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
简介: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委特务团,是一支来自井冈山的老红军部队。在1941年山西黎城黄崖洞保卫战中,全团官兵与友邻部队一道,依托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坚决阻击,浴血奋战、以少胜多,成功粉碎日军摧毁八路军水腰兵工厂的企图。战后,八路军总部授予该团“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荣誉称号。
旗帜:朱德警卫团
简介:该团自组建之日起,转战吕梁、太行,浴血奋战、忠诚警卫,出色完成保卫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和红军、八路军总部等任务,在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战绩突出,在大生产运动中是开荒种田的一面旗帜。1945年4月,八路军总部授予该团“朱德警卫团”荣誉称号。
旗帜:战斗模范营
简介:冀中军区第17团2营,1940年底随团执行切断日军交通运输线、牵制进入山区日军等任务,先后参加高门屯战斗、宣村伏击战等,在南龙岗对日伪军进行迂回包围,截断敌退路并展开猛烈攻击,在友邻部队配合下,击毙日军200余人、伪军70余人,为夺取战斗胜利作出突出贡献。战后,冀中军区授予该营“战斗模范营”荣誉称号。
旗帜:左权独立营
简介:山西辽县子弟兵团,在抗战期间积极运用伏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术,灵活开展敌后反“扫荡”斗争,打击日伪军、掩护群众,保卫八路军总部安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1942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辽县指挥作战时不幸牺牲,八路军总部将辽县子弟兵团命名为“左权独立营”。
旗帜:田家会英雄连
简介:工人武装自卫旅21团1营1连,1942年5月在田家会战斗中担负主攻任务,与日军反复冲杀、顽强作战,歼灭日军一部并击毙该部中队长,缴获敌文件、武器和指挥刀等,以较小牺牲取得较大胜利。战后,晋绥军区授予该连“田家会英雄连”荣誉称号。
旗帜:精益求精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连
简介:八路军晋绥军区直辖第21团4连,1944年先后参加甄家庄、马西坊、兰家峪、丁字坪等战斗,在与日伪军作战中连战连捷、战绩显著,攻克日伪军据点10余处;1944年7月参加军区教导团练兵集训成绩突出,晋绥军区授予该连“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荣誉称号。
旗帜:即墨城第一连
简介:该连前身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2大队一部,1945年8月在对盘踞即墨城的日伪军战斗中,全连官兵敢打敢拼、勇猛冲锋,率先登上城头,并巩固扩大突破口,使后续部队迅速突入城内,最终全歼守军,缴获大批武器装备。战后,胶东军区授予第5师13团8连“即墨城第一连”荣誉称号。
旗帜:河源西沟战斗第一连
简介:胶东军区第13团4连,1944年2月在莱西县河源西沟战斗打响后,迅速破坏敌防御工事、架设浮桥,给伪军以突然袭击;战至天亮,伪军龟缩到碉堡内,连队战士王克山在战友掩护下将碉堡炸毁,取得战斗胜利。战后,胶东军区授予该连“河源西沟战斗第一连”荣誉称号。
旗帜:模范党支部
简介:1940年,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3连担负重要护送警卫任务,连党支部团结带领全连官兵一边保持高度警惕、突破层层封锁,一边主动联系群众、宣传抗战政策,在顺利完成任务的同时,沿途收编地方武装人员近2个连,并带回太行山根据地。1941年11月,八路军总部授予该连党支部“模范党支部”荣誉称号。
旗帜:围困蟠龙模范连
简介:八路军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769团6连,1943年随部队参加蟠(龙)武(乡)战役,坚守关家垴、尖山顶前哨阵地,采取“敌进我退、化整为零”战术,发挥近战夜战优势,昼夜袭扰日军据点,先后与日军周旋战斗80余次,不断杀伤日军有生力量,迫使其撤出蟠龙镇。1944年3月,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授予该连“围困蟠龙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全面模范连
