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钟楚涵 孙吉正 上海报道
永辉超市的调改正持续进行。在此背景下,永辉超市宣布融资计划,拟募集31.14亿元用于门店改造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但在不久后,永辉超市董事长以及高管却发布了减持计划。融资的同时又计划减持,引发了市场议论。
与此同时,随着调改的进行,永辉超市的业绩也受到影响。2025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利润亏损7.72亿元,同比下降6.50亿元。11月14日,对于企业经营情况,《中国经营报》记者向永辉超市方面发送了采访提纲,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公告为准。”
董事长计划减持
近日,永辉超市公告,公司董事长张轩松及其一致行动人因自身资金需求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907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根据11月14日永辉超市的收盘价4.64元/股计算,9075万股的价格为4.21亿元。
相关资料显示,张轩松是永辉超市创始人,于2001年创立永辉超市,2010年永辉超市在A股上市。截至2025年11月11日,张轩松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27498780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05%。
计划减持的不仅仅是张轩松,在此之前,2025年10月16日至11月7日,公司副总裁罗雯霞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1087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12%。
值得注意的是,在董事长以及高管发布减持计划的同时,永辉超市正处于门店调改的关键时期。自2024年6月起开始进行学习胖东来模式的调改之后,永辉超市的调改持续深入,调改涉及到商品、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且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日益迫切。
10月底,永辉超市宣布再融资计划。永辉超市方面表示,将向特定对象发行A 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1.14亿元,其中24.05亿元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3.09亿元用于物流仓储升级改造项目,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
对此,艾媒咨询CEO张毅向记者表示:“募资与减持,这两个词在资本市场都是非常敏感的。一方面,公司定增募资31.14亿元用于门店升级和补充流动资金,说明公司在资金经营方面有一定的迫切性,也意味着公司的经营资金应该是不足的。但同时,董事长、高管都在计划减持,这也反映出公司的相关人士对短期前景缺乏信心,同时套现的需求比较迫切。这带来的市场影响并不好,因为这类型的操作会引发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质疑,尤其是投资者会担忧大股东利用募资利好减持套现,从而损失中小股东的利益。”
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向记者表示:“现在永辉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变革,其中既充满希望,也充满巨大的挑战。在此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于永辉的未来有着不同的判断。此外,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现任董事长张轩松以及部分高管已经不是主导力量。”
业绩亏损放大
永辉超市三季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永辉超市实现营收124.86亿元,同比下滑25.55%,利润总额亏损5.65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实现营收424.34亿元,同比下滑22.21%;前三季度利润总额-7.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10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50亿元、6.32亿元。
对于前三季度营收下滑的原因,永辉超市方面表示,一方面零售行业竞争激烈,部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消费者对购物体验、商品品质等要求更高,公司客流、客单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另一方面,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调改,在对潜力门店进行关店改造的同时淘汰关闭了部分尾部门店。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使得公司同店销售及门店数量均有所下滑。
在门店数量上,截至2025年9月底,永辉超市有450家门店。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永辉超市在全国新开2家门店,新签约3家门店。根据2024年财报,截至2024年年底,永辉超市门店数量为775家。照此数据计算,2025年以来永辉超市合计减少了325家门店。
对于利润的下降,永辉超市方面表示,主要是受到营收和毛利率下滑的影响,三季度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公司在门店调改过程中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在淘汰旧品、引入新品的过程中主动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的策略,属于转型过程中的短期影响。
对于永辉超市的前三季度业绩,张毅指出:“永辉超市前三季度业绩的核心数据表现不好。坦率来说,企业亏损扩大如此之多,这在上市公司中是很少会遇到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企业在经营改善方面没有找到门路。而其在财报中指出的行业竞争激烈、消费习惯变化等导致客流减少,这些显然是需要企业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业绩下滑的理由。”
张毅同时表示:“坦率来讲,永辉超市的调改已有不少时日。在此过程中,永辉超市也关闭了一些尾部门店,在精细化运营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客观地讲,根据目前的财务数据,风险可能比收获多。其净利润下降幅度巨大,需要企业平衡扩张的节奏。”
公众号“永辉同道”发布的内容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永辉超市已完成222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在主动优化存量门店并聚焦核心调改门店后,前三季度累计同店销售额已恢复正增长。
文志宏指出:“永辉超市的调改不仅仅在于前端门店的改造,核心是在后端的供应链和组织体系上的优化和变革。按照‘胖东来模式’,整个体系需要重构,并且在重构之后还需要有足够的规模效应,才能够支持企业的业绩回升。在目前的变革过程里,永辉超市改造后的供应链的规模效应还是无法凸显。在此背景下,永辉超市整体的利润也无法显现出来,甚至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企业承担大量的改造费用。”
张毅指出:“在优势上,永辉超市的网点和门店位置还是不错的。从发展空间来看,依靠永辉超市的摸索,未来恐怕还会面临着大量的关店、大量的产品结构优化。从战略上来看,永辉超市需要从根源上找到市场所需,从而决定企业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个人认为,在这方面永辉可能还没太找到思路。未来永辉超市如果持续闭店,同时又不提升效率、不创造利润,也会使投资者和市场失去信心。”
(编辑:于海霞 审核:孙吉正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