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板块继近期反弹后又陷入震荡调整。自9月高点以来,恒生创新药指数跌幅已在18%左右。而当前创新药出海持续推进,四季度也是BD交易落地的密集期。
一方面,近两个月尽管有不少创新药BD落地,但相关企业不涨反跌。同时多家跨国药企近期在公开会议上再次表达了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和BD产品的重要地位;市场对生物医药领域的BD交易担忧减少,且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近期更换人选,这一新药审批重要职位的新负责人对新药快速上市保持开放态度,利好使用中国数据的创新药加速在美国批准。
在国内政策支持以及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全球创新药研发持续活跃,产业趋势较为确定,且2026年还将有大量的BD落地,其中包括多个百亿美金级别的大额交易。
下一代免疫以及ADC方向,需要PD1/VEGF双抗能在总生存期上显著优于K药、海外ADC临床数据和国内保持很好的一致性、双抗+ADC可以大幅延长患者生存期等,这些问题对创新药海外估值的风险矫正系数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