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罗斯提前收到密报,乌克兰行刺普京计划败露
创始人
2024-08-07 16:07:06
0

当着中俄印三国海军的面,乌克兰想行刺普京,俄罗斯这次爆的料有点大。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日前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在上个月28日的举行圣彼得堡海军节阅兵式上,乌克兰原本打算刺杀普京和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

【052D焦作舰参加了圣彼得堡海军节阅兵式】

如果确有此事,那不得不说,乌克兰的确非常有胆量。因为在当天的阅兵式上,不仅有来自20多艘来自俄各个舰队的水面和水下舰艇,还有来自中国海军的052D焦作舰,以及印度海军的F44“塔巴尔”号护卫舰。

不过有一说一,这已经不是乌克兰第一次尝试刺杀普京了。乌克兰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此前就曾表示,乌克兰方面曾多次试图暗杀普京,但都没有成功。

去年5月3日,两架无人机趁夜色对克里姆林宫发动了袭击,克宫周围的防空系统最后时刻才起到作用,被击落的无人机撞到了克宫周围的塔楼上,爆炸的红光和声响打破了莫斯科夜晚的寂静。

【俄方:上个月的圣彼得堡海军节阅兵式上,乌克兰计划刺杀普京】

事件发生后,俄方第一时间认定此事是乌克兰方面所为,但乌方对此坚决予以否认。俄专家分析称,无人机很可能是在莫斯科周边地区起飞并迅速发动攻击的,留给莫斯科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非常短。而由于两架无人机属于小型无人机,也导致传统的防空系统难以适应。

这次袭击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正是这两架小小的无人机,让外界对克宫“固若金汤”的印象开始有所动摇。作为俄罗斯的“政治心脏”,此前外界一般认为克宫的保卫体系应该是“无懈可击”的,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两架无人机就能突破其安防网。

更重要的是,这两架无人机是在莫斯科周边起飞的,也就是说,要么是乌克兰的特工成功进行了渗透,要么就是有“内鬼”。无论是哪种情况,俄罗斯的安全部门就脱不了责任。

时隔一年多,乌克兰再次行动。基辅方面很清楚,相比于在战场上的流血争夺,直接刺杀普京才是更容易打破局面的方式——普京才是最关键的决策者。

【基辅方面很清楚,普京才是最关键的决策者】

当然,俄乌冲突爆发后,泽连斯基也成为了俄罗斯方面的主要目标。根据乌克兰媒体的说法,在过去两年来,泽连斯基已躲过至少10多次由俄方策划的暗杀。

莫斯科对泽连斯基的痛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泽连斯基两年前能够像一个懦夫一样逃跑,那么这场冲突或许在一周、一个月内就能结束,但一切都没能像他们计划得那般顺利。

视角回到现在。在特朗普遭遇枪击,以及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被刺杀后,不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接下来双方无疑将更加重视并确保本国领导人的安全——这就是目前的国际大势,很多矛盾已经激化到必须要流血的程度了。

乌克兰针对普京的暗杀计划,俄方认为,美国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按照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的说法,俄罗斯在得知“乌克兰打算在海军阅兵式上刺杀普京”的密报后,俄罗斯防长别洛乌索夫通过电话联系了美国防长奥斯汀,并敦促他说服乌克兰放弃刺杀计划。

【俄罗斯防长别洛乌索夫通过电话联系了美国防长奥斯汀】

里亚布科夫表示,美国方面对别洛乌索夫收到的信息“十分惊讶”,但也认真进行了对待。

我们这里回顾一下。今年6月28日,时隔1年零3个多月,应美方要求,美国和俄罗斯防长举行了通话。两周后的7月12日,美俄国防部长再次举行了通话,这次通话是应俄方要求的。

6月28日的通话,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背景,那就是乌克兰使用美制导弹袭击了克里米亚,因此俄方认为美国已经事实上卷入俄乌冲突,并誓言报复。但7月12日的这次通话,却比较缺乏特别的时间背景,双方官方通报的谈话内容也比较简短,以套话为主。

【7月12日,美俄国防部长再次举行了通话】

而如今我们终于知道双方在这通电话中到底谈些什么了,俄方认定乌克兰的刺杀行动与美国有关,而美国方面却表现得“毫不知情”——当然,美国到底是否真的毫不知情,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7月12日美俄防长通话后的第三天,乌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就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承认“乌克兰曾多次尝试刺杀普京”,并且只字不提美国。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认为布达诺夫是在有意掩盖,并强调“乌克兰的暗杀计划都是由美国资金支持的”。

不过客观来讲,即使乌克兰成功刺杀普京,对于美国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

【俄罗斯的政治光谱中,普京属于保守派中的温和派】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俄罗斯的政治光谱中,普京属于保守派中的温和派,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以皇俄派为代表的极端保守派,以及大家熟知的亲西方派——这是两股比较大的势力。

而一旦普京遭遇意外,那么大概率会出现三种可能:一是温和保守派推出普京的接班人,继续维持现在的政策;二是亲西方派上台,结束冲突并与西方和解;三是极端保守派上台,冲突进一步升级。

亲西方派如今势微,纳瓦利内死后更是群龙无首,完全属于“烂泥扶不上墙”。温和保守派虽然如今大权在握,但问题也是类似的:如果没有普京,那么接班人之争很可能是一场血雨腥风。

在这种情况下,保守派中已经蛰伏多年的极端势力,或许会趁乱夺取莫斯科的最高权力。而对于美西方来说,这绝对会是最糟糕的情况——这些人的主张,用斯特列科夫的一句话可以很好地总结:“俄罗斯军队应该一直打下去,直到那些再也没有民众支持俄罗斯的地方。”

对乌克兰来说,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普京虽然是俄罗斯决策层的核心人物,但刺杀他的后果存在是极度不确定性的——冲突不一定会结束,反而有可能进一步升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谈妥了!国资网开一面,湖北首富... 在资本市场的浮沉录中,很少有故事能像湖北知名企业家艾路明这样跌宕起伏。从风光无限的湖北首富,到如今为...
长安汽车朱华荣首谈为什么卸任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思琳 报道9月20日,阿维塔07上市。发布会后,阿维塔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媒体...
5万亿市场高歌猛进!这些隐忧,... ETF高速发展背后暗藏的“隐秘角落”与潜在风险不可轻视。ETF发展势头迅猛,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继20...
浙江大学教授、50岁A股公司董... 记者丨黎雨桐编辑丨吴桂兴9月21日晚间,臻镭科技发布《关于公司重大事项的公告》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
荀玉根:如何理解股强经弱? 荀... 荀玉根、王开(荀玉根系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核心结论:①近...
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清仓比亚迪股份 每经AI快讯,据 CNBC 9月21日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清仓比亚迪股份。报道称,截至3月31日,...
赵伟:财政“下半场”,可能的“...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摘要2025 年上半...
殷剑峰:在低利率时代寻找投资机... 殷剑峰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注:本文为陆家嘴金融沙龙演讲速记稿。一、低利率...
储能订单爆满谁在眼红?老牌锂电... 储能行业需求旺盛、储能电芯生产商纷纷爆出满产之际,消费类电池仍贡献过半收入的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到期清算减持 华创鑫睿仍是...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文静 重庆报道9月21日,山西汾酒(600809.SH)发布公告称,其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