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整体谋划数智赋能协同共治
青州市公安局民警在标注辖区文物保护重点区域。李伟摄
“从去年开始,我们的脚步一刻没停,目前已打掉交叉作案盗墓团伙8个,追回文物90件,其中国家二级、三级文物58件。珍贵文物失而复得,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鏖战一年多,马家庄古墓被盗掘案办案民警动情地说。
去年6月,山东省青州市公安局黄楼派出所接到村民报警,地下深处发现一个盗洞。青州市公安局立即启动文物保护和破案协同机制,联合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办公室相关成员单位召开现场调度会,共同做好被盗古墓葬的保护和案件侦破工作。通过多警种、多部门深度研判、强力攻坚,青州公安以案件、人员、文物为主线,实行全链条打击。截至今年4月,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侦破案件19起。
青州文化底蕴深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刻、石造像众多,现有文物保护单位906处。一梁一柱、一碑一刻,留存着千年文明。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从事盗挖、倒卖文物等犯罪活动。
青州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压发案、破现案、挖团伙、摧网络、追文物”目标,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不断创新机制,实现对文物犯罪的全要素、全方位、全链条打击,构建整体谋划、数智赋能、协同共治的打防文物犯罪新模式,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
青州市公安局以专业打职业,全力实现打团伙、追在逃、缴文物、查资金、摧网络,一体化全链条打击。刑警、治安、网安等第一时间同步上案侦查,形成多警种联合工作常态机制。他们广辟线索来源,强化沟通协作,构建起立体化信息搜集网络;对信息线索全面细致研判,确保一网打尽;积极邀请文物专家随警作战,为文物甄别、证据固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州公安搭建了盗掘古墓葬区域预警与犯罪预测模型,科学划定保护范围,自动预警并推送给民警分析研判,变被动打击为主动预警;探索形成打击盗掘古墓葬案件“寻、研、控、打、扩”五步研判法,提升文物犯罪打击效能。
文物保护必须强化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配合。青州市公安局充分利用全市文物安全联合工作机制,强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目前,在青州,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打防结合、群防群治的文物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该局还打通线上线下宣传渠道,提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文物保护意识,共筑保护文物的铜墙铁壁:线下,依托青州市博物馆新馆专门设立警示教育厅,展示宣传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成果;搭建文物保护主题公园,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政策法规。线上,设立刑警大队直播间,邀请专家学者做客,常态化宣传文物保护知识。近年来,根据群众举报的线索,警方破获涉文物案件30余起。
宝鸡:突出重点深度研判联合巡查
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民警在石嘴头遗址巡逻。贾乾摄
截至9月底,共破获文物案件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4名,追缴涉案文物767件……今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以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秦鹰-2023”专项行动为抓手,确立“早破案、打链条,摧网络、打团伙,抓在逃人员、缴文物”目标,通过重大案件提级侦办、挂牌督办,全市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效显著。
宝鸡市公安局通过走访摸排获取文物案件线索,依托文物风险排查“四个渠道”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开展巡查走访,定期研判,强化数据挖掘,开展数据碰撞比对,从中获取案件线索。他们对已破获文物案件进行复盘,其中,从2014年盗掘古墓葬案中发现新线索,通过深挖,一举打掉跨省盗掘古墓葬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
宝鸡市公安局定期发布公告,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其他新媒体平台,广泛征集文物犯罪线索;发动群众积极举报,累计征集文物违法犯罪线索40余条,利用线索破获案件2起,追缴涉案文物5件。
宝鸡市公安局组建文物犯罪线索研判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深度研判支撑侦查破案。今年1月,扶风县公安局组织民警辗转河南、山东等地开展集中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收缴文物31件。3月初,凤翔分局通过对获取的文物案件线索深入研判,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地抓获盗掘古墓葬犯罪嫌疑人4名,破案4起。
今年10月17日,宝鸡市公安局会同宝鸡市文物局联合召开会议,在强化破案攻坚的同时,优化联合打防巡查长效机制,加大对田野文物的巡查力度,筑牢防护网络。突出田野文物巡查保护联动,积极构建田野文物保护村守点日查、乡镇巡逻周查、县部门联动月查、市重点抽查四级群防体系,全面梳理田野文物安防漏洞和管理问题。
同时,宝鸡公安会同文物、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对辖区古玩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联合检查,强化隐患排查;加强对重点文博单位安防系统建设指导,不断升级文保安防系统;在重点文保区域设立警务室,采取“网上+网下”一体联巡模式,统筹多方力量,组织派出所民警辅警和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人员定期巡查,确保田野文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