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块9的AI洗头:颠覆还是泡沫? 9块9洗头的快乐 9块9的洗头和按摩
创始人
2025-05-07 10:53:31
0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特约作者 | 梅引冬

编辑 | 魏佳

2015年,38岁的乐山井研男子陈攻科研究16年,玩坏18个头盔,最终发明出立式全自动按摩洗头机,并获得国家专利。十年后的今天,AI正在尝试给这个“旧需求”谱写“新故事”。

据媒体报道,上海、深圳、福州等多地出现AI洗头店,店内配有头皮检测服务、可调节力度与水温等模式的智能洗头机、自动吹发设备或人工吹发服务。

人工智能的风口带来“AI+”经济的蔓延,在洗头这门生意之前,已经有许多行业率先涉水——AI健身、AI读书、AI算命等。与许多重度依赖人力、知识储备量或技能的传统市场相比,AI设备带来的“无人化”“标准化”“便捷化”故事格外诱人。洗头,作为高频刚需,且依靠大量人工服务的生意,自然成为一些人眼中的绝佳AI掘金池。

故事总是动听,但现实不总是美好。不少消费者反馈,AI洗头体验更像是“自动冲水器”,甚至遇到过“卡住头发”的尴尬时刻。一位资深美发从业者也告诉「定焦One」,他认为“AI洗头短期内会有流量,但技术不够成熟”,尚不能对传统美发行业造成冲击。与此同时,一些AI洗头机品牌正在蠢蠢欲动,开出数十万元的加盟价码。

当“自动化”与“智能化”边界逐渐模糊,“万物皆可AI”既是风口也暗藏迷雾。长远来看,空有AI噱头的产品愈多,越容易损害消费者对其他AI产品的口碑和信任。企业与品牌勇于尝试,拓宽AI边界无可厚非,但需要明白的是,消费者并不会为所有冠上“AI”的产品买单。

AI洗头,流量游戏还是产业升级?

当“AI洗头”成为美容赛道的风口热词,这背后究竟是技术革命,还是资本精心包装的又一场“智商税”狂欢?

从目前公开资料看,AI洗头店的体验流程大致如下:

当你走进AI洗头店,店员会率先为你进行“头皮检测”,根据发质情况调整洗头时机器工作模式。这种服务流程与市面上大多数的皮肤管理店如出一辙,不同的是,AI洗头检测之后,后续过程将由自动洗头机来接力完成。

顾客躺上洗头床后,机器会自动出水,完成湿发、洗发、冲洗。同传统美发店依靠人工洗头不一样,AI洗头机是依靠水流冲击,来达到清洁头皮作用,顾客还能调整洗发的时长、水量、按摩力度、水温等,其配备的座椅也有智能按摩功能。

大部分AI洗头店以9.9元的优惠价吸引顾客,后续价格在19元-23元不等。在团购平台上,AI洗头店还整出不少“花活”,以发小咖AI洗头吧为例,其在基础洗头上还推出了“草本头疗”“祛屑专享”等不同功能套餐。值得注意的是,人工吹干的首次优惠价已达到了19.9元。对比传统美头店价格,AI洗头店并无明显领先优势。


图源 / 团购网站截图


表面看,前端依赖仪器的头皮检测和后面自动化的洗头、吹发过程,的确是一场技术赋能传统业的革新。那么,这场声势浩大的“洗头革命”能否为传统洗头业带来“颠覆”?

从实际体验反馈来看,自动化并不能和智能化划等号,AI洗头距离真正的“智能化”还有不小差距。

有消费者表示AI洗头“太适合i人”“洗得很均匀”,然而从目前大多数反馈情况来看,AI洗头任重道远。有不少体验过的消费者表示“洗不干净”“噪音太大”“像是自动冲水器”,甚至有消费者反映被“卡住头发”“洗完得毛囊炎”。



“洗不干净”的消费反馈无疑给AI洗头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检测匹配不同洗头方式造成冲击。

一位从业十九年的资深美发师告诉「定焦One」,洗头发的过程更是人与人的交流、服务,机器洗头没有这个感觉,目前店面不会引进AI洗头设备。此外,传统美发店所具备的头疗放松或造型设计等附加服务,AI洗头店也无法超越甚至提供。他认为,AI洗头机的诞生并不会为传统洗头业带来太大冲击。

抛开传统美发店的附加服务来看,AI洗头还延伸出一系列安全、健康等问题,其能否在风口中成功开辟新故事仍有待商榷。

卖机器、加盟费、运营费,AI洗头的生意经

尽管在消费者端口碑分化,也不被从业者看好,但根据媒体的报道,这类AI洗头店正在多地开花,一派快速扩张景象。让我们好奇的是,它究竟是一门刚需生意,还是一场概念热炒?背后,又是谁在默默掘金?

