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立即收听
“不论是中国和美国股市,它们的关键都在于三个点‘利率、风险偏好和企业利润’。”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年少不知工行香,错把科技加满仓。 年少不知农行好,错把汽车当成宝。 年少不知中行醉,错把白酒当安慰。 年少不知建行强,错把芯片当栋梁。
当西方投资者为英伟达冲上4万亿美元市值而欢呼时,太平洋对岸的中国投资者,也迎来了自己的“银伟达”。
2025年7月9日晚,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触及164.42美元,总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纪录。
美国纽约证 券 交易大厅上显示英伟达公司
随后两个交易日,A股银行板块持续走强,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由于今年银行股的涨势过于疯狂,股民开始把“银行”与“英伟达”结合起来,将银行股称为“银伟达”,把上证指数叫作“银斯达克”。
在大金融的带领之下,上证指数成功突破关键点位,稳稳站上3500点大关,尽管在周五,早盘的过猛攻势导致银行板块有所回落,但“银伟达”的迅猛势头依然牢牢吸引了市场的目光。
再说个冷知识,A股35年历史中,真正站稳过3500点就三次,这次如果行,那就是第四次。
一时间,股民们纷纷热议:银行股现在还能买吗?板块上涨的持续性如何?银行大金融能否带领A股超越去年高点,冲上3700?
图源:同花顺
“银伟达”大象起舞
在传统的A股股民看来,银行股是“低估值、低波动、低关注”的代名词。它们虽然市值庞大,但是股价波动很小,所以除了一些机构大户和公募基金配置,很少有个人投资者愿意购买。
然而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市值庞大的银行股却异军突起。最近更是走出了波澜壮阔、独立于大盘的行情。
其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合力共振。
◎首先,银行股的上涨来自“国家队”的流动性支持。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至今,规模ETF资金累计流入8776.7亿元,其中流入银行股的资金高达1043.5亿元。来自场外的活水源源不断涌入银行股。
5月7日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公募基金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增加了对业绩基准比较和长周期考察机制,所以该方案出炉以后,公募基金纷纷加大了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
◎其次,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大资金也看上了银行股。
今年1月2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监会明确要求“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市场”。很显然这是对险资投资做出了要求。
而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中兼具“业务稳健,分红稳定,风险可控”的特性,众多板块之中,唯有银行板块既符合该要求,也有能力容纳保险公司的巨额资金。
从今年开始,险资加大了对银行股的购买力度,甚至不惜代价直接“举牌”。
“举牌”是资本市场的监管术语,当企业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超过5%时,就需要向证监会做报告并且公告。所以险资对上市银行的“举牌”,被视为极度看好银行股的举动。
截至目前,2025年已经有5家银行被被险资增持并超过“5%举牌线”。比如新华保险于今年年初买入杭州银行,持股比例5.45%触发举牌。
新华保险已成为杭州银行第四大股东
而诸如平安人寿等保险公司则更倾向于港股市场,数据统计,平安人寿已经举牌了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的H股。
◎第三,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银行股同样成为了避风港。
去年以来,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税战白热化、三轮互征关税以及中美两次谈判,放大了A股市场的不确定性。而银行板块,恰好拥有绝佳的避险能力。
再加上银行板块高股息和年初相对较低的估值,让银行成为了题材股之外的上上之选。
为什么说银行板块是高股息率的代表?因为银行业务稳定,且国有大行坚持现金分红,所以银行的股息率常年维持在4%—6%之间。远高于市场平均1%—2%的股息率。
按照7月11日的收盘价来看,42家上市银行近12个月,有一半银行的股息率超过4%。其中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北京银行的股息率均超6%。相比之下,市面上银行的理财产品利率却跌破2%的大关。
既然“存银行不如买银行”已经成为投资者的共识,那么拥抱“银伟达”也就成了一个理性的必然选择。
银行股抱团下的“阴影”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投资品,银行股也并非完美无缺。随着股价的节节攀升,市场上提示银行股估值风险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1%,而净息差仅为1.43%,这是中国银行业历史上首次出现不良率超过净息差的情况。
