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全球风险资产显著承压,隔夜美股盘中大幅跳水,纳斯达克指数日内跌幅近5%,VIX恐慌指数攀升至26,创下今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
加密货币市场同样遭遇重挫,比特币跌破8.7万美元关口,月内跌幅已完全抹平全年累计涨幅。
亚太市场全线跟跌,A股市场同样表现疲软,上证指数下跌2.45%,创业板指跌幅达4.02%。
行业层面,有色、电力设备、电子等板块领跌,而银行、农林牧渔、传媒等防御性板块相对抗跌。全市场有超5000只个股下跌,个股涨跌中位数-3.91%。
周五全球普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落 :美国非农数据“割裂”(新增就业超预期但失业率上升),美联储官员释放偏紧表态,导致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大幅降低,全球避险情绪升温。
最新公布的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呈现"割裂"特征:新增就业11.9万人高于市场预期,但失业率却上升至4.4%,创四年新高。这份矛盾的报告进一步打击了市场的降息预期,根据CME期货市场数据,预计12月降息的概率已从一个月前的90%大幅降至40%以下。
美联储10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对12月是否降息存在明显分歧。近期多位联储官员密集释放偏鹰派表态,包括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等均明确反对12月降息,强调通胀风险和经济过热担忧。
2、AI产业质疑持续 :市场担忧AI投资存在“泡沫”,其持续性和回报率受质疑。尽管英伟达财报强劲,但未能完全消除谨慎情绪。

当前美国市场对AI"泡沫论"的讨论日益热烈,市场对AI支出的持续性和投资回报率产生质疑。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理事库克近期警示,股票、公司债券等多类资产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上升。
高盛指出当前AI投资存在过度集中风险,行业竞争可能侵蚀早期收益;摩根大通则类比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警示AI发展缺乏明确应用前景。尽管英伟达财报表现强劲,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强调Blackwell芯片需求"爆棚",并否认AI泡沫存在,但投资者情绪仍偏谨慎,此前英伟达已遭部分机构减持。
对于后市来说,短期以情绪扰动为主,可以考虑继续聚焦国内主线。
从长期视角来看,海外波动对A股和港股的影响相对有限。回顾今年4月"对等关税"时期,VIX指数曾飙升至45以上,美股连续两日大跌超5%,上证指数单日跌幅达7.34%。然而情绪退潮后,市场逐步修复。
国内科技板块凭借应用广度、成本优势和国产替代的差异化路径,展现出独立逻辑。如果2025年你没有配置科技,就是大概率错过了本轮牛市。
因此,投资者可更多关注国内相关企业的业绩与创新情况。随着12月重要会议窗口临近,市场对政策预期的博弈可能重新升温。
中长期来看,国内市场"以我为主",政策、产业趋势与流动性等支撑因素依然稳固,后续有望逐步向好。投资者可结合市场波动优化持仓结构,关注回调带来的布局机会。
具体配置策略还是推荐杠铃策略,攻守兼备,建议投资者通过攻守结合的权益配置平滑账户波动,增强组合稳定性和适应性。
进攻端——科技成长板块 :"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科技成长仍是中期主线。国产算力兼具政策支持和产业趋势,国产大模型商业化加速落地。当前TMT板块成交占比已回落至25%的近两年相对低位,回调后可关注估值与业绩匹配度。三季报显示TMT与先进制造维持高增长,创新药BD加速出海,产业趋势清晰、景气度上行的成长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防御端——高股息与优质龙头 :红利资产和优质龙头是波动环境下的"压舱石"。岁末年初险资配置需求增加,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性价比凸显。"反内卷"政策有望优化部分行业竞争格局,可关注顺周期板块左侧布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