简介:1943年,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5团3连先后参加 “延安整风”和大生产、大练兵运动,广泛开展军事民主,全连官兵军政素质、技战术水平显著提高,圆满完成各项战斗任务,超额完成大生产任务,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1944年6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授予该连“全面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夜战模范连
简介:1940年12月,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17团8连转战河北宣村,担负平汉铁路伏击日军列车任务。战斗中,连队充分发挥夜战特长,通过引爆炸药使日军列车脱轨,乘夜暗和火力掩护迅速冲上列车,全歼日军残部,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自身无一伤亡。1942年1月,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授予该连“夜战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青州连
简介:1945年8月,青州城攻坚战打响,鲁中军区警备第4旅12团8连随营担负城东南角主攻任务。战斗中,官兵冒着枪林弹雨,抬着云梯冲向城墙,同负隅顽抗的日伪军展开激烈搏斗,用极短时间迅速控制东门城墙,为后续部队攻城杀出一条血路。战后,鲁中军区授予该连“青州连”荣誉称号。
旗帜: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
简介: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第129师769团10连与友邻部队暗渡滹沱河北岸,奇袭日军阳明堡机场,激战中歼敌100余人、焚毁飞机24架,有力削弱了忻口当面日军空中突击和运输力量,极大鼓舞了军民抗战勇气。战后,八路军第129师授予该连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野战连
简介:1943年10月,八路军第120师特务团9连随团东渡黄河,对据守赵家川口的日军进行袭扰、发起猛攻。战斗中,连队官兵勇猛顽强、英勇善战、积极配合,相继担负尾随追击、侧翼进攻、设伏阻援等任务,取得突出战绩,为包围歼灭日军发挥重要作用。战后,八路军第120师授予该连“野战连”荣誉称号。
旗帜:堪称本军射击模范
简介:1943年,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4团1连担负保卫边区军民任务,加紧战备训练,开展大练兵运动,实行能者为师、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性练兵方法,广泛组织革命竞赛活动,在军区比武考核中全连射击命中率达95%以上。1943年12月,晋绥联防军授予该连“堪称本军射击模范”荣誉称号。
旗帜:伏击团
简介:1943年7月,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2分区基干团隐蔽进入郓城县高庄,对进村“扫荡”的伪军1个中队展开伏击。战斗打响后,基干团官兵里应外合、速战速决,以极小伤亡歼俘伪军100余人,缴获全部武器装备,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战后,冀鲁豫军区授予该团“伏击团”荣誉称号。
旗帜:平型关战斗模范连
简介: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1连前身为秋收起义部队一部,1937年9月平型关战斗中担负腰站阻击任务。面对装备精良、数倍于己的日军,全连官兵毫不畏惧,与日军殊死拼杀,反复争夺阵地,子弹打光后便展开激烈的白刃战,为平型关大捷作出突出贡献。战后,八路军第115师授予该连“平型关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刺刀见红连
简介:1945年8月,淮阴攻坚战打响,新四军第3师特务团1连担任尖刀连。战斗中,全连官兵勇猛出击,冒着日伪军雨点般的子弹架梯登城,在子弹、手榴弹全部打光后,与守军展开白刃格斗,全连伤亡过半仍浴血奋战,为部队发动总攻赢得时间、打开通道。战后,新四军第3师授予该连“刺刀见红连”荣誉称号。
旗帜:狼牙山五壮士
简介: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担负掩护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和群众转移任务,为争取更多转移时间,负责阻击和牵制日军的6班5名战士,将敌人引上绝路狼牙山棋盘坨,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毁掉枪支、英勇跳崖。战后,晋察冀军区授予该连“狼牙山五壮士”荣誉称号。
