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初三,随着学业负担加重、中考升学的压力增大,学生可能困在“未来焦虑”里,出现上课分心,放学后无法认真完成作业等情况。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本期,我们邀请“树洞”常驻嘉宾陈晓莉老师,帮考生家长答疑解惑。
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家长,有烦恼就来“树洞”倾诉吧,我们一直都在!倾诉邮箱:xajygc@126.com。
嘉宾简介:陈晓莉 西安铁一中曲江第一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星月夜”: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刚步入初三的女生。入学一个月来,我总在想将来如果考不好该怎么办?由此导致,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放学后也静不下心来写作业。每日既紧张又焦虑,压力很大。
陈晓莉:同学您好!要从“未来焦虑”中走出来,需立足当下,立足小事,从每节课认真听讲、每次课后作业认真完成做起。焦虑是一种人人都有的常见情绪,本质上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和恐惧。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过度的焦虑可能会扰乱计划,削弱行动力从而带来消极影响。
建议通过以下方法缓解: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深呼吸可采用“4-7-8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呼气8秒,重复3-5次;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释放压力。接纳情绪,告诉自己“紧张焦虑、担心未来”是初三毕业生的正常反应,不必因“焦虑”而更焦虑;焦虑是心灵发出的信号,说明我们对中考很重视,积极行动是缓解焦虑的良药。合理规划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可采用“番茄时钟”和“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提高注意力和学习的效率。
作为父母,对于初三的孩子,应将关注的重点从“成绩”转移到“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通过引导孩子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能,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提前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进而提升学习生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本期主持人 马天星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