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言|从成绩单到体检单 一勺言|从成绩单到体检单


本周,随着中海与保利相继发出了2023年财报,地产Top3去年的体检结果都公之于众了。‍‍‍‍‍‍‍‍‍‍‍

此时此刻,2024年第二季度已过1/3。

过去三四年,我大A行业板块中的房地产指数,基本守住了倒数第一的位置。反而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里,银行业以16% 的涨幅拿下正向第一名,让持有「银行地产是亲家」论调的朋友感到很分裂。

也不只一次听说,资本界对地产公司的财报,不但失去了信心,还失去了信任。‍‍‍‍‍‍‍‍‍‍‍‍‍‍‍‍‍‍‍‍‍‍‍‍‍‍‍‍‍‍‍‍‍‍

那么,此时此刻,在这样的情绪下,地产年报这种时点性很强、通常会高度美颜的体检单,到底还有多大的评论价值与流量价值?

杰总表示非常理解大家的情绪。

但是,退一步讲,如果没有了年报这种有法定效力、信息量很大的内容公共品,大家对地产局势的洞察将更加没有方向感,更加慌不择路。

所以,有时候主动管理下自己的预期,内心会更加幸福。‍‍‍‍‍‍‍‍‍‍‍‍‍‍‍‍‍‍‍‍‍‍‍‍‍‍‍‍‍‍‍‍‍‍

谈几点真实的感受。‍‍‍

1,很反差。

以前大干快上的时候,年报是成绩单。

现在地产大面积出险,年报成了体检单。

其实,年报还是那个年报,是我们自己变了。‍‍‍‍‍‍‍‍‍‍‍‍‍‍‍‍‍‍‍‍‍‍‍‍‍

2,很唏嘘。

想起了以前,一众在港上市的地产公司发年报时间,都是地产记者去香港旅游、购物的例行黄金假期。

西贡海鲜,兰桂坊,海港城,迪斯尼,走起。大家可以接龙。

现在,往事如烟。

跪求别报道,能有多低调就有多低调。‍‍

3,很怀念。

过去,年报业绩会是地产高管给公众造梦的最佳现场,一度为这个行业贡献了最多的地产言论头条。

稿子很好写,也很有流量。

除此之外,每个人都有一种亲临新闻现场、见证尖峰时刻的自豪感。‍‍‍‍‍‍‍‍‍‍‍‍‍‍‍

现在,大家都在自家会议室里视频举办了吧。‍‍‍‍‍‍‍‍‍‍‍‍‍‍‍‍‍‍‍‍‍‍‍‍‍‍‍‍‍‍‍‍‍‍‍

没有鲜花,没有提问,没有闪光灯,没有豪言壮语。‍‍‍‍‍‍

只有抱歉。‍‍‍‍‍‍‍‍

4,但是,财报再不好,总比发不出强。

能发出财报,证明你还有机会。

5,地产Top3之2023年的年报,比任何时候都更值得读。

因为,疲惫不堪的地产人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方向感。

你读取到的内容与角度,其实准确折射了你的内心潜意识:你在意什么,你想证明什么,你害怕什么。‍‍‍‍‍‍‍‍‍‍‍‍‍

比如,我读万科年报,是想知道,当年的学霸到底怎么了。我读中海年报,是想知道,它怎么判断城市。我读保利年报,是想知道,央企凭什么穿越市场。‍‍‍‍‍‍

不过看来看去,感觉还是董小姐的公司报道与视频付费课更有信息含量。‍‍‍‍‍‍‍‍‍

6,一份年报的心理价值,就在于,它以年度为单位,立了一个原点坐标,给过去做一个标注,然后归零,重新发愿,再出发。‍‍‍

来年等下一份年报公布时,有个参照物,告诉外界,我们是如何从昨天的自己变成了今天的自己。在市场的镜子面前,揽镜自照,学会谦虚与敬畏。‍‍‍‍‍‍‍‍‍‍‍

否则,我们为什么要看一份只要发出来就过时数月的冗长文字呢?!‍‍‍‍‍

7,保利发展是2023年的新晋地产一哥,以超4200亿的销售额第一次坐上地产座次的头把交椅。

它很可能会继续在那个位置上呆很多年。因为去年,保利在地产行业里拿了最多的土地,耗资超1600亿元,一共103块,权益比超过83%,其中,超过40%的新增土地实现了当年就开盘,为保利输血了300亿元。‍‍‍‍‍‍‍‍‍‍‍‍

所以它心情不错。

年报公布当天,保利给相信它的股民发了一个大红包,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10元(含税),分红比例42.4%。‍‍‍