旗帜:黄土岭功臣炮连
简介:1939年11月,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炮兵连随团参加黄土岭战斗,1团团长陈正湘观察判断黄土岭东侧一独立小院为日军指挥所,随即命令炮兵连迫击炮射击,当场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创造了抗战时期我军击毙日军最高将领纪录。战后,晋察冀军区授予该连“黄土岭功臣炮连”荣誉称号。
旗帜:北上抗日先锋连
简介:红军第25军225团8连,前身为1929年创建于鄂豫皖苏区的陕南红74师一部。红25军奉命组成北上抗日第2先遣队后,8连随先遣队奔赴抗日前线,在途中遭敌阻击时杀入守军阵地,历经艰苦卓绝战斗,缴获大量枪械武器,为打开北上抗日通道作出突出贡献。1934年12月,红军第25军授予该连“北上抗日先锋连”荣誉称号。
旗帜:军政双胜连
简介:1945年1月,平原党校特务团1连随团参加道清战役,在修武县以东木兰村伏击日伪军,经过短兵相接、勇猛拼杀,最终歼敌大部。战斗结束后,连队坚决贯彻优待俘虏政策和缴获归公纪律,成功阻止8名日军俘虏自杀,并将缴获武器弹药全部上交。为此,冀鲁豫军区授予该连“军政双胜连”荣誉称号。
旗帜:铁七连
简介:1945年8月进逼青岛战斗中,胶东军区第16团7连随团与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发生激战。7连21名官兵组成敢死队,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前仆后继、英勇作战,在友邻连队火力配合下,一举摧毁日伪军防御工事,为团队发起进攻开辟通路。战后,胶东军区授予该连“铁七连”荣誉称号。
旗帜:钢八连
简介:1945年8月进逼青岛战斗中,胶东军区第16团8连随团与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发生激战,日伪军凭借强大火力优势,妄图阻止该团前进。8连官兵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毫不畏惧、顽强挺进,一举夺占日伪军4个火力点,为团队发起进攻开辟通路。战后,胶东军区授予该连“钢八连”荣誉称号。
旗帜:百折不回
简介:1940年9月百团大战榆辽战役中,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25团1连担负沿毕攻坚战的主攻任务。战斗打响后,连队火力吸引组向据点内密集投掷手榴弹,迂回穿插组绕到据点右翼发起突袭,全连趁势发起总攻,一举拿下据点并全歼守军,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战后,太岳军区授予该连“百折不回”荣誉称号。
旗帜:白刃格斗英雄连
简介:1940年8月,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25团8连,在山西寿阳大洛坡村发现日军偷袭,连队战士个个如猛虎下山冲向日军,以刺刀、枪托与敌展开近身白刃战,经过1个多小时激战,连队在伤亡30多人情况下,取得反击战胜利。1940年11月,八路军总部授予该连“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旗帜:任常伦连
简介:1944年11月,日军大举进犯胶东抗日根据地,胶东军区第14团5连与日伪军展开激战。战斗中,3排副排长任常伦多处负伤仍坚持战斗,连续刺死13名日伪军,最后英勇牺牲。在任常伦带领和鼓舞下,全连官兵英勇顽强、猛打猛冲,胜利完成战斗任务。1944年12月,胶东军区授予该连“任常伦连”荣誉称号。
旗帜:英勇善战连
简介:1943年7月,八路军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内邱独立营4连,先后在内邱县牛王寨等地伏击小股日军。该连发扬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多次与日军展开肉搏战,用较小代价取得较大胜利,缴获一批枪支弹药。1943年9月,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授予该连“英勇善战连”荣誉称号。
旗帜:模范游击队
简介:八路军太岳军区第4军分区晋北县大队第4区基干队,1943年5月奉命在山西晋城郊区伏击日伪军列车,队员们夜间隐蔽潜入伏击地段,把20多根树干横放铁轨上阻挡列车前进,并与日伪军短兵相接展开搏斗,缴获一批武器弹药,此后又多次在游击战中痛击日军和汉奸。1944年10月,太岳军区授予该队“模范游击队”荣誉称号。
旗帜:勇如猛虎连
