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出清期:效率拼杀、现金为王 电商出单逻辑 电商出单速度
创始人
2025-11-21 19:43:12
0



*此图由AI生成

作者| 史大郎&猫哥

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

大扩张时代,已经结束了。

今年双十一,全网交易总额近1.7万亿,但是似乎又有点悄无声息,大家都习惯不再看什么“战报”了,平台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消费者似乎已经没那么疯狂了。

当然了,这是好事情,消费者或者说消费社会,越来越成熟。

但是,对于电商行业来说,似乎又有点艰难,大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却进入了出清期。

去年的时候,有业界大佬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电商的渗透率将超过40%”,而这个预测还是基于“目前30%的水平”。

但是,现实却不乐观,今年1-9月份,电商渗透率是25%,还有15个点的差距,甚至“30%的水平”,都是有水分的。

中国电商渗透率的天花板,是2023年的27.6%,2024年下滑到了26.8%。

过去的十多年里面,电商行业经历了高速扩张以及技术革新,各种形态层出不穷,但是随着互联网红利的退潮,增长也已经见顶,新增用户已经不再是增长的来源了。

如果以前是“开疆拓土”的话,现在都是在“死守城门”,竞争陷入白热化。

平台之间在争啥呢?用户时长。

用户每多停留一分钟,就意味着多一分消费欲望,那么这背后增加的就是品类的份额以及用户的消费预算,这一分钟能带来订单,就意味着成功。

在需求端的增量已经不明显的情况下,平台只能是卷供给了,各大平台开始跨界打仗。

今年的“外卖大战”,谁能想到美团、京东、淘宝会打成一团呢?

互相杀入对方腹地,已经是司空见惯了,现在的状态,咋形容呢?

“所有平台在做所有的事情”。

电商的存量竞争,已经进入一个怪圈,供给越来越同质化,卷完流量之后,增长仍在困境里。

下一阶段的出清,可能会更加迅速。

潮水退去,要怎么穿越周期呢?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回归到零售的本质。

过去,大家乐于争“王”,什么“流量为王”、“内容为王”、“生态为王”,大家都搞不同的玩法,做不同的业态,直播、小程序、即时零售、全渠道、全品类。

但是,这些只是手段,本质上,这些是在为解决问题服务的:

更低成本的把货搬到消费者面前;更高效地完成交易和履约;更好地完成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归根结底,他们都在追求一件事儿,效率。

这个效率是供给与需求之间匹配的效率,把货更低成本、更快速、更稳定地送到消费者手中,谁能完成得更好,谁就能赢。

这需要的是一种长期主义。

这需要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供需之间匹配的能力、面对冲击稳定基本盘的能力,还有就是不被短期竞争拖入泥潭的能力。

举个例子,补贴,在追逐增量的时候,绝对是利器,用补贴换市场至今也是电商的明规则,但是补贴最后构建的增长是能力增长还是成本增长,就不是一码事儿了。

补贴全用在C端,确实能带来低价,但是补贴结束了呢?

通过牺牲商家利润带来的低价,注定不可持续。

如果补贴用在了供应链上,也能带来低价,但是这种低价是通过更低的采购成本、更高的供应链周转效率、更强的履约能力带来的。

这种“低价”来自于效率,这种可持续的低价,就构筑成长期发展的壁垒。

木桶原理说,“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而对于平台来讲,底层能力,决定上限。

摊子铺越大,短板就越多,不盲目扩张,反而更坚固。

用战略定力来面对市场竞争,不被短期热点牵着走,而是追求长期的结构效率。

在某种程度上,“慢就是快”。

而且,“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现在主打应该是现金为王。

今年,这场由京东发起、阿里跟进、美团被迫接招的即时零售大战,也就是所谓的外卖大战,全是钱堆起来的,现金是大战门票,也是胜负手。

大半年过去了,大家都在拼价格、拼补贴、拼毛利,利润都被极致压缩。

进攻和防守,全靠砸钱,目前,三家烧钱小500亿,拼的就是财大气粗,市占率变化不小,美团从70%左右的份额,降到50%,降下来的份额,被阿里和京东瓜分。

这里面,最没钱的,就是美团,手里现金1700多亿,而京东在2000亿级,阿里5000-6000亿。

有咨询机构预测,补贴完全停止后,外卖订单整体份额,淘宝34.2%,京东33.5%,而美团只有28.9%,“老大变老三”。

格局未定,烧钱不止,账上的现金依然是保障。

当然,现在电商的出清阶段,大家拼的也不是现金“躺”在账上,而是花钱的效率。

比如,这场即时零售大战,外卖到底有没有引流电商呢?

至少现在来看,不明确。

从时间线来看,电商增量是从国补开始的,外卖的拉动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很难量化,而当初内置的外卖频道,也开始成立单独APP,引流即将“证伪”。

对于没参与的平台来说,他们的“三国杀”倒是为行业蹚雷了。

现在,电商出清阶段,行业依然是重投入的阶段,后续的现金拼杀,自然也不会少。

竞争进入深水区,平台之间逐渐拉开差距,谁的现金更充足更有效率,才能支撑他们走到行业新周期的门口。

穿越周期,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才能继续留在牌桌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逆势升级,全心守护:平安银行信...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文书瑾在当前信用卡行业整体权益收缩、服务缩水的市场环境下,平安银行信用卡秉...
冠中生态:因工程款纠纷被申请财... 11月21日,冠中生态(300948.SZ)披露关于公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部分资金被冻结的公告。公告显...
读懂IPO|陕西旅游信披疑云:...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雷小艳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雷小艳编辑|郑琳上交所官网显示,1...
上市12年后大悦城地产挥别港股... 又一家房企主动退市。大悦城地产股东以高票支持率为其12年上市之旅画上句号。11月18日,大悦城地产股...
贾国龙:野心之外 贾国龙:野心... 资料图。贾国龙:野心之外徐爱之11月是餐饮业传统的淡季。本月,西贝还在发“满50送50”抵扣券吸引客...
电商出清期:效率拼杀、现金为王... *此图由AI生成作者| 史大郎&猫哥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大扩张时代,已经结束了。今年双十...
万联证券徐飞:面向“十五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11月20日,以“立足湾区,投资全球”为主题的2025湾区财富...
V观财报|天岳先进:股东国材基... 【V观财报|天岳先进:股东国材基金减持1.9704%】天岳先进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国材基金减持计划...
南财快评|如何看待美股AI估值... 特约评论员 陈白美东时间11月19日,人工智能龙头公司英伟达公布了超出预期的三季度财报,营收和盈利均...
宁德时代是做充电宝,还是做CA... 宁德时代的增长焦虑是共识,如何找到突破点才是市场期待的关键。1990年代,当时的芯片巨头英特尔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