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颠覆很多人认知的事情,医院都不赚钱了,开始大片倒闭了。
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查询“医院”,有4400多条记录。光是2024年,就有1200多条破产记录。

而2025年上半年,1247家民营医院终止运营,平均每天关停7家。2月深圳仁爱医院,成都西部中西医结合医院倒下。3月山东聊城鲁西南医院,北京麦瑞骨科医院倒下。4月,河南洛阳第一与第三人民医院合并重组。6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与杭州市儿童医院,安徽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合并重组。

下半年依旧没有停止关停的步伐,绵阳开元医院、长沙南雅医院、南京江宁悦成中医医院等等,接连破产重组。最新的11月8日,黑龙江五常市中医医院发布了破产清算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公告。
说到医院亏损,很多人肯定要直呼三个“不可能”。可这是一个事实,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整体亏损1300亿元,参与考核的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中,43.5%处于亏损状态。

不是人山人海吗?不是利润丰厚吗?钱都去哪里了?再说一个颠覆很多人认知的事情,我国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7.23 张,而美国是2.8张,中国是美国的近2.6倍。
过去几年,我国医院进入了高速扩张潮,从2018年到2024年,医院床位数量由845万张增长至1037万。
也就是说我国医疗资源很充足,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民营医院主要以专科医院为主,吃的是公立医院不太重视的细分市场,比如男科、不孕不育、康复科等等。
但现在公立医院为了赚钱,纷纷增设这些科室,不断提升它们的实力。这就等于直接抢走了2万多家民营医院的客源,一些经营不善的就率先倒下了。
不只是民营医院,中小型公立医院也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全国人民都想上北京协和医院看病,河南全省人民都想上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看病,这就是现实,大家都相信大医院的实力。

所以,我们看到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已经扩张到了五个院区,规模非常庞大。随着竞争的激烈,中小型公立医院的生存空间也在不断被挤压,一些医院出现亏损,甚至发不出工资,比如之前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为了活下去,有些医院只能扩大规模来应对,结果是负债累累,让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比如之前有媒体报道说有一家县级医院,每个月的收入有90%用来偿还债务,只有10%的钱用来发工资,根本就不够。
除了客源的减少,还有就是利润的下降。过去都是“以药养医”模式,医药收入是医院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长期占比超过4成。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很大,乱象也很多。
所以,这几年经过取消药品“零加成”政策,医用耗材加成政策,推行集采模式,“以药养医”模式基本上结束了。

还有就是监管越来越严了,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没有了生存空间。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查实欺诈骗保机构2008家。
民营医院是骗保的重灾区,这是它们的利润来源之一。在监管的重锤之下,这些医院直接走向了倒闭。
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医院大洗牌时代要来了。中小型医院要么转型,要么被合并,否则生存压力会越来越大。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 年版)的通知》。通知就明确提出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
随着老龄化时代到来,养老,康复,或许是它们最好的转型方向。
上一篇:闪存龙头宣布涨价50%,10股年内股价翻倍 闪存涨价 闪存涨价最新消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