简介:1943年12月,八路军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昔阳独立营1连,奉命在山西昔阳铺沟地区伏击日军运输队。当日军进入伏击圈后,1连官兵突然猛烈开火,引爆埋设在公路上的自制土雷,并与日军展开肉搏近战,最终全歼日军运输队,缴获大批武器物资。战后,太行军区授予该连“勇如猛虎连”荣誉称号。
旗帜:琼崖纵队英勇善战连
简介:琼崖纵队第1总队7团1连,前身为琼山县讨逆革命军一部。1939年至1945年,1连随部队孤岛奋战,积极克服武器装备落后等方面劣势,采用夜袭战、麻雀战、伏击战等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日伪军,多次取得战斗胜利,为海南抗战作出突出贡献。琼崖纵队授予该连“英勇善战连”荣誉称号。
旗帜:铁锤子
简介:1941年11月,为稳定淮南形势、巩固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2师4旅11团对侵占大桥镇之敌发起攻击。战斗打响后,团队官兵勇猛冲杀,迅速突破前沿阵地,歼灭敌军大部,敌残部在突围途中被我伏击部队全歼,坚定了根据地军民反“扫荡”决心。战后,新四军第2师授予该团“铁锤子”荣誉称号。
旗帜:群众工作模范团
简介:八路军第115师教导3旅9团,处处以老红军为榜样,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关心百姓疾苦,体察群众艰难,维护人民利益,大力开展群众工作,与驻地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942年10月,冀鲁豫军区授予该团“群众工作模范团”荣誉称号。
旗帜:金刚钻
简介:1942年4月,为扩大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2师4旅10团奉命远道奔袭、夺取杞岗。战斗中,全团发扬勇猛灵活的战斗作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日伪军“心脏”,以极短时间全歼守军。战后,新四军第2师授予该团“金刚钻”荣誉称号。
旗帜:模范青年团
简介:1939年2月,在漳南战役香城固战斗中,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新编第1团与进犯日军展开激战,以猛烈火力给予日军重大杀伤。当日军企图向西北方向突围时,负责切断日军退路的1团官兵冲向日军汽车,以手榴弹和刺刀进行近战搏斗,日军除少数骑兵逃窜外大部被歼。战后,八路军总部授予该团“模范青年团”荣誉称号。
旗帜:冀南战斗模范团
简介:1942年对日作战中,冀南第6分区19团灵活运用游击战,积极开展反“扫荡”、反“合围”、反“蚕食”斗争,巧妙地以“诱敌出笼”、“设伏击敌”、“关门打狗”、“化装奇袭”等战术,多次成功突破日军包围,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达到牵制、削弱日军的目的。1942年,八路军总部授予该团“冀南战斗模范团”荣誉称号。
旗帜:老虎营
简介:八路军山东纵队第6支队2团2营,组建于1938年11月,1940年2月奉命赴鲁西参加打击土顽战斗,转战鲁西多地,先后攻克敌多处据点,在白虎山石旺村战斗中全歼由日式装备武装起来的汉奸队100余人。战后,鲁西军区授予该营“老虎营”荣誉称号。
旗帜:贺龙投弹手营
简介:1943年冬,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8团3营积极开展冬季大练兵活动,采取干部带头、官兵互教、先进帮落后等群众性练兵方法,部队练兵热情高涨,个个勤学苦练,人人争当上游,全营涌现出许多杰出投弹手,战斗力显著提升,为后续参加作战打下坚实基础。1944年3月,359旅授予该营“贺龙投弹手营”荣誉称号。
旗帜:抗日模范连
简介:1944年2月,武城县游击大队基干连根据截获情报,在齐庄村设伏阻击日伪军。战斗中,连队官兵依托有利地形实施火力封锁,并对逃窜之敌猛追猛打,会同友邻连队共毙伤日伪军大队长以下200余人、俘虏4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战后,冀鲁豫军区授予该连“抗日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拥政爱民模范连
简介:新四军淮南军区来口独立团第2连,在大生产运动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作风,开垦荒地,种菜种粮,将生产所得无偿援助给抗日根据地群众,分组包干帮助群众恢复生产,与当地百姓结下鱼水深情。作战时,连队充分发动群众,在群众掩护下多次对日伪军进行袭击。1943年11月,淮南军区授予该连“拥政爱民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攻坚英雄连
