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实习生 李佳珩 香港报道
5月16日,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副主席及亚洲企业客户部联席主管李镇国在媒体分享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境外发行快速回暖,除了IPO市场出现宁德时代、蜜雪冰城以及华润饮料等旗舰项目,新股配售市场也见证了比亚迪以及小米等超过50亿美元的超大型项目发行。
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股票资本市场主管胡凌寒指出,比亚迪以及小米等超大型项目的配售,标志着港股已具备承接顶级企业融资的能力,同时也体现这些公司强劲的基本面。这些项目不仅是吸引亚洲和欧洲的投资者,同时也有美国的投资者参与。
胡凌寒指出,在港股的融资便利性上,港交所做出了很多创新。例如宏桥在发行3亿美元可转债的同时进行了股票回购,该项目最终获得了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的批准,实现了可转债产品在结构上的突破。
在国际化战略驱动下,不少A股公司选择赴港上市。毕马威最新发布的资料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2宗“A+H”上市新申请,而2024年第四季度仅有2宗。2024年至今,A股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赴港IPO,其中包括宁德时代以及美的集团等龙头股。
对于近期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胡凌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出现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主要原因在于港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基础,以及港股市场提供的融资便利性。
胡凌寒进一步解释到,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国际化,在境外开展融资兼并购的时候,需要使用相应境外货币,在此过程中,港股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以紫金矿业为例,作为一家在AH股上市的企业,其在融资的过程中,仍然是选择了香港作为其再融资的渠道。因此,企业需要在港股搭建一个战略性平台,以支撑其未来发展。
瑞银报告指出,2025年至今,AH溢价指数呈现下行趋势,溢价指数由2024年初的150左右下降至2025年5月25日的134.9,同时境内投资者的交易更为偏向H股。2024年9月至今,北水净买入一路走高后保持活跃,已成为香港市场重要的定价力量。
对于中概股回流趋势,胡凌寒指出,尽管大型企业已在过去三年陆续完成香港二次上市,但仍有部分美国独家上市企业正在积极咨询或筹备回归,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会有相关企业回流港股。
胡凌寒表示,目前港股的估值仍处于低位,对于资金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不少国际资金需要进行多元化配置。港股市场凭借其深度和流动性优势,具备承接大规模资金转移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