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为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金融监管总局、央行、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着重发挥监管、货币、财税、产业等各项政策合力,从增加融资供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提高支持精准性、落实监管政策、强化风险管理、完善政策保障、做好组织实施等8个方面,提出23项工作措施。
技术工人正在对光伏组件进行质量检测。(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多角度拓宽融资渠道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表示,一直以来,小微企业都是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源泉,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经营风险较大、信用状况不佳、缺乏抵押物、生存周期短等与生俱来的特点,小微企业在享受金融服务方面有着明显不足。此外,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意愿不强,专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较少,这些都导致中小微企业长期处于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之中。
“若干措施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给出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具体方案,对于提振小微企业发展信心、改善发展困境而言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付一夫说。
在增加融资供给方面,若干措施要求,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法人类贷款、民营类贷款投放。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从增加融资供给来看,不仅加大了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等传统信贷方式的投放,还支持小微企业开展股权融资,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和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有助于小微企业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表示。
若干措施明确,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上,指导银行加强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低贷款附加费用,指导银行清理违规收费,规范与第三方合作。坚决整治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
“这将直接减轻小微企业的融资负担,使小微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得资金,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坚决整治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有助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止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被不合理收费和欺诈,保障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降低其融资成本。”柏文喜说。
多举措强化风险管理
为提高融资效率,稳妥发展线上贷款,若干措施明确,指导银行利用科技手段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及时完善反欺诈模型规则和技术手段。提高线下贷款办理效率,合理精简申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指导大中型商业银行合理下放授信审批权限。
在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和金融支持精准性方面,若干措施要求,加强对重点领域企业的金融支持,对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组织开展“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加大对外贸新业态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在落实监管政策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定期对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开展监管评价、评估。抓实尽职免责工作,督促银行细化尽职标准和免责情形,与不良容忍度有效结合。健全普惠金融事业部机制,落实绩效考核权重、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优惠等要求。
为强化风险管理,若干措施明确,修订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制定差异化标准,简化分类方法。引导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倾斜核销空间和资源。以试点方式适当提高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营用途的信用贷款清单式核销上限,提升不良贷款处置效率。
在完善政策保障方面,若干措施要求,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支持。落实相关财税支持政策。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有序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强化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
多政策协同加码发力
“从政策协同角度看,着重发挥监管、货币、财税、产业等各项政策合力是一大亮点。”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表示,监管政策为小微企业融资营造了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环境,确保金融机构合规经营,保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适宜的货币条件,降低融资门槛;财税政策则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直接减轻小微企业的融资负担,提高其融资积极性;产业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小微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这种多政策协同的模式,能够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此外,针对做好组织实施,若干措施要求,各部门按照工作分工,抓紧制定出台政策细则。指导银行抓好政策落实,制定实施方案。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除了政府层面的支持外,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首先,传统金融机构要着力进行金融创新,可以考虑设立小微企业专门金融服务部门,缩短小微企业融资链条,为小微企业打造‘量身定制’的融资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次,要不断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通过增信解决问题。最后,要加快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包括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设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小微企业发展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付一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