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曹媛
编 辑丨孙超逸
去年以来险资频频举牌,尤为青睐银行股。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信息显示,截至5月9日,今年以来险资已有13次举牌,其中6次为举牌银行股,包括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2次),瑞众保险举牌中信银行,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
据WIND数据,从险资重仓持股情况来看,截至一季度末,险资对银行股持股数量和市值均在险资持股行业中位居前列。
而在一众保险机构中,中国平安及“平安系”公司举牌银行股的频次较高,平安人寿更是多次增持、举牌招行H股。
今年1月,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189.25万股,持股比例突破5%的举牌线。此后平安人寿多次增持招行。5月6日,平安人寿又增持招商银行347.55万股H股。5月9日,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平安人寿在招行的持股比例已升至12%,平均股价44.7757港元。
中国平安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平安投资的股票账面值为4373.79亿元,环比2023年增长了近50%,占投资规模的比重也从2023年的6.2%上升至7.6%。
险资频频举牌银行股背后,是在“资产荒”背景下,险企投资收益压力持续增大,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H股,由于业绩稳定性强、估值低、股息高等特点,备受低风险偏好资金“偏爱”。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日收盘,六大国有银行H股股息率普遍高于5%,其中工商银行为6.05%、农业银行为5.380%、中国银行为5.7%、建设银行为6.44%、交通银行为5.78%、邮储银行为5.8%。
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后,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国有大行有稳健的经营基本面,且有低波动、高分红、低估值特点,平均股息率5%以上,较当前2%—2.5%的保险产品保证利率有可观利差,公司在配置方面,慎重选择经营稳健、抗风险能力强、分红稳定、有足够安全垫的标的,从这方面来说,核心银行股属于较为理想的投资标的。”
此外,险资频频举牌背后凸显其普遍面临的“艰难抉择”,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目前上市险企股票投资以FVTPL为主,股市波动对当期净利润影响较大,而通过配置长股投或者高股息(OCI)策略,可以降低权益工具投资的投资收益波动,优化资产负债管理。
据国信证券统计,当前上市险企FVOCI权益类资产占比仍低,具备较大增配空间。目前上市险企权益配置比例约为11%左右,而OCI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仅为5%,有较大上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增量政策也将提升险资入市积极性。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一系列鼓励长期保险资金入市的利好措施出台: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据富国基金测算,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元,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元增量入市资金。国金证券给出的测算分析称,预计未来三年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约6—8千亿元,高股息是权益配置的重要方向,预计未来3年保险资金每年增配高股息约3—4千亿元。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