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说关注薪资阻碍成长的董明珠,年薪加分红超2亿元? 董明珠历年年薪一览表 董明珠谈晋升之路
创始人
2025-05-09 09:25:03
0



近日,董明珠的年薪引发行业关注。

格力电器在最新发布的2024年财报中全面披露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数据。其中,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的薪酬情况格外引人关注。

据界面新闻报道,数据显示董明珠去年从格力电器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437.2万元,较2023年的1213.8万元上涨了18%。董明珠此前曾公开表示:“不要只想看工资的人,这种思维阻碍了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据界面新闻报道,2024年格力电器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900.38亿元,同比下降7.31%,但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在公司最新披露的派息方案中,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总派息金额高达111.7亿元。董明珠因持股超过1亿股,预计可获得约2亿元的现金分红。

该公司2024年共有17位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总计获得税前报酬4505.18万元。在核心管理层中,董明珠的薪酬远高于其他高管,位列第一;董事、党委书记张伟以862.32万元的税前薪酬紧随其后。

从近三年数据来看,2022年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3015.82万元,2023年为3253.80万元,2024年提升至4354.31万元,呈现出增长趋势。

界面新闻指出,若横向对比家电三巨头,董明珠薪酬也位居行业前列。美的集团4月初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薪酬总额13432万元。其中,董事长、总裁方洪波2024年薪酬为1378万元,董事、副总裁王建国2024年薪酬为1161万元。而同期海尔智家高管最高年薪为345万元。

业绩下滑,高管三年涨薪超四成

财报显示,格力2024年营收1900.38亿元,同比下降7.31%,跌破2000亿元大关。这是自2020年营收下滑14.97%后的再一次下滑。同期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财报披露,营收下滑,净利润大幅提升的原因是“成本控制和运营优化”,导致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业绩表现平平,但高管薪酬却一路水涨船高。

财报披露,2024年格力共有17位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总薪酬支出为4505.18万元(税前)。在核心管理层中,董事长董明珠的薪酬遥遥领先,她在2024年从格力领取的薪酬为1437.2万元,远高于薪酬第二位格力董事、党委书记张伟的862.32万元。

BT财经分析格力近三年的财报发现,三年来格力高管薪酬涨幅较大,2022年高管薪酬支出为3015.82万元,2023年高管薪酬支出为3253.80万元,2024年高管薪酬涨至4354.31万元,三年累计涨幅达44%。

而同期格力的业绩表现或未能跟上高管薪酬的涨幅。2022年格力营收1901.51亿元,2024年营收下滑至1900.38亿元,整体不涨反降。2022年格力净利润为245.07亿元,2024年净利润321.85亿元,三年涨幅为31%,高管薪酬的涨幅不仅高于净利润增幅,更远高于下滑的营收。

横向和美的、海尔另外两家家电巨头对比,在整个家电行业,董明珠是薪酬最高的高管。美的董事长、总裁方洪波2024年薪酬为1378万元,董事、副总裁王建国2024年薪酬为1161万元。同期海尔智家高管的最高年薪为345万元,不及董明珠的零头。

有意思的是,格力本次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同时披露,这在A股上市公司中不太多见。投资人刘波表示一季报和去年财报同时披露,一般都是上一财年表现不够好,“同时披露,那么年报和一季报带来的触动叠加,一季报就会成为重点,年报反而会被忽略,所以年报同比去年数据难看会被当天忽略。同时可以增加洗盘时间,对企业稳定股价有利。但公司故意延迟年报披露(最晚可延至4月底),利用一季报‘粉饰’年报数据,基本都是掩盖财务风险或经营问题。”

三强到底谁最强?

