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毅 周晨昀 通讯员 朱明 徐炀) 近日,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建设浙江省机器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以此打造全国要素最全的机器人“一站式”质量服务平台。此举标志着我省在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我省市场监管系统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去年7月,由原省标准化研究院、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省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院和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整合组建的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探索通过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助力推进创新浙江建设新路径。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整合后的省质科院以公益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重构,推动质量技术服务从‘分散运行’向‘系统集成’转变,全面提升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安全保障的能力。”
产业需求在哪里,服务能力就跟进到哪里。省质科院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聚焦科技前沿领域攻坚突破,将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智能机器人质量检测难题曾一度制约产业发展。“机器人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如果没有标准的建立,市场就会比较混乱。”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总监程宇行道出了行业的痛点。全省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成立将有效解决行业标准缺失、检测不便等难题。省质科院通过构建“基础研究筑基、应用研究破题、成果转化落地、智库建设赋能”的分级分层多维创新模式,新建声学智能传感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牵头承担省“尖兵”“领雁”计划等科研项目78项,技术成果产出为产业升级注入源头活水。同时,主动贴近产业创新主战场,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新增检测校准能力850余项,已获全国首家OIML-CS国际认证A类电能表检测实验室资质,成为国际上获得该资质仅有的三家机构之一,有效支撑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始终将“公益为民”放在首位,保障公益投入,让服务直抵民生一线。据了解,一年来,该院及时完成血压计等民生领域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常态化开展医疗设备、高速测速设备等免费检测校准服务,保障民生各领域的安全。持续搜集产品质量风险信息,推动童车、燃气灶、电动自行车等31类产品召回12万余件。自主研发的“秤信宝”等创新应用为群众提供便捷计量维权服务,成为基层计量监管好助手。
改革的关键是激发人才活力。一年来,省质科院通过细化考核评价、创新分级聘任机制,推动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48人实现专业技术岗位晋升,人岗匹配度得到提升。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等高端智力资源,新增省部级人才2人。人才活力释放带动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新增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56项,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省质科院基本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打破原有机构分散、职能重叠的困局,形成五大业务板块和14个重点科创领域的布局。全院校准及检测能力总数达9600多项,检验检测资质、国家实验室认可项目等关键指标显著增长。省质科院负责人说,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公益服务支撑的同时,通过科研突破、产业赋能多维度产出提升,全院服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改革红利持续转化为支撑质量监管创新发展和民生安全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