很显然,银行基本面正在逐渐承压。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也指出:当前低利率、低利差环境下,银行业普遍面临盈利压力。再加上实体企业对银行融资意愿降低,导致银行净息差短期内难以回升至2%以上。
此外,随着股价的抬升,银行股股息率出现动态变化,透露出“高处不胜寒”的迹象。
比如2024年的7月份,42家上市银行的平均股息率高达4.9%,而截至今年7月7日的数据,上市银行股息率已跌至3.89%。尽管目前股息率依然仍高于理财产品,但相比去年,现在上车已经显得不那么“划算”。
从估值来看,如今的银行股也已不便宜。7月11日中证银行的PE估值为7.49,为5年来银行股估值顶峰期。就算把时间周期拉到10年,也仅有2015年牛市期间的估值高于现在。很显然,如今的银行股并不处在普通股民可以“闭眼买”的阶段。
图源:红色火箭
渣打银行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也表示:追求红利的配置型资金可以关注股息,但交易性资金可能的确需要注意回调风险。
当然,不管是看多还是看空“银伟达”,不可否认的是,银行股已经成为支撑本次A股上涨的强大动能。去年46.64%和今年18.45%的涨幅也足以笑傲大多数板块。
或许,投资的真谛在于:“在闪电劈下来之前,你必须在场。”
A股美股共振:“银伟达”VS英伟达
A股站上3500点,大洋彼岸的美股也创下历史新高,中美两国股市同时进入“高光期”,并进行了明显的共振。
那么中国的“银伟达”与美国的英伟达,谁才是更优的投资标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取决于你身处哪个交易市场,以及市场正在奉行的投资逻辑。它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分别映照出中美两大经济体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战略重心。但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股市,它们的关键都在于三个点:利率、风险偏好和企业利润。
美国 股市在关税和财报季前保持稳定
我们先来看中国这边。
从利率水平来看,央行不断降准降息使得国内利率水平处于明显的宽松周期,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反而陷入不知道买谁的“资产荒”。但资金充裕其实为资本市场的上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风险偏好来看,中美经过两轮谈判之后,双边贸易关系暂时趋于稳定。再加上中东火药桶已经引爆完毕,市场反而对未来更加乐观,从而推动了指数的上涨。
但是,从企业盈利方面来看,企业盈利数据不佳,未来改善难度较大,再加上“关税战”并未偃旗息鼓,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市场更需要安全感与确定性,所以A股市场依然更适用于避险逻辑。
由此,银行股们依然有可能是股民和大资金的“舒适区”,成为民众财富保值增值的“避风港”。更重要的是,投资银行股也是政策层面“支撑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核心力量”。
银行业务柜台
我们再来看美股市场。
从货币宽松角度来看,美联储目前仍保持战略定力,并没有在特朗普的要求下降息,实际上,当下美股市场也并不缺钱。
随着中美关税谈判以及市场对贸易不确定性的免疫力越来越强,纳斯达克也同样受益于地缘政治缓和带来的上涨,市场对风险偏好的接受程度不断上升,美股也不断走强甚至创下新高。
关税谈判初步谈判后的中方发布会
而从企业盈利来看,美股则是典型的“科技驱动、未来叙事”的投资逻辑。苹果、微软、英伟达、亚马逊、谷歌、Meta和特斯拉这“科技七姐妹”撑起了美股半边天。
重要的是,英伟达55.85%的净利润已经赶超了爱马仕、贵州茅台和泡泡玛特。而“台积电+英伟达”的组合让黄仁勋的GPU芯片,成为拥有极高科技含量和制造壁垒的AI基础设施——英伟达因此被称作科技领域的“奢侈品公司”。10年后的英伟达到底能有多赚钱,谁也无法预测。
也难怪很多投资人表示:“英伟达的每一次回调,都是买入的机会。”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对于投资者来说,看懂英伟达需要摸清AI浪潮的时代脉络,要尊重技术和科技壁垒,是对AI领域的无限遐想。而投资中国的“银伟达”,则是在看清宏观政策之后,对于当下经济的现实考量。
务实而言,美国股市有英伟达,咱们中国股市有“银伟达”,大金融的腾飞并不一定逊色于大科技。“银伟达”的稳健,代表着中国长远发展基石的稳定,毕竟在追求AI的星辰大海之前,我们需要稳固基本盘,先在脚下打好坚实的地基。
2024年5月27日,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邮储等六大行相继发布公告,签署《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注资1140亿元,支持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这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所以,看懂了“银伟达”,便看懂了中国在当前阶段的从容与智慧:先固本强基,而后方能行稳致远,最终赢得属于中国自己的未来。
本篇作者|王振超|责任编辑|何梦飞
主编|何梦飞|图源|VCG
8月17日—8月24日,走进埃塞与肯尼亚,直击非洲新兴市场的真实脉络,开启企业家的机遇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