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盘中,A股创新药上市公司迈威生物重挫近15%。此番大跌主要系上周五(5月9日)晚间,迈威生物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证监会”)立案。
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即将降低处方药和药品价格影响,迈威生物所处的A股创新药板块集体下跌。
截至今日收盘,迈威生物报收17.8元,跌10.96%。
董事长被立案
5月9日晚间,迈威生物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其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迈威生物表示,本次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的调查,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据了解,刘大涛于1972年出生,为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药物所肿瘤药理博士后,曾任上海医药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联药物总经理。
2017年7月,刘大涛加入迈威生物,任公司总裁;随后刘大涛又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2023年6月,刘大涛经选举任迈威生物董事长,至今不到两年。
刘大涛在任期间(2023年和2024年)依然未能挽回公司持续亏损的局面,这两年里迈威生物分别实现营收1.28亿元和2亿元,分别亏损10.53亿元和10.4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迈威生物截至目前只有三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分别为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均为生物类似药。目前,国内生物类似药市场竞争激烈,且在集中带量采购背景下,生物类似药面临着较大的降价风险。
迈威生物曾表示,若未来公司拥有的上市生物制品参加集中带量采购,将降低生物制品的销售价格,降低生物制品的毛利率,降低产品上市后商业价值,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2024年年报中披露的药品毛利率情况来看,迈威生物骨疾病、肿瘤产品的毛利率在85.99%,较前一年同比下滑10.84%。
核心管线进入临床末期
创新药管线方面,迈威生物旗下一款核心ADC管线(9MW2821)进入临床末期。据迈威生物披露,目前9MW2821针对尿路上皮癌、宫颈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多个适应症正在开展多项临床研究。
具体包括 9MW2821分别作为单药疗法及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尿路上皮癌的Ⅲ期试验,9MW2821单药治疗宫颈癌的Ⅲ期试验,9MW2821作为单药疗法或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Ⅱ期试验。
9MW2821靶向Nectin-4,处于当前ADC药物领域中的热门赛道。截至2024年底,在全球有8种用于治疗实体瘤的靶向Nectin-4 ADC候选药物(包括9MW2821)正在临床开发中。
目前,Seagen与安斯泰来(Astellas)的恩诺单抗(Padcev)是美国及中国批准的唯一一款靶向 Nectin-4 ADC 药物,在两个司法权区均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及或膀胱癌。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恩诺单抗的销售额分别为7.59亿美元、11.78亿美元及18.92亿美元,2023年度销售额在全球所有ADC药物中排名第四。目前来看,9MW2821后续的研发推进和商业化或将成为迈威生物的关键。
筹划赴港二次上市
2022年至2024年间,迈威生物连续三年累积亏损已超30亿元。同时,创新药研发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上述三年间迈威生物研发费用分别高达7.59亿元、8.36亿元和7.83亿元。截至2024年底,迈威生物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余12.28亿元。
资金吃紧的情况下,迈威生物在去年底宣布赴港上市融资。迈威生物表示,此次赴港上市是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1月6日,迈威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至于董事长被立案是否会影响这一上市进程,《国际金融报》记者向迈威生物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除赴港融资外,迈威生物还在同步扩展其他融资渠道。迈威生物于3月公告称,根据战略发展规划及资金需求,公司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规模不超过5亿元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用途包括偿还有息负债、项目建设、补充流动资金等。
迈威生物指出,申请注册发行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公司财务成本,改善公司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