询费等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而财富管理规模增长驱动代理业务增长8.7%。
上半年,杭州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在5家银行中最高,达10.8%;其中,托管手续费及理财手续费、国内信用证结算手续费等贡献主要增量。其余三家城商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在4%至7%之间。
相较而言,5家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普遍较低,仅杭州银行上半年占比超10%,达11.6%;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占比分别为9.8%、7.5%、7.5%、7.1%。
金融投资资产占比普遍较高
杭州银行占比最高,江苏银行加码
记者注意到,长三角5家头部城商行存在一个较明显特征,即金融投资额占比普遍较高。据wind数据,截至上半年末,5家银行金融投资额占总资产比例均值达42.8%,几乎与贷款额占比均值(45.8%)平分秋色;而42家A股上市公司金融投资额、贷款额占总资产比例均值分别为33.7%、53.4%,5家城商行金融投资额占比较A股同行高近10个百分点。
其中,截至上半年末,杭州银行金融投资额占总资产比例最高,达46.8%,且超过贷款额占比(43.4%);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占比分别为43.6%、43.1%、41%、39.3%。
数据来源:wind,公司公告
江苏银行金融投资额占比最低,但加配势头较猛。据wind数据,截至上半年末,江苏银行金融投资额、贷款额同比分别增长35.8%、18.8%,金融投资额增速是贷款额的近2倍。截至上半年末,南京银行金融投资额同比增速(19.3%)同样高于贷款(15.3%)。
“老二”宁波银行则与“一哥”江苏银行不同,近年将更多资金投向信贷。截至上半年末,宁波银行贷款额同比增长19.1%,高于金融投资额增速的12.7%。杭州银行、上海银行各自的贷款与金融投资额增速相对均衡,截至上半年末,贷款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2.2%、1.2%,金融投资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0.9%、0%。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上半年末,上海银行总资产在5家城商行中继续保持第三,但同比增速仅2.2%,其余4家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均录得双位数增长。
上半年,债市波动增加,由于5家城商行金融投资资产配置了大量债券,以投资收益为主的其他非利息收入受到不同程度波及。其中,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其他非利息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0.1%、11.3%、6.9%,均录得负增长;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则同比增长12.1%、0.5%。
上半年,南京银行、上海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达35.2%、32.3%,权重较大;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占比分别为19.5%、23.2%、23.2%。
不良率保持平稳,普遍低于1%
江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跌破9%
资产质量方面,5家长三角头部城商行继续保持较低的不良率。其中,截至上半年末,仅上海银行不良率高于1%,为1.18%;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不良率分别为0.84%、0.76%、0.84%、0.76%。
从变动趋势上看,江苏银行不良率较去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南京银行较去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其余3家不良率与去年末持平。
数据来源:wind,公司公告
风险抵补能力方面,截至上半年末,杭州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520.89%,在5家城商行中高居第一;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拨备覆盖率均超300%,分别为331.02%、374.16%、311.65%;上海银行拨备覆盖率最低,为243.64%。
截至上半年末,5家城商行拨备覆盖率较去年末均出现下滑,降幅在15个百分点至27个百分点区间。
从资本充足情况看,截至上半年末,上海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以10.78%领先;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在9%-10%区间,江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为8.49%。
截至上半年末,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分别下降0.63个百分点、0.19个百分点;其余3家较去年末有所提升,杭州银行增幅最大,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增加0.89个百分点。
股东回报方面,据wind统计,当前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已经发布了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宁波银行拟每10股派息3元(含税),合计金额19.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13.41%;上海银行每10股派息3元(含税),合计金额42.6亿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32.22%。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