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三大指数承压,光刻胶概念、存储芯片逆势表现。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实现单日净流入超9000万元,目前已连续六日“吸金”超3亿元。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年内份额增幅103.1%、实现翻倍增长,最新规模突破27.84亿元。
消息面上,国产创新领域,国内GPU巨头加速资本化进程。11月20日,摩尔线程发布公告称,发行人和保荐人(主承销商)根据初步询价结果,协商确定本次科创板IPO发行价格为114.28元/股,并且于下周一开启申购。本次摩尔线程的IPO从受理到过会,耗时仅88天。
据大河财立方,9月26日,摩尔线程首发过会,从获受理到过会仅用时88天。在业内人士看来,摩尔线程的火速过会,标志着科创板从“制度试点”向“生态构建”的升级,同时彰显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强力支持。
此外,据国盛证券,闪迪11月大幅调涨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而后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与铠侠等原厂相继启动控货策略,主动削减供应量,并在内部酝酿新一轮价格上调,幅度预计在20%–30%以上。
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日前发布报告,指出2025年第四季度内存价格预计还会上涨30%,明年初可能会再进一步上涨20%,合计上涨50%。该机构还认为,英伟达计划在其人工智能(AI)服务器中采用手机级内存芯片,这可能会导致 2026 年末的服务器内存价格翻倍。
国盛证券指出,AI服务器的存储价值量是传统CPU服务器的翻倍以上,随着AI服务器出货量增长,企业级存储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同时,海外大厂调涨存储产品价格,NAND和DRAM供需持续收紧,存储行业迎来上升大周期。
根据中证指数官网,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指数重仓半导体设备与半导体材料,两大行业合计占比超过71%。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是芯片制造的“基石”与“血液”,存储芯片属于其重要的下游分支之一。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
根据SEMI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495.5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比达42%,同比提升7.8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展望2025年,SEMI预计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有望达125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在先进逻辑、存储器及技术迁移的持续推动下,2026年设备销售额有望进一步攀升至1381亿美元,实现连续三年增长。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78%,重点持仓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设备龙头,以及中芯国际等制造龙头,寒武纪、海光信息等芯片设计龙头,和南大光电等材料龙头,均为芯片产业链的上/中游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中证半导年内涨幅50.24%、区间最大上涨超80%,在半导体材料设备、中华半导体芯片、芯片产业、国证芯片等主流半导体指数中位居第一,高弹性特征较为突出。
上一篇:商用车1-10月销量10强:福田53万辆,重汽超东风,解放排第5 2025年10月福田重卡销量 福田重卡1-5月份销量排行榜
下一篇:凤凰潮APP实控人叶建益因涉嫌传销被刑拘,此前多地政府发出风险提示 叶建益的凤凰潮是正规平台吗 凤凰潮创始人叶建益的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