据了解,这类AI洗头店大多以卖机器或开放加盟的方式拓展版图,「定焦One」联系到了这两种模式的AI洗头机品牌。

某AI洗头机品牌负责人透露,目前他们有两种合作模式,一种是押金抵扣:每台机器收19800元押金,合约期为三年,到期后不做全额退款,如果中途退机则按照比例退款(如用了一年半就退50%押金);另一种模式是全额买断,每台机器售价21450元,购买机器后还会送30瓶养发产品和提供运营支持。值得关注的是,该机器有售后维修服务,却无定期保养检查服务。

相比这种更偏向于“钱货两讫”的模式,另一种采用加盟模式的品牌运营负责人称,他们的合作模式除了押金和买断外,还有线上运营、投流等额外合作费,他们会提供专业的线上运营和SaaS系统,来帮助加盟商经营。但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在拿到的这份合作资料上,“洗头机”写成了“洗头及”。


图 / 某品牌合作政策


此外,该品牌提供的招商政策中提出回本周期为1-4个月,但具体金额来由不甚清晰,该品牌负责人亦未做回复。按既有信息计算,以采购三台机器为例,合作方(即加盟方)若选择押金模式,意味着前期在加盟费、机器和店铺上需投入99800元,若买断机器则前期需144800元,按照四个月算,在不考虑盈利和门店水电等额外支出的情况下,分成之前押金模式一个月需要有27722元的营收,买断模式需要有40222元营收。

这意味着,若洗头定价19.9元,一个月(以30天计算)中,押金模式下平均每天需要有47个人来消费,平均每台洗头机每天接待16个人;买断模式则更多,日均客流量需要68个人,每台洗头机平均每天需要接待23个人。(注:以上计算都是据表推测,品牌没有提供数据单位和条件的具体解释)

在实际经营中,连续四个月不间断保持这样的流量,仍存在很大难度。

并不算便宜的投资成本、模糊不清的AI概念、尚未验证的市场模型、不够成熟的消费心智,这些对于入局者而言无疑存在一定风险。

这波AI洗头热,也不禁让人联想到曾经红极一时的AI健身。

2021年前后,一大批智能健身镜、智能跑步等AI健身产品在国内外涌现,包括美国互动健身公司Peloton、健身镜品牌鼻祖Mirror、国内智能健身产品FITURE魔镜等。尤其是FITURE在2021年完成了3亿美元的B轮融资、融资后估值已达15亿美元,红极一时。

但好景不长,随着居家健身风潮的褪去,这些品牌或走向没落,或卖身给巨头,或传出产品下架、人员缩减等消息,关注度不再。究其原因,除了价格偏高外,更关键的在于用户感知度不强、市场教育度不足。

本质上,彼时的AI健身停留在“个性化定制计划”阶段,与今天的“AI洗头”如出一辙——AI成分有限,真正体验感尚未打动人心。

AI健身用市场反馈验证了“AI+”模式并不是市场万金油,它的铩羽而归仿佛为AI洗头撰写了序章。不过,如今AI健身已经汲取教训,在体重管理年的加持下卷土重来。以Keep为例,其创始人王宁今年初发布全员信,宣布下一个10年公司要All in AI。

但回过头来看,市场上关于AI的故事接踵而至,不断饱和的玩家也势必会影响消费者对于所谓“AI”标签的信任程度。留给AI洗头的试错窗口,真的不多了。

产业链、场景化与体验感:AI洗头的三重考验

尽管AI洗头槽点不少,但现在就下判决还为时过早。

中国美发行业正在从单纯“美容需求”向“美容+养生”进阶,街边随处可见的头疗店和新媒体平台上关于养发的讨论度热情不减,都传递出头发护理市场的巨大潜力。根据养丝国际联合艾媒咨询的数据,2023年中国头皮护理市场规模已达52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42.7%,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亿元。

纵观科技消费品发展史,无论是扫地机器人还是智能手机,都经历过早期混乱与市场洗牌,最终走向成熟。对于现在的AI洗头而言,产业链成熟、场景融合共生和极致体验感,将是其必须闯过的三道关卡。

首先,需要以产业链的正规和成熟来保障机器的质量。

智能驾驶可为前车之鉴。同为AI衍生下的新产物,前不久一起智驾事故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再次将AI伦理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目前AI洗头的应用地区有限,概念新兴,机器的安全性保障问题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些机器品牌方也缺乏保养检测意识。同其他诸如扫地机器人等科技设备不同的是,AI驾驶也好、AI洗头也罢,都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的设备,其安全风险是“0和1”博弈——要么100%可靠,要么一次故障就可能让消费者永不复购,甚至直接造成不可挽回的人身伤害。

