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北交所全部26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北交所上市公司全年共实现净利润为110.3亿元,225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为85%。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连续3年增长,超半数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续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2024年共计分红59.68亿元。
图为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市民从北京证券交易所办公大楼前经过。(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整体经营保持稳健
数据显示,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定,265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808.45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为6.82亿元。上市公司全年共实现净利润110.30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为4162.18万元,超八成公司实现盈利。其中,贝特瑞、同力股份、锦波生物分别以9.30亿元、7.93亿元、7.32亿元的净利润位居前三。
中小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交所中小企业占比八成,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47.80亿元,同比增长6.76%,在营收规模上实现“五连增”,其中20家公司较上市前实现营收或利润翻番,体现了较强的成长潜力。
随着国家“两新”政策加力扩容,2024年消费等行业呈复苏态势,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改善。按照申万行业分类,北交所家用电器、纺织服饰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99%、14.40%。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提升,相关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44%。受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政策驱动,汽车相关行业持续向好,北交所汽车相关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8.75%。
与此同时,化工、光伏等行业受到周期调整和市场供需变化影响,业绩出现一定下滑。2024年,北交所基础化工、光伏设备行业公司净利润分别下滑72.93%、43.12%。北交所表示,随着经济形势企稳向好,预计部分公司后续业绩将有所改善。
研发投入合计超91亿元
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保持稳定,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超91亿元,其中六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亿元。
数据显示,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连续3年增长,2024年研发强度达5.04%,超四成公司研发强度同比增加,41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截至2024年年末,北交所上市公司专利总数达2.69万项,同比增长8.64%,其中发明专利数量近7000项,同比增长21.86%。
北京南山京石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周运南表示,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型企业的主阵地,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双增长会是常态化的趋势。
同时,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稳就业、惠民生、助振兴等领域持续发力,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重要力量。在就业促进方面,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新增就业岗位近6000个,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7.05万个,较2023年增长3.6%。在惠民生、助振兴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通过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
分红回购传递发展信心
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新“国九条”要求,持续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2024年年报披露期间,超九成盈利公司披露分红预案,叠加中期分红,2024年共计分红金额为59.68亿元。其中,超三成公司分红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超过50%,32家公司一年多次分红。
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回购规模同样保持高位。数据显示,2024年北交所新增回购计划28份,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逾7.98亿元。自开市以来,9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已累计披露回购计划122家次,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逾27.07亿元。央行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后,已有6家公司披露利用专项贷款进行回购增持,计划回购增持专项贷款规模超2.4亿元。
此外,越来越多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激励工具留住和吸引核心员工及科研人才。91家公司在上市后推出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覆盖率达34.33%。激励对象涉及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骨干员工6050人。
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稳健,表明这些公司在管理和运营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同时表明资本市场的支持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