简介:1945年5月,新四军第4师11旅31团1连随团参加宿南战役。战斗发起后,全连官兵敢打硬拼、勇猛冲杀,连队司号员在战友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架梯攀上炮楼,用手榴弹攻击伪军,迫使伪军32人投降。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连队和友邻部队全歼当面伪军。战后,新四军第4师授予该连“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
旗帜:刺刀见红
简介:1945年4月,八路军第129师386旅20团7连,随团参加豫北战役毛庄战斗,全连官兵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在子弹打光的情况下,与日伪军进行激烈白刃战,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日伪军最终仓皇后撤,为豫北战役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作出突出贡献。战后,386旅授予该连“刺刀见红”荣誉称号。
旗帜:无坚不摧
简介:1940年8月至9月,在百团大战正太战役中,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38团1连随团攻打上湖车站周围日军据点,利用夜暗突入日军阵地,及时打开进攻通路。随即全连发起攻击,对各碉堡内的日军进行地毯式清除,缴获军用物资一批,为夺取上湖车站提供了有力支撑。战后,太岳军区授予该连“无坚不摧”荣誉称号。
旗帜:晋绥八分区模范连
简介:抗战期间,八路军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5支队1连,先后参加山西霍县、灵石伏击作战,拔除古交镇日伪军据点,夜袭沁源县曹庄头日军据点等多场战斗,取得突出战绩。在1943年冬季大练兵运动中,1连把战斗与练兵、战术与技术相结合,为分区练兵发挥示范作用。1945年8月,晋绥军区授予该连“晋绥八分区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战斗英雄连
简介:1943年春,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8连在反“扫荡”、反“摩擦”战斗中,与抗日根据地军民一起粉碎日军的“总体战”,打退汉奸土顽的进攻袭扰。在陈楼村战斗中,8连担任主攻,从东南角打进陈楼村,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最终全歼守军。战后,冀鲁豫军区授予该连“战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旗帜:战斗模范连
简介:1941年3月初,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1营1连随部队回师皖东北,继续在淮海地区坚持斗争。在张家坝战斗中,全歼勾结日伪军的反动刀会,毙俘匪徒500余人;强攻据守许庄的伪军,取得突出战绩,为扩大根据地、消灭伪军顽匪作出突出贡献。1941年7月,新四军第4师授予该连“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杀敌英雄连
简介:1940年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第129师386旅17团1连随团破袭白晋铁路漳源至权店段。战斗中,1连两面夹击来犯日军,以伤亡90余人代价给日军以重创。此后,连队幸存官兵继续顽强战斗,击退日军多次偷袭,与主力部队一道,迫使日军残部仓皇逃回据点。1940年8月,386旅授予该连“杀敌英雄连”荣誉称号。
旗帜:老虎团
简介:1942年9月,为配合支援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反“扫荡”,新四军第1师3旅7团奉命于夏家渡伏击日伪军。战斗中,7团官兵发扬敢于近战、敢于白刃格斗、敢于连续战斗、善于边打边组织、善于军政夹攻的优良战斗作风,取得歼灭日伪军大部的胜利。1942年10月,新四军授予该团“老虎团”荣誉称号。
旗帜:兴化部队
简介:1945年8月,在收复兴化城战斗中,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特务1团担负主攻东门任务。战斗中,1团组织勇敢队,冒着伪军密集炮火,克服重重困难,游过护城河,迅速架梯登上东门城楼,与伪军展开肉搏,为后续部队突进兴化城杀出一条血路。战后,苏中军区授予该团“兴化部队”荣誉称号。
旗帜:百战百胜第三营
简介:1942年11月佃湖战斗中,新四军第3师8旅22团3营在伤亡较大的不利情况下,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多次打退日伪军猖狂进攻,配合团主力夺取战斗胜利,有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胜利信心。战后,新四军第3师授予该营“百战百胜第三营”荣誉称号。
