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大冰因其直播中的一系列言论和行为再次成为网络焦点。在12月7日,大冰在临沂、西安、济南、长沙四个城市开展了一项公益活动,计划每个地区免费送出100件羽绒服,共计500件,旨在帮助贫困学生和无力购买厚衣服过冬的困难人群。然而,这一冬日里的暖心行动却遭遇了不少尴尬和争议。
据报道,活动当天,由于济南站排队人数过多,秩序混乱,最终不得不取消活动。大冰的小屋济南店店长透露,当天11时到达现场时,门口已经聚集了三四百人,现场排队混乱,还出现了恶意插队的情况。部分人拿着高档手机,穿着名牌鞋,明显不符合发放条件。该店长表示,尽管现场工作人员有解释,希望尽量把羽绒服留给需要的人群,但一些排队的人表示自己已经排了三四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情绪激动。
对于这种情况,大冰在直播中回应称:“叫停是对的,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件事从开始就没打算每个领到(羽绒服)的人是真正需要的人,100件(羽绒服)里面有30件被真正需要的人领到就行了。”他还表示,他们不是搞慈善,也没有能力去做审核验证工作。尽管如此,店长称在下午人群散去后,还是陆续发放了十多件羽绒服给真正有需要的人。大冰表示,剩下的180多件羽绒服会找当地网红帮忙,直接送到有需要的人手里。
此外,周边商家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了现场的混乱情况,提到有很多人拿着高档手机、穿着厚羽绒服来排队,导致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发放羽绒服活动被叫停后,商家表示:“今天没有活动了,我们是正常营业。”。
关于外界热议的有人手持苹果等好手机、穿着厚羽绒服还来排队的情况,该工作人员称:“有的有的,几乎是什么样的人都来排队!”。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对于公益活动和慈善行为的广泛讨论,也让人们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进行了深思。
就法律层面而言,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任张公典律师认为,大冰在直播间公开表示要在济南送出200件羽绒服,属于对公众承诺的赠与行为,具有法律效力,说要送200件羽绒服就必须送出200件,不能单方面违约。至于因为经验不足导致活动暂停,最后调整赠与方式是可以的,不算违约。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出于善意的公益活动,也需要更周密的计划和更有效的管理,以确保资源能够真正到达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手中。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进行慈善活动时,如何平衡公平性和效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