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今天的楼市和股市,像极了十八年前。
现在回想起08年北京奥运会,仿佛就在昨天,但实际上已经过去了17、8年,时间过的实在是太快。虽然我们经常说互联网有记忆,但事实上绝大部分都淹没在历史当中了。
十八年前,也就是2007年,彼时的股市和楼市状况,就颇有今天的影子。
彼时的楼市:
2007年底房价大幅下跌,像北京,07年11月底的平均房价是每平方1.51万,但在12月底就降到每平米1.21万,一个月降了近20%。
成交量急剧萎缩,很多房产中介完全开不了单。
你想想看,当时北京楼市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全国其他地方会是什么样。
08年下半年到09年初深圳更是领跌全国。所以如果你是在那几年买的房的话,房贷利率应该非常低,3%出头都很正常,比现在很多地方都低。
彼时为什么会大跌?一方面是在那之前一两年涨的太快,另一方面是老美的次级.贷款危机席卷全球,市场瞬间遇冷,有钱的也持防守观望态度。
但彼时的股市:
从06年初的1200点,涨到07年初的不到3000点,然后继续一路暴涨到当年10月中旬,达到历史高峰6124点。大盘指数用了10个月时间实现翻倍,众多股票实现两三倍涨幅。
达峰过后,在后面的2个月时间几乎都在5000点上下震荡,在08年1月大盘还达到过5500点附近(那会儿上市公司总共约1700家,现在则是5400家左右)。
另外,也就是在07年10月,当时的重磅会议首次明确提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当时没有明确这指的是什么,但股市涨的确实喜人。
伴随股市暴涨,2007年4月份,居民银行存款减少了上千亿,大量资金被转移到股市。
再看现在。
楼市上:
3月份四个一线还有跌有涨,7月全国一二三线70城楼市数据,全部下跌,无一上涨。
紧接着8月8日北京放大招,五环外不限购,只要你符合条件想买几套买几套,钱不够的话,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到100万,孩子多的话还能再加40万;
很快8月25号上海也跟着松绑,外环外不限购,1年社保就能买房,想买几套买几套;同样,公积金额拔高,直接首套提高到184万,多子女可达216万,并且只要你愿意买,公积金也可以做首付。
股市上:
去年“924”,抓住美联储降息的时机释放一系列支持股市大招,然后大盘原地火箭蹿升,从2700多点,直接拉到3300点附近,中间震荡但再没回到3000点以下。今年4月再涨,一直涨到现在接近3900点。
很多上市公司股价早已翻倍,甚至翻了两三倍不止。
就好比最近全网都在说的“寒王”——寒武纪,一个搞芯片的科技公司,去年924之前它的股价还只有270块左右,到了今年7月初也只涨到了600块,但仅仅2个多月,这个“寒王”一路飙到现在的1500块/股!
股价翻了近五倍,一举超过茅台,成为中国股市最靓的仔,但也着实够疯狂的。
与07年那波相似的是:
1,今年两办在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行动专项方案》,再提“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而且明确说的是股市。
2,前些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了1.1万亿!而除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大幅增加2.14万亿。
换句话说,现在,居民也在把大量存款开始转移到股市。
相隔十八年,两个时空的楼市和股市,虽然未必完全吻合,但这两重磅选手,几乎只要一个出现下行,另一个就在加倍稳涨。
包括2015年涨.价去.库存那一波,楼市下行,股市也在加倍稳涨,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大盘涨到历史第二高。
最后
你会发现,本质上只要存款大量沉淀在银行,就表明投资萎靡(例如买房减少)、消费热度不高。这时候就会一边释放大招稳楼市、稳经济,另一边就会推动股市上行。
因为楼市和股市是全民参与度最高的两大投资场景,几十年来把钱投向房子或者掏空6个口袋买房的数以亿计,股市更不用说,超2亿股民,外加7亿基民。
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对老百姓来说存钱越多越好,但对国家来说,都存在银行不流通,不拿出来投资消费,不能起到交换媒介的作用,那经济就完了。
因此两个全民参与度最高的场景,至少要保证一个是上行的!只要这一个能持续让人赚到钱、让投资增值,就能带动消费与投资。毕竟,有钱了,谁不会花呢。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楼市下行,股市要保持上涨的基本逻辑。
不过话说回来,涨的太快过快,风险也在无限放大。
像寒武纪这种,股价翻5倍达到1500块一股,超过茅台,成为新股王。
但其总资产才84亿,市值却被拉到超6200亿;股价飙涨到接近英伟达,净利润(10.38亿元)却只有英伟达(约2518亿元)的千分之四。
这已经不是涨得快不快的问题,而是太疯狂了。
投资者稍不注意,就会成为牛市炮灰。
上一篇:赛力斯上半年净利润增长81.03% 赛力斯2025上半年净利润 赛力斯上半年净利
下一篇:新希望:上半年归母净利7.55亿元,同比增长162% 新希望集团2025年营收和利润快报 新希望集团2024年净利润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