其次,AI洗头可以尝试以品牌或美发店的引进推广来强化消费者心智。

AI洗头和传统洗头业态并非是竞争关系,若在头疗店基础上,AI洗头机能进一步连接知名美发品牌或者跻身传统理发店之中,通过创新场景,在既有成熟心智影响下,AI洗头在消费端的盈利额或获取的信任度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有不少头疗店已经率先明白真谛。某AI洗头品牌负责人也称,相比单纯引入AI洗头机,做“养生仓+头疗养发专营店”更有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从市面上既有的经营模式来看,AI洗头机品牌在单纯AI洗头店出现之前,大多数是和养生馆等门店合作,这无疑降低了经营风险,也给了AI洗头另一种思路:洗头生意或许不在于“替代人工”而在于人工与智能的“双效协同”。

毕竟如今AI洗头单线前景不明,但从赋能协同功效上看,其作为美发店、头疗馆等传统美发店的“插件”,站好“辅助位”,不失为一条新路:一来,AI洗头能借助AI诊断,提高传统洗头门店服务,节省人力成本或缓解旺季时洗头人手不够的情况;二来,可作为夜间洗头,协同传统门店提供24小时洗头服务实现增收。

最后,持续优化消费体验,是AI洗头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市场上的反馈既是AI洗头的缺点,更是其进步方向。“洗不干净”“噪音太大”“卡住头发”等反馈,都需要众多AI洗头品牌商持续改进。最终决定市场生死的,往往是消费者最真实的体验。

这三关看似挑战,实则是行业过滤泡沫的筛子。更需要明晰的是,市场瞬息万变,未来的考验也不会止步于这三关。但闯过这三关,AI洗头或许能从“概念争议”进入到“可讨论的商业模式”阶段。

*题图来源于Unsplash。本文为特约作者投稿,如有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七部门联发!重磅科创红利政策来...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
中金:美股前景不确定性增大,让... 中金指出,美国股债汇重现“三杀”,或反映通胀环境与美元周期发生重大变化。“三杀”的本质是美元资产中安...
牛市早报|4月新增社融1.16... 【市场数据】截至5月14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86%,报3403.95点;科创50指数涨0.41%,...
英伟达收复年内失地!美股涨跌互... *美股三大股指分化,纳指涨逾0.7%;*中长期美债收益率上行,2年期美债升至4.05%;*超威计算机...
为什么我劝你卖掉房子?这才是未... 作者 |雅宁手里还有多套房产的朋友,听我一句劝,加快速度卖房了。今年开始,二手房业主将迎来饱受三重夹...
巴菲特谈卸任CEO:感到岁月不... 当地时间周三,媒体发布了一段专访报道,“股神”巴菲特在一段媒体发布的专访报道中,解释了自己决定退休的...
红墙股份宣布提价!17天走出1...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一纸涨价函,再次把红墙股份(0...
量价齐跌导致公司去年饲料业务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5月14日,记者自唐人神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获悉,公司2024年饲...
中信证券:特朗普签署降低处方药...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5月12日,特朗普签署名为《向美国患者提供处方药“最惠国”价格》的行政命令,旨在降...
中国结算澄清“严查场外配资”传...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结算”)澄清所谓“严查场外配资”。5月14日,有市场消息称,...
报道:美国不会在贸易协议中寻求... 美元贬值据称不会成为美国关税谈判的一部分,但亚洲货币异常波动暴露市场神经紧绷。5月14日媒体援引知情...
第一个承认”海湖庄园协议“的国... 韩国或成为第一个承认”海湖庄园协议“的国家?据新华财经14日报道,一位韩国政府官员表示,韩国财政部副...
最“抠”董事长?连2万元预算都... “理想汽车虽然在前年营收就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但回顾公司发展历程,最初创办时融资之路异常艰难...
宁德时代认购超千亿港元,A股巨... 宁德时代的认购总额突破千亿港元,从相关渠道获悉,宁德时代港股IPO的孖展认购倍数已经突破60倍,作为...
美联储硬扛美政府,背后真相来了... 今年,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在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歧不断加大,美国政府希望降息,而美联储始终坚持暂缓降息,在美...
A股估值榜2025:我们正处于...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2025初夏,A股的上市公司纷纷献上...
多家上市公司迎机构密集调研,技... 5月份以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市场预期改善,机构正加速掘金产业机遇。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
从帮凶到漏网之鱼:如何追责财务... 一年一度的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又一次如期而至。回望上市公司造假,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仍发人深...
谁在买入银行股 谁在买入银行股... 近期,银行股表现抢眼。5月14日,中证银行指数报收于7691.19点,创历史新高。银行股“大象起舞”...
传递投教知识 19部作品获奖 ...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年开年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