旗帜:秋季反“扫荡”战斗
模范连
简介:1942年8月,八路军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14团3连奉命留守武乡以东及清漳河一带,进行反“扫荡”作战。在历时18天的战斗中,3连与友邻部队密切协同,积极运用麻雀战、伏击、侧击等游击战法,机动灵活打击日军,有效减轻了外线作战部队压力。战后,太行军区授予该连“秋季反‘扫荡’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平型关大战突击连
简介: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2营5连随部队参加平型关战斗,进至平型关以东关沟附近伏击日军。战斗中,5连率先发起进攻,全连官兵英勇顽强、前仆后继,不到20分钟即歼灭日军100余人,炸毁汽车20余辆。战后,343旅授予该连“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荣誉称号。
旗帜:常胜之队
简介:1944年,在对日军反“扫荡”第二阶段作战中,晋察冀军区行唐支队第2中队利用地形熟悉、群众基础好的优势,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抗击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袭扰,连战连捷,战绩突出,有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1944年10月,晋察冀军区授予该中队“常胜之队”荣誉称号。
旗帜:能攻能守的模范党支部
简介:1940年反“扫荡”斗争中,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4大队1连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随主力部队攻克大峪口,袭击回龙梁、阎家岭、南坪、徐家庄等据点日军,破坏部分公路和电线设备,并击退日军多次进攻。战后,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授予该连党支部“能攻能守的模范党支部”荣誉称号。
旗帜:南门第一连
简介:1945年8月,新四军苏中军区教导旅第3团7连奉命参加攻打兴化城战斗。受领战斗任务后,连队党支部及时召开骨干大会,组织进行战前研究,逐级搞好战前动员,全连情绪高涨。总攻发起后,全连官兵勇猛向日伪军阵地发起冲锋,第一个攻进兴化城南门,将红旗插到城头。战后,苏中军区授予该连“南门第一连”荣誉称号。
旗帜:夜老虎连
简介:1942年3月,八路军第115师教导4旅10团7连奉命夜袭山东单县春秋阁。战斗当晚,全连经20余公里夜行军到达东城门下,悄悄解决掉哨兵后,迅速打开城门摸进春秋阁,在一枪未放、一人未伤的情况下,俘虏日伪军300余人。1942年8月,教导4旅授予该连“夜老虎连”荣誉称号。
旗帜:刺杀优胜连
简介:1944年初,八路军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第1团5连,利用战斗间隙开展春季大练兵。活动中,官兵主动克服困难,自制训练器材,成立互助互学小组,充分发挥以老带新作用,使官兵技战术快速提升,考核评比时全连多数官兵能够连刺1000枪,连队在后续参战中多次勇立战功。1944年,鲁中军区授予该连“刺杀优胜连”荣誉称号。
旗帜:博山连
简介:1945年8月,在博山城战斗中,八路军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第7团2连奉命担负突破任务,官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搭云梯奋勇登城,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打退日伪军4次冲击,并迅速打开城门,为后续部队冲进城内、全歼守军作出突出贡献。战后,鲁中军区授予该连“博山连”荣誉称号。
旗帜:登城模范连
简介: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71团1连,组建于1937年9月,参与开辟冀中抗日根据地,先后参加束鹿、赵县、藁城战斗。1945年在藁城战斗中该连作为主攻连,面对敌军猛烈火力,组织突击队利用手榴弹压制火力,并率先登上城头,为攻城战斗作出突出贡献。战后,冀中军区授予该连“登城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铁的堡垒
简介:1940年7月盐城战斗中,八路军第115师教导1旅3团1营2连担负拔除盐城外围据点任务。战斗发起后,2连官兵充分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率先攻克日伪军外围据点,随后又以迅猛动作穿插作战,歼灭日伪军200余人,缴获大批战马和武器装备,为攻克盐城打开了门户。战后,八路军第115师授予该连“铁的堡垒”荣誉称号。
