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附近海空域组织联合战巡,军事专家:消息中的“三种能力”内涵丰富
创始人
2024-08-07 16:06:37
0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郭媛丹】解放军南部战区7日发布消息,当天解放军南部战区位南海黄岩岛附近海空域组织联合战巡,旨在检验战区部队侦察预警、快速机动、联合打击能力。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虽然南部战区发布的消息很短,但内涵很丰富,这三种能力展示出解放军对一切挑衅行动都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专家:南部战区消息中的“三种能力”内涵丰富

军事专家张军社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南部战区发布的消息很短,但内涵很丰富,“侦察预警、快速机动、联合打击”这三种能力是解放军对一切挑衅性行动采取的有针对性的作战程序和措施,表明解放军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侦察预警表示我具备快速发现在我周边海空任何范围的挑衅性行动;快速机动则表明我舰艇飞机能快速出动,赶赴现场采取应对措施;而联合打击则是针对任何对我实施侵犯行为的势力实施海空联合反制,确保海空控制权,掌握主动权,并根据情况进一步展开打击行动,维护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张军社表示。

专家:菲“引狼入室”冲击东盟在地区安全事务上的中心性

与此同时,路透社报道称,菲律宾、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海、空军7日开始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开展为期两天的多边海上演习。报道称,这是菲、美、加、澳四国之间首次联合演习,以“加强部队之间的互操作性”。

彭博社报道称,菲、美、加、澳高级军事官员通过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表一份声明表示, 此次海上演习旨在展示“我们共同致力于加强地区和国际合作,支持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这是十天之内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进行的第三次演习。7月31日,菲美两国海军在南海举行海上联合演习, 8月2日,菲日在南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及7日菲美加澳四国联演。

对此,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丁铎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在南海地区搞演习,看似在涉海问题上“增加了底气”,但实质上菲“引狼入室”的做法不仅导致大量军事力量在南海集聚,也冲击东盟在地区安全事务上的中心性,当前东盟国家中只有菲律宾毫无战略自主性,美国的取向就是菲律宾的取向。

域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都不会为菲律宾火中取栗

事实上,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在南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从2023年就已经开始,并以此应对与中国在南海的争端。不仅如此,菲律宾武装部队在报道中总会刻意将这些演习冠以“首次”之名,引起舆论关注,以此提升南海争端的曝光率。

比如,2023年11月,美菲在南海进行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海空联合巡逻;2024年 4月,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于在南海举行首次联合海上演习。仅在这一周内就出现了两个“首次”,包括菲日在南海首次联演,以及正在进行的菲美加澳在南海首次联演。

对此类举动,南部战区7日发布的消息做了简明扼要的回应:一切搅局南海、制造热点、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军事活动,尽在掌握之中。

“在这些域外国家中,毫无疑问美国是搅乱地区局势的最大的外部因素。”丁铎认为,美国推动“小多边”机制和集团对抗根源是在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对中国的错误认知定位。“这些域外国家利用南海问题在本地区刷存在感,反过来又导致南海有关争议泛安全化的趋势被强化。”

“美介入南海事务的手段并不多,只能通过联合巡航,联合军演以此展示威慑。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美国这一套对中国不起任何作用,不会对中国的权利主张和维权举措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只会更加坚定中国维护自身在南海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丁铎表示。

公开报道显示,菲律宾与域外国家在南海地区实施的演习,大多只是具有象征意义,以最近三次为例。7月31日菲美联演中有两艘舰艇参与,菲日首次联演参与的兵力也是两艘舰艇:日本驱逐舰“涟” 号和菲律宾导弹护卫舰“何塞·黎刹”号。最新菲美加澳演习,一共有四艘舰艇参加,根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ABC)澳大利亚没有派遣舰艇参演,只出动一架P8侦察机。

“从菲律宾角度而言,其无论是舰艇还是指挥控制系统与美日等国家差距都很大,无法实施有效联合作战,其更多是希望通过这种演习让外界认为美日等国家是幕后支持者,为其自身挑衅行动壮胆。”张军社进一步分析说,但事实上,这些域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都不会引火烧身,为了菲律宾火中取栗,“其中美日可谓是有能力对菲律宾施以援手的,但这两国都没有足够的意愿,他们只是希望让菲律宾冲锋陷阵,自身并不会投身其中;而加拿大这类国家是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他们不远万里派来一艘护卫舰就是最好的写照,这艘舰艇在亚太地区只能刷存在感,其作战能力是不足一提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谈妥了!国资网开一面,湖北首富... 在资本市场的浮沉录中,很少有故事能像湖北知名企业家艾路明这样跌宕起伏。从风光无限的湖北首富,到如今为...
长安汽车朱华荣首谈为什么卸任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思琳 报道9月20日,阿维塔07上市。发布会后,阿维塔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媒体...
5万亿市场高歌猛进!这些隐忧,... ETF高速发展背后暗藏的“隐秘角落”与潜在风险不可轻视。ETF发展势头迅猛,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继20...
浙江大学教授、50岁A股公司董... 记者丨黎雨桐编辑丨吴桂兴9月21日晚间,臻镭科技发布《关于公司重大事项的公告》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
荀玉根:如何理解股强经弱? 荀... 荀玉根、王开(荀玉根系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核心结论:①近...
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清仓比亚迪股份 每经AI快讯,据 CNBC 9月21日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清仓比亚迪股份。报道称,截至3月31日,...
赵伟:财政“下半场”,可能的“...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摘要2025 年上半...
殷剑峰:在低利率时代寻找投资机... 殷剑峰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注:本文为陆家嘴金融沙龙演讲速记稿。一、低利率...
储能订单爆满谁在眼红?老牌锂电... 储能行业需求旺盛、储能电芯生产商纷纷爆出满产之际,消费类电池仍贡献过半收入的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到期清算减持 华创鑫睿仍是...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文静 重庆报道9月21日,山西汾酒(600809.SH)发布公告称,其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