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自从转型以来,日子很不好过,这个阵痛期还是挺痛的,而且还没到最痛的时候。
在讲海康业绩之前,先讲一下他转型的问题,否则看那几个财务数据没用。
大家都知道海康是做安防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他家的摄像头,但是G端业务早就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城市建设已经告一段落了。
而安防这个东西,出海的阻力天然就很大,所以公司想要突破瓶颈,只能是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或者多元化发展。
海康威视很早就想在C端突围,实际上成果也确实不错,萤石网络去年的营收54亿,规模并不算小,但是这个领域的竞争太激烈了,想要跑出一家绝对的巨头,非常困难。
C端使用的摄像头,其实常规需求几乎没门槛,所以主要拼价格。
海康自然也发现了C端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所以前两年再次转型B端,也就是物联网,或者说场景数字化。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的业务模式,针对性的为他们提高生产线智能化,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这个流程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是通过各种终端设备采集各种数据,摄像头只是其中之一,然后通过海康部署的系统,利用强大的算法分析数据,得出结果后以指令的方式给到执行设备,也就是机器人。
从条件上来看,海康威视确实是最成熟的公司。
采集数据是海康的看家本领,算法是海康非常高的壁垒,算法是靠数据喂出来的,谁的样本数量足够多,谁的算法就会迭代得越快。
机器人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业务,可能也是被很多人所忽视的。
物联网的核心之一就是机器人,海康的机器人目前在某些领域表现是很不错的,比如仓储AGV啊,还有分拣机器人啊等等,在电商和快递行业应用挺广泛的。
这让我想起海康的第五代AMR智能基座,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是有技术优势的。
除此之外,在关节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海康也都有布局,只是知名度相对没那么高。
另外这两年的工业机器人很低迷,资本市场的关注点也都在人形机器人,而人形机器人目前刚起步,还很不成熟。
工业机器人低迷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全球经济环境低迷,另一个是竞争也很激烈。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海康机器人在2024年营收达到59亿,同比增长20%,是仅次于主营业务的第二大业务。
当然,机器人只是物联网的一部分,海康布局的核心还是数字化场景,这个在年报里面有详细的说明,我就不重复了。
数字化场景业务有一个问题是海康目前最大的难点,那就是综合型人才短缺。
海康威视的产品非常多,但是之前的产品都相对独立,对销售人员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把自己负责的那一类产品大概弄明白即可。
数字化场景不一样,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系统化,另一个是定制化。
一套数字化场景解决方案,包含的产品非常多,是一套庞大的系统,这已经超出了原来普通销售人员的能力范围。
然后定制化最大的问题是客户自己都不确定自己的具体需求,目标是很明确的,反正是降本增效,但是如何才能做到降本增效,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客户不懂技术,不知道该如何规划需求,海康的工作人员不一定懂客户所在的行业,无数种产品有无数种工艺和无数种模式,各有各的特点。
海康的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弄明白这个领域,然后帮客户梳理需求,才有可能设计出一份有用的方案。
也就是这个人既要有业务能力,又要有技术能力,还要懂客户的行业和产品,这太难了,真正意义的既要、又要、还要。
所以海康威视的数字化转型,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市场。
从2023年以来,海康在技术和产品上的转型我觉得是很有成果的,但是业绩表现就要落后很多了。
上图是去年海康各业务的表现,PBG业务就不说了,预料之内的差。
但是EBG业务也出现了负增长,这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原因就是刚才讲的,市场端转型遇到了困难。
不过这是值得期待的事情,我相信海康内部应该在对人员架构深度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培训,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现在海康的做法是先做相对简单的行业,比如钢铁、矿业、物流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数字化场景在工艺流程上相对简单,所以海康进展比较顺利。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人员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肯定会慢慢扩展到更多的行业,等到了那个时候,市场端转型也会有较大的成果,海康就真的蜕变了。
但是千万不要觉得这个过程会很短,我觉得保守估计也得两三年,很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上图这个是海康威视年报的第一页内容,我用红色框出来的很重要。
公司明确说未来几年,从关注规模转到关注效益,也就是修炼内功,市场端急不来。
另外海康去年的海外表现比武预期的要好,海外主业和创新业务合计收入,第一次超过国内主业收入,这是一个好兆头。
海康的传统业务出海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未来转型成功,出海就简单了,那个时候全球市场就真的是天高任海康飞翔了。
至于三大表的财务数据就不讲了,这不是重点,关注海康就必须弄明白他的业务和产品,搞清楚他的转型路径和逻辑。
关于海康的业务,我之前非常详细的讲过大部分核心产品,只要认真去看海康每年的年报,并且做好记录总结,了解海康是很容易的。
因为海康的年报关于产品的描述,应该是所有上市公司最全面和详细的,比如去年的年报,用了73页的篇幅,来讲公司的产品,每年都是如此。
那么,你相信海康威视会转型成功吗?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