旗帜:梁山战斗英雄连
简介:1939年8月,日军和大批伪军进入鲁西南梁山地区进行“扫荡”,八路军第115师685团10连奉命阻击。战斗中,连队依托有利地形,采用阵地阻击战、突袭战、肉搏战等形式,狠狠打击日伪军,在友邻部队配合下打垮敌军10余次反扑,歼敌300余人。战后,八路军第115师授予该连“梁山战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旗帜:岱崮连
简介:1943年11月,为掩护鲁中军区后方机关及人民群众转移,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11团8连奉命坚守抗日根据地中心北侧要点南北岱崮,以英勇顽强战斗作风,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战斗17昼夜,胜利完成牵制任务。战后,山东军区授予该连“岱崮连”荣誉称号。
旗帜:钢铁连队
简介:1941年12月,淮海军分区3支队8团4连随主力参加反“扫荡”战斗,全连官兵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以大刀、刺刀与日伪军展开肉搏战,二排长拉响手榴弹与日伪军同归于尽,连队先后打退敌多次冲击,有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战后,淮海军分区授予该连“钢铁连队”荣誉称号。
旗帜:杨靖宇支队
简介:通化支队前身为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作为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率部辗转白山黑水,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2月,杨靖宇带领抗联部队,冒着风雪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直至壮烈牺牲。抗战胜利后,东北民主联军将该支队命名为“杨靖宇支队”。
旗帜:势如破竹十九团
简介:1940年百团大战中,晋察冀军区第19团连续向日军各据点发起猛攻,仅8天时间,炸毁石桥5座、隧道2条、铁路约1.5公里,割缴电线数千公斤,使日军交通通信陷入瘫痪。为阻止日军向正太路增援,19团官兵日夜兼程,分割包围山西盂县东会里村日军,数日激战后日军全线溃退。1940年12月,晋察冀军区授予该团“势如破竹十九团”荣誉称号。
旗帜:战斗堡垒
简介:新四军独立旅第1团3连诞生于1937年11月。自组建以来,该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党员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官兵团结巩固、士气高涨,连队在历次战斗中,作战勇猛、突击力强,执行战场纪律和群众纪律严,圆满完成担负任务。1942年12月,新四军独立旅授予该连党支部“战斗堡垒”荣誉称号。
旗帜:长城中队
简介:1944年4月,日伪军在崇礼县黑土沟附近猴儿山设伏,企图袭击县、区党政干部会议代表,担负警卫任务的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第40团2连,迅即研究部署作战任务,连夜抢占有利地形,与日伪军展开激烈争夺战,打退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多次进攻,圆满完成掩护县、区干部突围任务。战后,晋察冀军区授予该连“长城中队”荣誉称号。
旗帜:青口十八勇士
简介:1941年3月,在山东青口战役中,担负掩护主力撤退任务的八路军第115师教导2旅6团1连18名官兵,在遭敌围困情况下,坚持战斗、反复突围,激战中10人牺牲,8人突围后为保护群众主动现身被俘,面对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1942年5月,山东军区授予该连“青口十八勇士”荣誉称号。
旗帜:郯城战斗模范连
简介:1943年1月郯城战役中,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分区6团8连担任攻城突击队,面对日伪军坚固城防工事和猛烈炮火,全连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猛架桥搭梯,迅速占领城楼肃清守军,进入城内后逐屋逐院同伪军争夺,最终与友邻部队一起攻占郯城。1943年8月,山东军区授予该连“郯城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刘老庄连
