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4413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品牌扎堆绑定“文旅+”
和年轻人玩出“双向奔赴”
“消费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幸福。”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笔下的第五消费时代,正加速在中国消费市场上演。
从江西鲲茶、云龙让茶等主打“地域+文旅”特色的奶茶店强势走红,到“乐宴·盛唐”等沉浸式宫宴近年来持续出圈,再到牛new寿喜烧于黄浦江打造游轮嘉年华直播……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为产品注入文化底色与情感温度,以“文旅+产品”的组合拳打动消费者。

背后,是消费需求的深层变迁。消费者购买的不止是“产品”,而且希望通过消费场景与文化符号,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身份上的认同、情感上的慰藉。正是这份情感层面的深层需求,驱动着消费者对文旅相关消费的热情持续高涨。
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接近95%的受访者在旅行中会购物,超七成游客在出行前就有明确购物计划,且59.2%的游客愿意在旅行中深入了解目的地美食文化。
不止于此,“文旅+”模式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零售尤其是零食赛道的破局关键。《2025年休闲零食线上消费市场洞察》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地方特产在抖音休闲零食品类中销售额增速TOP1,远高于坚果/肉铺等传统品类,且同期礼盒/礼包场景销量占比19.16%。
地方特产热销与礼赠场景的高占比,指向了一个新方向:文旅场景下的零食消费正快速崛起。无论是旅行途中的即时解馋,还是作为伴手礼带走的“旅行记忆”,零食与文旅场景的绑定越来越深。
在这一趋势下,好想来率先发力,在品牌十五周年之际,携手品牌IP袋袋兔,通过一系列文旅实景直播,给出了“零食+文旅”的创新路径。

究其原因,一方面,旅行场景自带“放松、愉悦”的情绪底色,零食作为旅行途中的快乐标配,与其天然相配;另一方面,将在地文化融入产品与体验,更能赋予品牌独特的文化厚度,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利于复购。
当市场消费转向体验升级,文旅所承载的情绪价值、文化内核,恰好与当下消费者所追求的情感共鸣形成完美契合,这让零食+文旅成了撬动用户心智的最优解。

支付金额超千万,门店客单超百元!
零食+文旅,带来新玩法
刚吃完午饭的大学生小林,回到宿舍就顺手打开了直播:航拍镜头下,黄沙漫卷、月牙泉碧波荡漾,壮阔的敦煌风光瞬间铺满屏幕,这正是好想来在甘肃敦煌的实景直播现场。
“丝绸之路连接东西,传递的是文明与商品;而‘好想来’想做的,就是您‘家门口的零食乐园’,连接美味与快乐,传递一份随时随地的幸福!”
直播带来的不仅有美景,更有实打实的折扣。小林点开链接,领券下单了176代200元代金券,打算周末约室友去线下门店“扫货”,把最新种草的几款零食都收入囊中。

创新“零食+文旅”直播模型,是好想来连接用户、撬动品牌进一步增长的关键一子。
这一模型的创新,并非单一维度的调整,而是从场景、内容到互动的全方位升级,实现了零食消费与文旅体验的深度融合。
1、场景创新:从室内走向户外,打造沉浸式体验。
直播系列的出发原点,就是“袋袋兔的秋游”。根据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的晒单,好想来的产品早已频繁出现在车站、旅游景区等各类出游场景之中。为精准承接这一需求,好想来打破了传统零食直播局限于室内场景的固有模式,将镜头直接对准了文旅一线。
从广东珠海、黄山呈坎、江西婺源到安徽合肥融创、甘肃敦煌鸣沙山,品牌以户外风光与文化景观为直播背景,穿插航拍风光、民俗游览,文化表演等“云体验”,使产品自然融入出游场景之中,让用户在领略壮美河山的同时,将好想来与出游必备建立强关联,形成清晰的品牌记忆点。

2、内容创新:跳出产品展示,注入文化内核。
直播中,好想来摒弃了单纯展示产品的传统直播逻辑,在布景中融入当地非遗文化,并通过主播妆造、文化讲解等形式,充分展示当地风土人情,让当地文化与零食消费深度绑定。
如婺源篁岭直播专场,主播以“晒秋女”的造型出镜,结合当地晒秋文化,将好想来的直播氛围与世界级古村落完美契合。又如敦煌专场,其呈现更具丝路风情。从展示西北壮阔风光的航拍镜头,到飞天表演、古琴琵琶弹奏,让观众在领略敦煌文化魅力的同时,自然产生对产品的消费兴趣。

3、互动创新:IP联动场景,强化情感连接。
在系列直播中,好想来还邀请了品牌专属IP“袋袋兔”出镜,其亲和力十足的软萌形象,有效降低了品牌与用户的沟通壁垒,让互动更有温度。比如在直播过程中,主播就跟随袋袋兔一起游览呈坎的晒秋广场、八卦八门、夜间的鱼灯表演,有效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与代入感。

