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公布2024/2025财政年度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时,宣布撤销所有楼市“辣招”,即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业界分析认为,此次香港楼市全面“撤辣”响应了市场呼声,可以帮助楼市企稳、促进交易量回升。
陈茂波表示,经审慎考虑当前整体情况后,特区政府决定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由今天起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至此,相隔14年,香港楼市迎来“零辣招“时代。
“辣招”指的是,香港政府为打击房地产炒作行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俗称。
2010年以来,港府陆续推出了多项楼市辣招,不过,随着楼市降温,2023年10月,港府就曾局部调整“辣招”,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3年缩短至2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此外,还为外来人才置业提供印花税“先免后征”的安排。
根据美联物业房产中介提供的信息,本次撤辣之后,香港当地人在港买房的印花税税率将从7.5%减少至1.5%,内地人在香港买房,印花税税率将从15%减至100元~成交价的4.25%,相比撤辣之前,有10.5%左右的税费优惠,相当于直接打了九折。
具体来看,额外印花税方面,此前购入物业2年内转售,需要缴纳成交价10%~20%的税费,本次撤辣之后,该项税费为零;
买家印花税方面,此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在港购房需要缴纳成交价7.5%的税费,本次“撤辣”之后,该项税费为零;
住宅印花税方面,此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在港购房需要缴纳7.5%的税费,本次“撤辣”之后,仅需按照房产总价不同,缴纳100元~成交价4.25%的税费。
消息一出,市场立马炸开了锅,无论是香港本地还是内地,有钱人迅速开始躁动。有香港本地媒体报道,香港“撤辣”(即取消印花税)政策一出,市场气氛立马大涨。其中香港沙田第一城在当晚就连续成交了3宗住宅。
热情最火爆的还是深圳,响应异常激烈。不仅开始计划组团去香港看房,还直接抛出了硬核方案,要么等深圳宝安中心的鸿荣源胤璇新房,要么去香港看房。
甚至深圳有购房群体热情高涨到出乎意料,群友建议把群名改为“深港抢房群”。
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的香港,豪宅市场多年来吸引不少外来资金。不过,香港特区政府自2010年起多次推出额外印花税、双倍印花税和买家印花税等税种,以压制不断飙升的房价。2023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曾小幅度“减辣”。
多位业内人士预计,全面“撤辣”后,由于买家可节省大笔税项开支,加上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抢人才,将吸引非香港本地买家及投资者重投香港楼市,相信发展商也会加快推售新盘。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邹少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3000万港元的住宅为例,在新政下内地买家可省下322.5万港元的税费;300万港元以下住宅,仅需缴纳100港元的印花税。此外,住宅转售不再需要缴纳10%至20%的额外印花税。
近年港人重新疯涌北上消费,深圳重新成为港人“后宅院”,不少人甚至会到皇岗、珠海等地区买内地楼落脚,一来用来渡假,二来将来有机会用来长住,有港人已开始过跨境生活,在深圳租楼,每日花4小时搭车回港上班。由于港人北上热潮,内地楼盘有不少都以港人为主要目标对象,近日在罗湖口岸更有易拉架和睇楼团,以“首付14万起”、“港人额外减免2000元一平米”作招徕,招港人“即报即出发”坐高铁免费接送到佛山看房,该佛山楼盘号称45分铁便到达香港西九龙站,同样属“一小时生活圈”。
然而本港楼市全面撤辣,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消息后不到半天,“香港放大招”的消息已陆续出现在小红书上,有上海人坦言内地楼市“会不会也全面开放”;有广东的物业拍卖公司代表指“香港楼市重磅利好”,呼吁“大陆的老板赶紧上车”;不过有分析却指出如此一来,香港将抽走内地一二线城市的房客,北上广深可能急了,而有另一房产自媒体专家则指出,深圳亦曾影响东莞和惠州的楼市,而现在“轮到深圳楼慌了”。
原本内地人去香港买房既要多交几十甚至上百万的税,就连月供压力的审核都很严格,现在这些统统都不需要了。这样的楼市组合拳,威力无异于北上广深直接放开限购、限售这样的政策。
关注港澳荟公众号
掌握港澳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