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比中光扭亏 政策暖风助力行业“快跑” 奥比中光盈利了吗 奥比中光业绩预测
创始人
2025-08-29 21:15:02
0

中经记者 黄永旭 北京报道

沐浴着政策暖风,机器人产业迅速崛起。今年中报季,多家机器人板块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强劲,奥比中光(688322.SH)就位列其中,中报实现了扭亏为赢。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此前,奥比中光净利润亏损已持续数年,直至2025年一季报,公司首次实现了净利润扭亏为盈,此次半年报则是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本次半年报中,奥比中光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4.02%,而且近三年来,研发投入逐年减少,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同步降低。

对此,奥比中光董办工作人员表示,此前的研发积累是当前公司产品的主要技术支撑。公司未来研发投入策略“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关注后续披露的公告或者以定期报告为参考”。

首度半年盈利

上半年,机器人概念持续走强,机器视觉领域作为机器人行业重要分支也随之起势,而被称为“3D视觉第一股”的奥比中光,在行业普遍利好时期,完成了业绩转变。

日前,奥比中光披露半年报业绩,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实现归母净利润6019.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56.32万元;实现扣非净利润3018.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109.51万元。

事实上,完整财年以来,奥比中光已连续亏损数年。就半年报而言,2021年—2024年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2亿元、1.83亿元、1.65亿元、2.13亿元,而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1.23亿元、-1.40亿元、-0.53亿元。

从业绩变动来看,近两年,奥比中光经营状况出现改善,尤其是2024年尤为明显,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61.93%。相较于2024年同期,2025年上半年,奥比中光总营收实现了翻倍,而且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爆发式增长。

此外,2025年半年报还显示,本期公司的股权支付费用为1105万元,扣除股权支付费用后公司净利润为7002.51万元。由此可见,2025年上半年,奥比中光“实际”的盈利状况要更优于纸面上的6019.01万元归母净利润。

间隔两年,奥比中光业绩逆转。从2023年半年报巨亏1.40亿元,到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首次扭亏,半年报业绩扭转。前后对比,可谓天差地别。究其原因,奥比中光方面在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行业利好密集,机遇众多,加之积极扩大市场推广,促成了报告期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其实,在近期的投资者提问中,奥比中光方面指出,机器人行业下游需求放量,机器人逐渐由传统的自动化、机械式向智能化、自主化、交互化方向发展,传统类型机器人向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发展,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在面对3D的物理世界时,需要实现自主移动、识别和交互功能,对3D视觉有更直接且必要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半年报披露当天,奥比中光与地平线及其控股子公司地瓜机器人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智能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对此次合作,地瓜机器人CEO王丛表示,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本质是“感知—决策—执行”链路的协同进化,3D视觉与机器人计算平台融合的潜力巨大。

研发费用降低

除了市场需求增多、业绩快速增长之外,近三年,奥比中光持续削减成本,多项费用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同比缩减,其中销售费用同比降低3.01%,管理费用同比降低17.20%,研发费用同比降低14.02%。

对于销售费用同比缩减而总营收完成了翻倍的情况,奥比中光董办工作人员解释称:“公司总营业收入增长比较多,主要是两方面原因。第一个是,三D视觉传感器业务的增量比较多,主要供应下游的机器人的应用,市场需求比较大。第二个是,公司消费级应用设备的业务增长也比较多,供应下游扫描仪之类的应用,下游的需求也比较多,而且公司在该业务板块有比较长时间的技术、人员方面的积累。”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作为一家技术密集型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却逐年减少,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同步降低。

据其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6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1.86%,同比减少3.96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0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9.71%,同比减少52.15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投入合计0.91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0.94%,同比减少28.77个百分点。

就研发投入的连续削减问题,奥比中光董办工作人员回复称,“因为公司现在的产品都是之前研发出来的,主要就是用之前研发的内容和之前积累的技术来支持现在的产品”,后续研发投入策略尚不确定。

消费级应用设备业务猛增

有关资料显示,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主营业务是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

2025年半年报中,奥比中光方面提到,3D视觉感知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拓宽,行业经历了起步、初级发展时期,即将迎来快速增长时期。3D视觉感知已逐渐步入大规模产业化前的重要发展阶段,拥有诸多潜在的细分应用场景领域和需求增长爆发点,行业面临良好市场机遇。

