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躺在病榻上,感觉自己快不行了。
偌大的汉室江山,要交给谁?他环顾四周,目光最后落在一个人的身上——霍光。
就是他了!这个沉默寡言,但办事稳重的大司马大将军。刘彻拉着他的手,把年仅8岁的太子刘弗陵,连同整个大汉的未来,都托付给了他。
这可是天大的信任,是臣子的无上荣光。霍光,就是汉武帝钦点的“国之柱石”。
然而,谁能想到呢?
就是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托孤重臣,这个看起来忠心耿耿的霍光,在不久的将来,竟然把屠刀挥向了刘氏宗亲,甚至亲手把一位刘氏皇帝从龙椅上拽了下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忠臣,怎么就干出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故事,得从权力场上的风波说起。
霍光刚开始辅政,确实是兢兢业業,堪称劳模。他延续汉武帝晚年与民休息的国策,减税负,轻徭役,让连年征战的大汉王朝喘了口气。朝堂之上,他联合其他几位辅政大臣,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可权力的蛋糕就那么大,有人想多吃一口,就必然有人要少吃。
很快,矛盾就来了。同为辅政大臣的上官桀、桑弘羊,还有燕王刘旦,眼看霍光权势日重,心里就跟长了草似的,痒得难受。他们开始拉帮结派,想把霍光搞下去。
他们甚至想玩一把阴的,诬告霍光谋反。
这简直就是汉朝版的“权力的游戏”。可惜,他们碰上的,是霍光。这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男人,政治嗅觉比猎犬还灵敏。他不动声色,后发制人,拿到了对方谋反的铁证,然后,一击致命!
上官桀、桑弘呈全族被灭,燕王刘旦被迫自杀。霍光用雷霆手段,告诉了所有人,谁才是这朝堂上真正的话事人。
这一仗,他赢了,赢得很漂亮。不仅清除了政敌,还巩固了自己的绝对权威。
可好景不长,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刘弗陵,那个霍光看着长大的孩子,竟然驾崩了,而且没留下子嗣。
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霍光和大臣们一合计,迎立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来当皇帝。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刘贺,简直就是个“混世魔王”。
他把皇宫当成了自己的私人会所,从封地带了一帮狐朋狗友,天天在宫里开派对,饮酒作乐,胡作非为。根据史书记载,这位哥们儿在位仅仅27天,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多件,简直是KPI爆表,就是全用错了地方。
这下霍光头大了。他选的这是个什么玩意儿?这要是让他继续当皇帝,大汉江山迟早得被他败光。
怎么办?
废了他!
这个念头一出来,连霍光自己都吓了一跳。自古以来,只有皇帝废臣子,哪有臣子废皇帝的?这可是要掉脑袋,诛九族的大事。
但霍光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干了!为了大汉的江山,这个黑锅,他来背!
于是,他联合朝中重臣,先是禀告了当时的总后台——上官皇太后(霍光的外孙女),拿到了“最高指示”。然后,他带着一队兵马,直接冲进了宫里,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条条列数刘贺的罪状,然后宣布:你不配当皇帝,下台吧!
刘贺当场就懵了,前一秒还是九五之尊,下一秒就成了阶下囚。
霍光,以一个臣子的身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帝”的壮举。
这件事,让他彻底封神,也让他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废掉刘贺后,霍光又从民间找回了汉武帝流落在外的曾孙——刘病已,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
这个在民间长大的皇帝,从小看尽了人间冷暖,深知权力来之不易。他表面上对霍光恭恭敬敬,言听计从,但心里的小本本,早就把霍家的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
他知道,霍光是国之栋梁,但霍家,已经成了悬在自己头顶的一把利剑。
一个细节,暴露了君臣间微妙的张力。汉宣帝即位后,要立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想让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当皇后,这样霍家就能“亲上加亲”,权势更稳。满朝文武,谁敢不给霍光面子?可汉宣帝偏不。他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说要寻找自己贫贱时用过的一把旧宝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故剑情深”的典故。大臣们都是人精,一下就明白了,皇上这是在思念自己同样出身民间的结发妻子许平君啊!于是,许平君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
这一局,汉宣帝扳回了一城。
可霍光的妻子霍显,却是个狠角色。她咽不下这口气,竟然买通御医,毒死了许皇后,硬是把自己的女儿霍成君扶上了后位。
这件事,霍光未必知情,但这笔账,汉宣帝死死地记在了霍家的头上。
但他能忍。
只要霍光活着一天,他就得继续当个“乖宝宝”皇帝。他甚至主动提出,让霍光继续总揽大权,自己只管些小事。这种姿态,让霍光非常受用,也让霍家人的野心,像野草一样疯狂滋长。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
汉宣帝为他举行了国葬,规格比照帝王,极尽哀荣。
但就在霍光的棺木下葬的那一刻,汉宣帝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他,要开始清算了。
他先是明升暗降,剥夺了霍光儿子霍禹等人的兵权,然后一步步把霍家的势力从核心部门清理出去。
霍家人慌了。他们过惯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哪受得了这个?他们不甘心坐以待毙,决定放手一搏——谋反!
可他们忘了,他们的对手,是在市井里摸爬滚打长大的汉宣帝,一个真正的权谋高手。
他们的计划,还没开始实施,就被汉宣帝全部掌握。
公元前66年,一张天罗地网,悄然撒向霍家。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整个霍氏家族,除了少数远亲,几乎被连根拔起,满门抄斩。那个靠着阴谋上位的霍皇后,也被废黜,打入了冷宫。
一个曾经权倾朝野,风光无限的家族,就这样在短短两年内,灰飞烟灭。
回看霍光的一生,实在让人感慨。
他究竟是忠臣,还是权臣?
说他是忠臣,他受武帝托孤,稳定朝局,废黜昏君,拥立明主,延续了大汉的国祚,功不可没。没有他,西汉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但说他是权臣,他也当之无愧。他独揽大权二十年,朝堂之上说一不二,皇帝都得看他脸色。他的家族也因此飞扬跋扈,最终酿成大祸。
或许,霍光本身并没有篡逆之心,他只是一个被权力异化的忠臣。他以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却没意识到,当权力过于集中,就会滋生出足以吞噬一切的怪物。
他为大汉王朝铲除了内忧外患,却也为自己的家族,亲手掘好了坟墓。这,或许就是历史最大的讽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