与此同时,好想来还为袋袋兔量身定制了契合各地文化特质的视觉形象,从黄山呈坎的汉服、鱼灯,到上饶篁岭的民族服装,再到敦煌的飞天服饰,让袋袋兔不仅是品牌符号,更成为了串联各地文化特色的鲜活载体。
这种将零食与文旅场景的结合,可以避免直播的硬推销感,通过文化符号的情感链接,实现与用户的精神共鸣。一场场“袋袋兔的奇妙秋游”,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消费体验。
系列直播的成果也颇为显著:
10月-11月袋袋兔秋游项目,截止到11月25日,直播间总计曝光人数超2000万,共计收获超500万次点赞,超40万条评论,其中区域官号人均在线观看时长近2分钟,每分钟在线人数近500人。直播间总计实际支付金额超数千万,区域官号直播间客单价超100元,极大拉动门店客单价提升。

不止数据增长,
更是对加盟商的持续赋能
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拓店后,量贩零食赛道已由“规模优先”向“质量提升”转型,大众对零食的诉求也已不再局限于价格与品类,场景化、个性化、体验感正在成为新的消费关键词。因此,众多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创新领域,探寻新的增长点。
而好想来的此次直播活动,正是以更广泛的角度完成了品牌用户心智的升级,为品牌和加盟商注入了可衡量、可持续的新增长。
其一,流量价值增长:从“泛流量”到“准客源”
通过各地消费者熟悉的文化与场景符号,直播不仅能直接截留用户在旅游场景下自然产生的零食需求,更能有效提升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度,将潜在用户引导至门店,同步实现品宣与销量的增长。
以文旅地标为支点,还能让品牌对周边区域形成精准赋能。如敦煌专场聚焦西北文化地标,券码适用青海、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和新疆地区门店,为其带来了显著增长;合肥融创专场则立足华东华中核心文旅场景,有效赋能安徽、江西等周边区域。
数据显示,10月-11月袋袋兔秋游项目,截止到11月25日,通过好内容+好商品的模式,场均拉新率近40%。

其二,产品价值增长:从“标准化”到“场景化”
传统零食零售的产品逻辑多为“标准化供给”,缺乏对消费场景的精准适配。好想来借“零食+文旅 ”直播模式打破了这一局限,将产品与旅行消费场景深度绑定。
活动的落地,离不开品牌高效的组织效率。具体而言,开播前,门店引导顾客扫码关注,同时配合线上品宣,共同积累流量池;开播中,通过定向投流扩大曝光,强化线上领券+线下核销的消费链路;开播后,用户持券到店核销,直接带动门店业绩。
这套标准化的营销闭环,不仅为区域团队和加盟商提供了可复制的内容模板与营销思路,更有效降低了本地化运营门槛,将流量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门店业绩。
以呈坎直播场次为例,该场直播共持续三天,直播期间(9.17-9.19),好想来零食乐园河南区域部分门店抖音券日均核销额近1000元,环比提升超40%,部分头部门店抖音券日均核销额超过3000元。其中,鹤壁市浚县一门店抖音券日均核销额近8000元,单店抖音生意贡献占比超50%。

其三,品牌价值增长:从“卖货者”到“生活方式的推荐者”
“零食+文旅”直播的深层价值,远不止短期的销量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能推动品牌从“单纯卖货”向“生活方式推荐者”的定位提升。
尤其在流量竞争激烈、营销同质化的环境里,该系列直播活动,能够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们在感受“大漠孤烟直”壮美场景的同时,树立对好想来“家门口的零食乐园”的认知,引发人们对品牌的情感共鸣,形成深度链接。
而该系列直播的更深远价值,恰恰在于通过长时间的高频露出,实现品牌心智的深度沉淀。据介绍,12月,袋袋兔将正式走进东北,在雪地实景中开启新直播,将“零食+文旅”的快乐场景从秋日延续到暖冬。
好想来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袋袋兔的奇妙秋游”是“袋袋兔出游季”系列的首次尝试,未来会围绕“好吃好玩好想来”做更多有趣的“零食+”拓展,包括但不限于露营、城市漫游、节日欢聚等更多场景,让品牌与“轻松、愉悦、多元”的生活方式深度绑定。

小结
红海中的蓝海机遇,始于传统渠道的迭代升级,更源于消费体验的深度优化。而好想来,恰恰在与这一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一方面,凭借对消费市场的精准洞察以及极强的创新能力,好想来不断创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不断进行模式迭代,为门店提供获取优质流量、提升盈利能力的“抓手”,提升加盟商的盈利能力,更好地为加盟商赋能。
从消费者体验的持续创新到加盟商的深度赋能,好想来的每一步布局都不流于表面,而是扎根于对市场、对合作伙伴、对消费者的真诚敬畏。这份不逐短期热度、坚守长期价值的真诚,正是品牌行稳致远的核心底气——毕竟,唯有真诚的品牌,才能在行业变革浪潮中赢得长久信赖,走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