我们都知道,,打破了31年持续分红的好学生记录。‍‍‍

8,在三大巨头的年报里,我读取到了同一个概念:城市的确定性。‍‍‍‍‍

保利去年自己掏的1359亿元地价款,99%都花在了核心的38个城市。

相比之下,中海外自掏了1227亿元买地,全部花在了23个内地城市与香港。‍‍‍‍‍‍‍

这段时间,地产人对白名单有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好奇与敬畏。好像上不上白名单,决定了自家命运。‍‍‍‍‍‍‍‍‍‍‍‍

其实,白名单的适用场景很多。对买房人来说,在哪个城市买房,也存在一个城市白名单的概念。‍‍‍‍‍‍‍‍‍‍‍‍‍‍‍‍‍‍‍

如果你把保利万科中海这三大巨头的拿地城市名单,放在一起,然后再筛掉买地宗数3块土地以下的城市,从中找到最大的公约数。最后,剩下的那几个城市,可能就是今时今日中国最有确定性的合资格上车城市。‍‍‍‍‍‍‍‍‍‍‍‍‍‍‍‍‍‍‍‍‍‍

幕后道理很简单。

对于投资而言,开发商是机构投资者,普通买房人是散户。机构大资金,敞口更大,因此风险意识会更强。C端买房可深度参考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逻辑。‍‍‍‍‍‍‍‍‍‍‍‍‍‍‍‍‍‍‍‍‍

但是很可惜,我没有精力一一去查这神秘的38城大名单。问了保利的朋友,说保利从未公布过。‍‍‍‍‍‍

9,论挣钱的执行力,一哥、二哥要向三哥中海学习。‍‍‍‍‍‍‍‍‍‍‍

中海去年在200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中,实现了22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相比之下,保利营收超3400亿,净利润是120亿。万科营收超4600亿,净利润是120亿。‍‍‍‍‍‍‍‍‍‍

论挣大钱,还得看中海。那么,中海是怎么做到呢?‍‍‍‍‍‍‍‍‍‍‍‍‍‍‍‍‍‍

其中一个做法是,比以往任何更加注重控制成本。

怎么控制呢?可以期待下董小姐正在采访写作的各家省钱大法。‍‍‍‍‍‍‍‍

10,2023年,中海外的销售均价是2.3万元,保利发展大约是1.7万元,万科是约1.5万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这可以折射出三个巨头对高能级城市的聚焦力度的差异。‍‍‍‍‍‍‍‍‍‍‍‍‍‍‍‍‍‍‍‍‍‍‍‍‍

大家都在往最有钱景的城市高地转移,大家都看到了正确的方向,但是跑得快慢而已。‍‍‍‍‍‍‍‍‍‍‍‍‍‍‍

11,有一种战役,大家都得面对:库存大战。

在三个年报里,我看到,保利的战况激烈,也赢得更漂亮。‍‍‍‍‍‍‍

保利去年卖了4200亿元,其中,2022年前的存量项目签约就达到了2575亿,占比超过61%。

这是一个不被很多人重视的数字,但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被讨论的去库存动作。‍‍‍‍‍‍‍‍

我的评价也干脆利落:

更好的土地已经出现,过时的项目,要学会认输,能卖则卖,资产换仓,着眼未来。‍‍‍‍‍‍‍‍‍‍‍‍‍

哪怕代价是亏损项目进入结算,伤害财报利润,哪怕是库存减值计提。‍‍‍‍‍‍‍‍‍‍‍‍‍‍‍‍‍‍‍‍‍‍

与过去纠缠不清的人是没有资格与未来对话的。学会认输,轻装上阵,与过往和解,是一种战略能力。‍‍‍‍‍‍‍‍‍‍

12,开发之外,大家都有经营性收入当外快。‍‍‍‍‍

保利去年挣了42亿元,万科挣了558亿,中海挣了64亿。

万科挣了那么多,但是依然没有对母公司形成非常巨大的支撑。

这都再一次告诉大家,转型真心太难。

香港地产同行当年走过的路,经历过的时间考验,该付出的学费,内地同行绕不过去。‍‍‍‍‍‍

所以,真心对敢于转型、布局的万达老王、龙湖吴老师感到佩服。

过去大半年,董小姐跑了许多城市,联手许多高手,今天,推出一门 《董小姐谈城市购买力视频课》。

10杯咖啡,讲透5座城。送给那些对城市研究、异地置业感兴趣的朋友。

不管是安家、置业,还是投资、研究,在这门视频课中,我会跟你分享,我们在各地看到的楼市机会与难题,也会给你一个分析、拆解城市的独特框架。


前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