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8月27日,华润置地(1109.HK)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华润置地营收约949亿元,同比增长19.9%,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19亿元,同比增长16.2%,核心净利润同比下降6.6%至约100亿元;中期股息为每股0.2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上半年,华润置地实现合约销售额1103亿元,同比下降11.6%,其中,一二线城市签约额贡献占比超九成。报告期内,华润置地新增土地储备面积148万平方米,权益面积128万平方米,涉及18宗地块,权益地价为322.8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润置地总土地储备面积为4895万平方米。
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李欣表示,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大资管业务模式转型创新,推动资管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同时积极完善平台搭建。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管理规模达4835亿元。
一二线城市投资占比100%
公告显示,华润置地主营业务包括开发销售型业务、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轻资产管理业务及生态圈要素型业务。
上半年,公司开发销售型业务营收为743.6亿元,同比增长25.8%;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收入为121.1亿元,同比增长5.5%;轻资产管理业务营收为60亿元,同比增长1.1%;生态圈要素型业务收入为24.5亿元,同比下降7.7%。
其中,开发销售型业务作为华润置地业绩贡献的基本盘,上半年实现签约面积4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结算面积3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得益于公司聚焦高能级城市的布局策略,一线城市销售额占比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上海、北京、成都等10个城市签约额贡献占比超七成,整体签约均价同比增长11.9%至约26777元/平方米。报告期内,一线及二线城市结算收入占比93%,结算均价同比增长35.5%至约23192元/平方米,结算毛利率为15.6%。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润置地锁定已签未结算开发物业收入2513.7亿元,有待陆续结算。其中,根据施工及交付计划,预计1595.3亿元将于2025年下半年结算。
上半年,华润置地以总地价447.3亿元增持了18宗土地。华润置地管理层表示,公司坚持量入为出,以现金流安全为第一原则,牢守投资底线,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及核心项目,以合理成本获取项目18个,一线及二线城市投资占比达100%,同时严控公建投资,可售公建货值占比仅3%。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润置地开发销售型业务土地储备面积为4119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面积占比70%;投资物业土地储备面积776万平方米,其中购物中心面积占比66%。公司总可售货源3894亿元,其中88%位于一线及二线高能级城市,住宅产品占比72%。
在手现金1202亿元
公告显示,华润置地将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轻资产管理业务及生态圈要素型业务归为经营性业务,亦被视为“第二曲线”。上半年,公司经营性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至约205.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21.7%,核心净利润贡献约60.2亿元,占比提升至60.2%。
近年来,华润置地从开发商逐步向“城市投资开发运营商”转型,并认为资管业务仍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持续打通大资管“募投建管退”业务闭环,加速资本循环。
今年上半年,华润置地资管规模较2024年年末增长214亿元,增速为4.6%,其中,购物中心资管规模3131亿元,较2024年年末增长5.1%,占比达65%。报告期内,华润置地搭建了包括华润万象生活(1209.HK)、华夏华润商业REIT和有巢公募REIT在内的一个轻资产管理平台及两个公募REITs平台,同步探索Pre-REIT、私募REIT等多层次产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夏华润商业REIT总市值突破百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润置地总资产规模11487亿元,资产负债率55.3%,总有息负债率40.7%,现金储备1202亿元,净有息负债率39.2%;公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2.79%,上半年境内新增融资平均成本2.5%;平均债务期限6.4年,另有融资储备短债比1.2倍。
(编辑:赵毅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