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浙江猪王”天邦食品的重整取得了重要进展。
根据近期公告,该公司已经与厦门建发物产有限公司(下称“建发物产”)、南宁漓源粮油饲料有限公司(下称“南宁漓源”)签署《重整投资协议》,同时法院也批准其预重整再次延长至2025年11月9日。
以上两家公司均为产业投资者,具体业务涉及油脂油料、饲料原料和生猪养殖等领域,属于天邦食品的上游和同行。
另据相关投资协议,在重整完成后,建发物产、南宁漓源将分别持有天邦食品2亿股,低于公司实控人张邦辉的持股数量,所以也不会导致公司实控人变更。
需要指出的是,相较于上一轮猪周期进行重整的正邦科技、*ST傲农,天邦食品是主动申请重整,公司资产质地较好,债务问题也没有特别严重。
仅以养殖企业的重要评价指标为例,2025年一季度,天邦食品生猪育肥完全成本13.62元/公斤,如果剔除空栏费,其完全成本可以低至13.14元/公斤,公司还是少数几家出栏量达到过700万头的大型养殖企业。
放在A股行业内部,天邦食品的成本、出栏量虽然无法与牧原股份等行业龙头相比,但是占据一个二线主力的名额问题不大,这可能也是能够吸引到上述投资人的原因。
重整投资人实力雄厚
2024年1月,国内生猪价格跌破14元/kg,彼时天邦食品曾经通过一份董事会决议,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6亿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同年3月,天邦食品以“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主动向法院申请重整,这也是公司与其他同业公司重整案例较大的不同,比如正邦科技此前是因为资不抵债被债权人申请的破产重整,*ST傲农则是控股股东层面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另据历史公告,2024年10月报名参与天邦食品重组的意向投资人共有7家,其中5家为产业投资人,2家为财务投资人。
直到近期签署重整投资协议,以上投资人全部曝光。其中,建发物产、南宁漓源作为产业投资人,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北京双纳特资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则是财务投资人。
本次重整中,产业投资人将以1.85元/股的价格(不得低于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3.22 元/股的50%),投入3.7亿元资金分别获取天邦食品所转增的2亿股股份。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天邦食品实控人张邦辉持有公司3.32亿股左右,加之建发物产明确与南宁漓源不存在关联关系,所以此次重整并不涉及实控人变更,而更像是引入了两家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
建发物产隶属厦门建发集团,后者为国内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龙头之一,建发物产则是专注于农产品领域,具体业务涉及油脂油料、饲料原料、食品原料、农用物资等多个领域。
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建发物产营业额超1000亿元,年经营总量近3500万吨,玉米、高粱、大麦、葵花籽粕等多个产品进口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三位。
南宁漓源的知名度虽然不如厦门建发,但是其股东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该公司为桂林力源集团子公司,后者则是一家粮油食品、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生物科技的大型农牧企业。2024年,力源集团营业收入为460亿元,净利润超过9.1亿元,当期公司饲料销售总量达到737万吨。
不难看出,建发物产业务侧重饲料原料贸易,南宁漓源及其股东则胜在饲料加工环节,两家重整投资人也均是天邦食品的上游。
这意味着,上述产业投资人为上市公司带来资金的同时,还可能会更多的资源支持。
“天邦食品在本次重整后将大幅度减轻债务压力、获得充足的重整资金,为未来的发展形成坚实的基础……产业投资人,将积极利用自身及体系内各产业板块经营优势,为天邦食品未来经营发展提供供应链授信等支持。”天邦食品指出。
此外,建发物产、南宁漓源还作出承诺,在根据重整计划取得公司股份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
天邦食品“质地不差”
事实上,除了前期暴露出的债务问题以外,天邦食品的整体公司质地并不算差。
受到上一轮周期的扩产影响,该公司2023年生猪出栏量曾经一度达到712万头,仅次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等一线养殖企业。
即便2024年启动重整期间,天邦食品的生猪出栏数据有所下降,但亦保持在600万头左右的水平。同时,天邦食品受益于自身养殖效率提升等方面带动,公司整体成本水平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2024年至今,公司养殖关键指标持续优化。育肥成活率从2023年88.7%提升至2024年91.3%,2025年一季度为92.72%。”天邦食品近期召开的业绩说明会指出。
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天邦食品生猪育肥完全成本13.62元/公斤,相较2024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0.31元/公斤。
以上养殖成本仅仅略高于规模更大的一线龙头,比如新希望一季度养殖成本为13.34元/公斤,温氏股份则是介于12.6-12.8元/公斤。
如若后续产能利用率能够提升,天邦食品的养殖成本仍然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产能满负荷率偏低仍是制约公司降本力度的重要因素。2025年一季度,公司母猪场满负荷率46%,育肥场满负荷率43%。”天邦食品指出。
在上述13.62元/公斤的完全成本中,还包括了猪场空栏导致的0.49元/公斤折旧摊销费用,剔除这部分因素影响,公司一季度育肥全成本可以降至13.14元/公斤,同时计划到2025年底将成本进一步降至降至12.8元/公斤。
实际上,自2021年猪价下跌、养殖环节利润被严重挤压以来,成本便逐步成为评价养殖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因为,只有更低的成本才能为养殖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率,以及未来猪价下跌时更高的经营安全边际。比如今年4月下旬,国内生猪价格再次跌破15元/公斤,多家养殖企业销售均价跌至14.6元-14.9元/公斤,天邦食品亦降至14.81元/公斤。
对比公司养殖成本来看,在不考虑公司其他费用支出的条件下,天邦食品生猪养殖业务继续保持盈利的难度不大。
此外,生猪养殖行业的供需基本面,相较于2024年下半年也有一定好转。
2024年5月,受到猪价反弹的影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反复,这使得多家养殖企业四季度出栏量大增,加剧猪价下跌。
今年,多家养殖企业则出现了出栏量峰值回落的情况,加上供给端重新步入去产能的影响,后续供给端对猪价的压制作用会明显减弱,这也对猪价反弹构成利好。
综合考虑天邦食品的公司质地、行业所处的周期位置,建发物产、南宁漓源参与重整的投资风险也相对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