结合奥比中光的业绩表现和机器人行业需求变化,记者梳理发现,该公司业绩逆转的主要动力源于其消费级应用设备业务的大幅增长。从主营业务构成来看,2023—2024年间,奥比中光消费级应用设备业务占比从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

据其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3D视觉传感器实现营收9694万元,占比58.88%;消费级应用设备营收3315万元,占比20.13%。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消费级应用设备实现营收1.03亿元,占比48.56%;3D视觉传感器营收8226万元,占比38.61%。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消费级应用设备实现营收2.69亿元,占比60.55%;3D视觉传感器营收1.36亿元,占比30.70%。

对比可知,首先,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两大主营业务较前两年均有较大增长。其次,消费级应用设备营收连续大幅增长,而且在2024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完成了超越,成长为当前占比超六成的第一主业。此外,3D视觉传感器业务营收占比则持续被挤压,占比下降至三成。

奥比中光业绩逆转的过程中,消费级应用设备业务“三连跳”厥功至伟。国金证券研报显示,奥比中光消费级设备主要来源于三维扫描和支付场景的放量。

记者注意到,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公司在研项目共计8项。作为当前线下支付场景的标杆性应用,“碰一下”支付终端研发及产业化即是其中一项。该项目预计总投资额5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113.32万元,已累计投入1777.95万元,目前处于商用阶段,对已开发产品和技术进行持续优化迭代。

“碰一下”支付是支付宝基于近场通信技术推出的新型非接触式支付方式,用户只需解锁手机“碰一下”支付设备,收银员也无须拿出扫码枪便可以完成全套支付流程,可以极大地提高商家的经营效率以及客户的支付速度。

奥比中光方面表示,目前,为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支付宝已推出扫码支付、刷脸支付以及“碰一下”等支付方式。报告期内,公司携手蚂蚁集团,通过“碰一下”整机设备产品在各类零售场景的落地,持续优化提升支付便利性,为用户和商家创造新价值。

业绩报告中,奥比中光与支付宝的合作亦有显示,奥比中光与蚂蚁集团相关企业(包括支付宝中国、蚂蚁广州等)发生关联交易金额约1.31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例超30%。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的加速推进,相关技术日趋成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行业发展进一步加速。其中,各级政策支持无疑是行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推手。

记者注意到,国务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就曾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地方政策中,北京、江苏等地则通过“机器人消费节”“场景开放清单”等创新机制,降低机器人企业商业化门槛。

奥比中光董办工作人员称,当前行业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机器人行业前景广阔。“现在机器人行业有许多支持政策,而且产业链下游需求逐渐旺盛,开始放量,未来肯定有非常不错的前景。”

(编辑:王金龙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珀莱雅核心品牌碰天花板,二代接... 出品|达摩财经最新半年报发布后,珀莱雅(603605.SH)股价大跌。数据显示,这家国产美妆龙头遇到...
钱生钱,从500元开始 钱生钱...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小白轻松入门~晚上好,我是简七。最近和一位老朋友聊天,她...
暑假最后一刀,掏空中产钱包 暑...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一看账单,两眼发酸。作者:小鱼来源:视觉志(ID:iiidail...
新华保险凶猛:杨玉成任职两年业... 出品|达摩财经杨玉成执掌新华保险后,这家曾陷入低谷的险企业绩表现极为亮眼。今年上半年,新华保险业绩再...
新希望:上半年归母净利7.55... 8月29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000876.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新...
北京上海松绑限购背后:楼市全线... 作者 | 燕大今天的楼市和股市,像极了十八年前。现在回想起08年北京奥运会,仿佛就在昨天,但实际上已...
赛力斯上半年净利润增长81.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琳琳)8月29日,赛力斯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今年上半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
翻倍牛股,净利猛增500倍 翻... 记者丨刘婧汐编辑丨张伟贤截至8月29日,今年上半年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最快的上市公司出现了。8月2...
农行业绩会回应息差压力:下半年... 8月29日,国有大行2025年期中答卷集体出炉,各行于当日下午密集举行了中期业绩说明会。银行息差压力...
八位董监高集体降薪背后,硕世生...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陶炜 南京报道8月28日,硕世生物(688399.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