此前美的和海尔早在三月就已经发布2024年年报,至此白电三强2024年业绩完全披露。尽管国内家电行业营收超过千亿的还有海信、长虹、TCL等,但美的、格力和海尔是公认的白电三强,其他都和三强有明显的差距。

美的2024年营收4090.84亿元,同比增速9.47%。海尔同期营收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三强中只有格力营收在2000亿元以下,且只有格力一家营收负增长。而美的营收已经突破4000亿元大关,是格力的2倍有余。海尔2019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近几年增长稳定。格力其实突破2000亿元大关比海尔还早一年,但2018年至今,其营收不增反降,现在已经被海尔大幅拉开距离。



格力营收在最近4年首次营收下滑,此消彼长后,和美的的差距越来越大。美的上市以来,营收从没出现负增长,而格力已经多次出现营收负增长,近三年格力的营收增长幅度均落后美的,差距必然会被越拉越大。

三强在不同的赛道发力,导致差距一下拉大。最大的差别在于三强的业务构成不同。

美的财报披露,其智能家居业务收入2695.32亿元,占比66.20%,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收入336.1亿元,同比增长20.6%;智能建筑科技业务收入284.7亿元,同比增长9.9%;机器人与自动化营收287.01亿元,同比下降7.58%。销售原材料和其他业务实现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18.5%。

全球化已经是海尔的标签,2024年海尔海外市场营收1438.14亿元,占比达50.3%,已经超过了总营收的一半。海尔智家2024年非家电业务只有装备部品及渠道综合服务一项,营收为324亿元,占比为11%。虽然空调业务不及美的、格力,但海尔在其他大家电品类的表现更为均衡,尤其是电冰箱和洗衣机贡献了过半的营收。美的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1690亿元,同比增长12.0%,占比超40%,增速快于内销市场。而格力2024年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48.25亿元,同比增长15.64%,但海外市场营收仅占总营收的7.8%,是三强中“国际化”最低的一家。

拆解格力的营收构成可以发现,格力的消费电器营收占比高达78.54%,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占比9.12%,智能装备和其他主营合计占比仅约2%。格力多年来力推的多元化有些“名不副实”,同时除了其他主营业务同比增长122.29%,其他业务均有不小的业绩压力。

2019年之前格力一直是国内最会赚钱的白电企业,2019年格力净利润247亿元,美的净利润242亿元,格力净利润依然领先美的。但2024年美的净利润已经来到385.37亿元,同比增长14.29%,格力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此时格力净利润已经落后美的63.52亿元,且10.91%的净利率增幅也落后美的的14.29%。



海尔虽然营收比格力高出959.43亿元,但其净利润只有187.4亿元,是白电三强中净利率最低的一家。但其12.92%的净利率增幅,也高于4.29%的营收增幅,说明净利率的提升。

综合实力上看,曾经的白电一哥格力,现在已经沦为末位,和美的2000多亿元的营收差距,短期内也几乎没有赶超的可能。

研发投入谁最弱?

空调业务是美的和格力纠缠多年的业务。两家都在财报中声称自己是行业第一。

格力援引相关行业杂志的数据,称格力在国内中央空调市场连续13年拔得头筹外,还援引奥维云网数据,2024年,格力品牌家用空调线上零售额份额为25.40%,位居行业第一。



美的援引的数据同样也是奥维云网,不过是细化到9个品类之中,该网数据显示美的系产品2024年在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列行业第一。美的在财报中统计的依据是“按零售额”,这样情况下美的家用空调的线下市场份额为35.9%,排名第一;家用空调的线上市场份额为33.2%,同样排名第一。



抛开具体谁是空调市场第一不谈,美的已经不再完全依赖空调业务,而格力的主要营收来源依然是空调业务,空调业务贡献营收占比达78%。但智能装备、新能源等新业务营收处于两位数下滑态势。财报显示,格力在报告期内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收为172亿元,占比9.12%,较上年同期增长了0.8%;智能装备营收为4.24亿元,占比0.22%,较上年同期下滑了36.68%;其他业务营收为194亿元,占比为10.28%,较上年同期下滑了33.88%。

格力的智能装备和新能源业务的大幅下滑,和其研发费用低位徘徊有一定关系。2024年格力研发费用69.04亿元,连续三年研发费用均在60亿元左右。2022年和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2.81亿元和67.62亿元,三年研发费用增幅分别为-0.24%、7.65%和2.10%。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3%、3.3%和3.63%。

