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深陷退市风险的*ST威尔(002058.SZ)股价开盘即封涨停板,报13.89元/股,封单超4.6万手,市场热度高涨。
消息面上,昨日晚间,*ST威尔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向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江新材”)的29名股东购买其合计持有的紫江新材3028.53万股股份(占紫江新材股份总数的51%),交易价格为5.46亿元。
公告称,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紫江新材51%股份,并将紫江新材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同时,业绩承诺方承诺紫江新材2025年度、2026年度、202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9580万元。
公告显示,紫江新材主要从事动力储能和3C数码等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与比亚迪、鹏辉能源、新能安等知名锂电池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ST威尔与紫江新材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沈雯,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而紫江新材曾申请创业板IPO,但于2023年底撤回。此外,*ST威尔当前财务状况并不理想,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为7343万元,且尚存4700万元的短期借款。
对此,*ST威尔工作人员向以投资者身份采访的南财快讯记者表示,本次交易从规则上来讲并不构成“借壳上市”,不过,公司虽仍会持续改善原有业务,但后续重点将会放在重组上。
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目前现金状况确实无法满足本次收购的价款,但公司资信水平较高,且已得到大股东支持,财务部门前期已进行探讨,个人认为(本次交易)不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资料显示,*ST威尔主营业务为自动化仪器仪表及汽车检具,但因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自2025年4月30日开市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5年一季度,*ST威尔业绩延续颓势。公司当季营收0.24亿元,同比下滑26.44%;归母净利润亏损564.03万元,同比下跌10.31%。*ST威尔在公告中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切入成长性更强的锂电池材料赛道,“进一步优化整体业务布局,加速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不过,上述工作人员坦言,公司能否“摘帽”最终需看年度业绩,而重组进程漫长,业绩预期目前“没有办法预测”。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