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反映了皇室尽管衣食无忧,却常常缺乏人情味。明太祖朱元璋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位,他严厉打击腐败,甚至亲自处决了自己亲戚中的腐败分子。
朱元璋的一个著名故事与陈德有关。陈德曾为朱元璋出生入死,战功显赫,在朱元璋的队伍刚开始时,陈德便忠心耿耿地跟随他。朱元璋的对手之一陈友谅,拥有三倍于朱元璋的兵力,在一次战役中,朱元璋陷入了困境,陈德亲自冲上前挡下敌军射来的箭,最终用身中九箭的代价救了朱元璋的命。朱元璋对陈德感激不已,承诺如果得天下,一定报答陈德。
朱元璋登基后,确实兑现了承诺,赐予了陈德高官,封他为临江侯。陈德也一直保持低调,不因昔日功勋自满,忠诚地守卫边疆。然而,长期战场上的劳累让他早早去世。得知陈德去世的消息后,朱元璋十分伤心,决定让陈德的后代继承爵位,这也为陈德的子孙带来了光明的未来。
然而,陈德的家族并未持续享有荣光。陈德的儿子陈镛在洪武年间被牵涉到胡惟庸的案件中。胡惟庸是朱元璋的宰相,他权力过大,结党营私,甚至暗中排除异己。朱元璋决定铲除胡惟庸,清除与他有关系的所有人。陈镛死后,朱元璋下令查抄陈家,因为有人举报他曾参与胡惟庸的反叛。
这一事件牵动了陈德的孙子陈子善,当时只有八岁的他,愤怒地质问朱元璋:“我爷爷为救你身中九箭,为什么你要抄我家?”面对这个质问,朱元璋并没有生气,而是冷静地回答:“你应该感谢我。” 朱元璋的意思是,即便陈家有恩于他,但任何威胁皇权的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甚至亲人也不例外。为了保护陈德的血脉,朱元璋最终保留了陈子善的性命。
这件事反映了帝王与百姓的巨大差异。在帝王眼里,权力和统治永远排在第一位,个人的情感和恩怨常常无法左右决策。对于陈德而言,他的忠诚和牺牲换来了孙子的生命,也许这就是他应得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