简介:1943年3月,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4连官兵,在刘老庄面对千余日伪军,毫不畏惧、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敌军多次冲击,随后敌集中所有火力向该连阵地进行猛烈轰击,余下官兵齐心扑向日伪军作最后战斗,直至82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此战累计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战后,新四军第3师7旅重新组建连队并命名为“刘老庄连”。
旗帜:铁的模范支部
简介:1942年6月,为粉碎山东滨海地区日军抢粮阴谋,八路军第115师教导2旅4团7连奉命开进贺城,在连队党支部坚强领导下,与地方武装一道围困日军据点,采取封锁通路、分散警戒等措施阻止日军袭扰,确保小麦抢收顺利完成。随后,该连又在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屡立战功。1942年12月,滨海军分区授予该连党支部“铁的模范支部”荣誉称号。
旗帜:王老沟英雄连
简介:1939年6月,八路军第120师358旅警备6团7连行军至晋西北王老沟地区,与200余名装备精良的日军遭遇,连队官兵敢打硬拼、英勇顽强,冒着猛烈炮火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展开激烈肉搏。经过8个多小时激战,歼灭日军190余人,缴获大量装备物资。1939年8月,八路军第120师授予该连“王老沟英雄连”荣誉称号。
旗帜:观杰中队
简介:1944年7月下旬,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5支队3大队7中队,奉命参加武装保卫慈溪东埠头秋收任务,在中队长观杰的指挥下,中队官兵顽强战斗,与日伪军反复争夺阵地,给敌以重大杀伤。战斗中观杰身负重伤,仍然带队奋勇冲击,直至光荣牺牲。1944年8月,浙东游击纵队授予该中队“观杰中队”荣誉称号。
旗帜:演马庄战斗英雄连
简介:1944年7月,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海陵独立团第2连,在江苏东海演马庄与进犯日军展开激战,面对装备劣势和不利地形,连队官兵以勇猛战术进行穿插分割,分头猛攻据守日军,并展开白刃格斗,最终全歼日军小队,缴获一批武器装备。战后,滨海军区授予该连“演马庄战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旗帜:百战百胜
简介:新四军第3师7旅20团1连,由一支战功卓著的红军部队改编而成,1941年转战江淮平原,在反“扫荡”、拔据点、打击日伪军的历次战斗中,全连官兵发扬敢于争先、敢于战斗、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战斗作风,勇猛作战,屡战屡胜。1942年11月,新四军第3师授予该连“百战百胜”荣誉称号。
旗帜:战斗先锋连
简介:1937年9月平型关战斗中,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4连在腰站设伏阻击增援日军,战斗打响后,连队利用地形采取灵活战术,一天击退日军13次进攻,在人员大量伤亡的情况下,仍顽强坚持战斗,使日军迟滞不前,为平型关战斗的胜利作出突出贡献。战后,八路军总部授予该连“战斗先锋连”荣誉称号。
旗帜:攻守兼备连
简介:1944年5月马莲庄战斗中,八路军山东军区胶东军区特务营第3连担负突击任务,面对日伪军炮楼的猛烈火力,3连灵活调整战术,采用木杆挺举炸药包方式实施爆破,大刀组乘机冲进炮楼砍杀,随即全连发起冲锋,经2小时激战,全歼马莲庄日伪军。战后,胶东军区授予该连“攻守兼备连”荣誉称号。
旗帜:胶县战斗模范连
简介:1945年8月,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滨海支队第25团1连在攻打胶县战斗中,与友邻部队迅速歼灭城头伪军,一举突破外城;随后,连队又4次爆破炸开内城西门,冲入城内与敌展开巷战,进行激烈白刃格斗,毙俘伪军300余人。战后,滨海军区授予该连“胶县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旗帜:血战磨河滩钢铁连
简介:1940年百团大战磨河滩阻击战中,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5团1连奉命掩护团主力从娘子关地区突围,面对日军500多人的疯狂反扑,全连官兵勇猛拼杀,与日军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战,激战5个多小时,击毙日军200余人,出色完成任务。战后,晋察冀军区授予该连“血战磨河滩钢铁连”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