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2025年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新密市雪花山森林运动公园启动。
据了解,河南省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现有散生古树名木3.3万株、古树群777个共计28.6万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全省持续完善古树名木保护机制,明确各级林长责任,并建立基因资源克隆保存圃,对849株濒危、衰弱古树实施抢救修复。其中,郑州市累计投入资金1800万余元,成功复壮古树520余株。登封“二将军柏”及中岳庙古树群更是入选全国“双百”古树名木典型案例,展现了保护工作的扎实成效。
新密市在古树保护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成立保护协会与专项基金,实现古树挂牌管理和“一树一档”“一树一策”精准保护。同时推动“古树+文旅”融合发展,策划“一日游”及6条古树体验专线,并申请慈善资金260万元用于41株古树复壮,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四个转变一个实现”经验。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宣读了《古树名木保护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并表彰了7位“新密市最美古树守护人”。现场还设置了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展板、古树摄影作品展和最美古树庭园设计展(如图),通过影像与故事生动呈现古树的文化与生态价值,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记者 郭涛 通讯员 程艺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