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防务(002413.SZ),股价突然“火”
11月24日至26日,雷科防务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11月27日大跌9.73%,11月28日周五,再度涨停。
5个交易日内,雷科防务已经录得4个涨停。
股价爆炒,与近期A股“商业航天”题材走强有关。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商业航天正迎来一系列利好。
11月19日,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有记者围绕“航天+产业”这一热点话题提问,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太空旅游有望在未来十年内走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近日发布2026年度公务员招考公告,其中设置“商业航天司航天监管岗”一职,表明该局已正式成立商业航天司,进一步加强对商业航天活动的规范与管理。
11月27日,在“智绘星空 胜算在天——太空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北京市提出计划在700-800公里高的晨昏轨道上,建设并运营功率超千兆瓦(GW)的集中式大型数据中心系统,旨在将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部署至太空。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近年来持续扩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行业产值从2020年的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2.3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2.9%。预计到2025年,这一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2.8万亿元。
雷科防务的主要业务包括雷达系统业务群、卫星应用业务群、智能控制业务群、安全存储业务群、智能网联业务群。
那么,雷科防务跟“商业航天”有何关系?
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公司的卫星应用业务群方面:
在星上遥感应用领域,公司持续引领星上实时智能处理技术发展,多型星上智能处理产品成功交付。同时,标准化、通用化星上智算产品的研制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公司针对商业遥感需求开发的轻小型在轨智能计算平台及轻量化处理算法,实现了在轨应用,大幅提升了商业遥感数据应用时效性,为商业遥感数据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卫星地面遥感应用领域,公司着力构建“接收-处理-应用”全链路产品服务体系。报告期内,成功交付卫星地面处理设备十余套,完成多个卫星地面站的应用部署,中标遥感卫星数据接收领域重大项目。同时,公司商业遥感入网检测设备实现了多个地面站部署,大幅提高我国遥感处理应用领域数据判读效率。
此外,2024年8月22日,雷科防务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子公司恒达微波的微波元器件相关产品可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雷科防务业绩持续承压。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别亏损2.41亿元、9.35亿元、4.43亿元和3.96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又亏损0.91亿元。
此外,近期雷科防务以“高增值率”,收购自家股东、高管的资产。
11月7日晚间,雷科防务公告,公司决定收购控股子公司尧云科技少数股东合计持有的尧云科技24.4004%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尧云科技将变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尧云科技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为4.8亿元,比审计后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58亿元增值2.22亿元,增值率86.31%。
尧云科技24.4004%股权作价为1.17亿元。
而交易对方西安鼎力云尧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刘峰及一致行动人之一刘升;交易对方北京雷科瑞恒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北京雷科众联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董事长高立宁、董事兼总经理刘峰及刘升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