美的2024年研发费用达162.3亿元,比格力高出93.26亿元。此前两年美的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6.2亿元和145.8亿元,分别是2倍和2.2倍。近三年美的研发费用的增幅分别为5.02%、15.57%和11.31%。研发费用基数高于格力,研发投入增幅同样高于格力。

海尔的研发费用也高于格力。2024年海尔研发费用107.4亿元,前两年的研发费用为95.07亿元和103.8亿元。

美的和海尔的研发投入均超过百亿元,格力只有不足70亿元,在研发层面的“吝啬”让格力在新能源、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滞后。如果研发费用的增长,能匹配上董明珠的年薪增长,格力的研发费用或能和美的、海尔一较高下。

营收规模和研发费用都在白电三强中垫底,尽管格力电器利润持续增长,但在面对市场竞争与行业变革时,其如何在营收与利润之间找到平衡,进一步拓展业务、优化人才结构等,都是董明珠需要解决的难题。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梦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找张艺兴代言,茅台这回能变「年... 文 / 一灯来源 / 节点财经“得青年者得天下”,这句话在消费市场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5月7日晚间...
股东谋退、四成股权遭质押,难挡... 作者 | 谢美浴编辑 |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成立7年,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人...
中国金茂管理层大洗牌,新团队意... 继开年取消全部区域公司后,近日中国金茂(00817.HK)高管团队大更新。“这次调动大多是老人提拔,...
美元贬值,这次不一样 美元贬值...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导致美元汇率出现显著下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
顾家家居业绩下滑股价低迷,美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翁榕涛 实习生 赖桂筠 广州报道近日,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顾家家居”,...
狂揽1000亿,华勤技术,扛起... 增收不增利,是所有企业的噩梦。但偏偏其在制造业中,又尤为常见。一方面,制造业公司上游原材料要么是大宗...
熊园: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6... 熊园 穆仁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事件:5月9 日,央行发布《2...
因交通意外,国海证券原总裁齐国... 5月10日,据券商中国报道,国海证券原总裁齐国旗近日因遭遇交通意外,不幸离世,享年61岁。齐国旗灵堂...
国家出手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怎... 图源:网络文/陈昊星被打上“未来感”“科技感”标签的汽车隐藏式门把手,即将面临国家规范整顿。工信部近...
连平:央行5000亿再贷款,长... 连平系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5月7日,国家金融部门推出一揽子金融...
频频被罚一退再退,北京银行稳住... 文丨康康 编辑丨杜海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本文为雄文重发,约为6000字,...
知名经济学家邓海清卸任基金经理... 来源丨财通社近日,中航基金一起人事变动引发金融圈热议,邓海清卸任中航混改精选(004936)基金经理...
瑞银:传要求银行家短程中国差旅... 来源丨瑞恩资本 外电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瑞银集团(UBS)已指示银行家,前往中国的短途差旅不要乘搭商...
意外!印巴空战,四川成了最大赢... 来源 | 智谷趋势Trend撰文 | 王战新万万没想到,喜马拉雅山南麓爆发的一场印巴空战,四川却成...
上新1元冰水、3元柠檬水,古茗... 红星资本局5月10日消息,近日,古茗(01364.HK)上新的“一杯冰水”和“鲜活柠檬水”引发网友热...
创业者想拜拜梁文锋 | DS爆... 编者按:自1月20日DeepSeek R1爆火以来,过去100天的大模型世界中,DeepSeek成了...
高价战机成靶子,三哥的心在滴血... 跟巴基斯坦打了一架,印度才知道跟中国的差距有多大。最近印度跟巴基斯坦闹矛盾,爆发了近50年来最大冲突...
若巴菲特都无法战胜指数,普通人... 近期,94岁的巴菲特即将“退役”的消息引发全球投资者关注。有细心的网友扒出: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伯克希...
跑一场马拉松,钱都花在哪儿了?... △上海国际马拉松大赛起跑。(资料图)中新社发 陈玉宇 摄文/段修健一场马拉松比赛,带动的不仅是跑者们...
“游戏小年”A股放榜:过半营收... 近期,随着世纪华通、完美世界等公司2024年年报的发布,A股各上市游戏公司去年的经营状况已揭晓。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