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股都4000点了,居民还是不入市? 为什么a股一直在3200点附近 为什么a股一直都在3000左右
创始人
2025-11-16 10:42:06
0

不少读者问我一个问题:A股都涨到4000点了,但还是没有看到存款搬家,为什么会这样?

去年,管理层提到,要让股市成为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

想要实现这个愿望,前提是:居民得买入A股!

否则就会跟日本股市一样,都涨了5倍以上了,但日本居民并没有因此而受益!反而是被外资薅了羊毛。

关于居民不入市这个问题,可以牵扯出很多重大问题,比如,物价长期低迷,消费复苏很艰难。

我们先从物价切入!

一、中国低物价立下汗马功劳

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很多人抱怨通缩。

不过平心而论,假设物价真涨起来,你觉得中国老百姓有几个会赞成?

网上抱怨的人往往是受益于物价上涨的,比如,城市中产,高净值人群!

因为随着物价上涨,他们手里的资产价格涨幅会更大!

而且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大都是受益于物价上涨的。他们的收入上涨也会高于物价。

然而,中国很大,人很多,如果你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就会走极端,看不清全貌。

站在决策者的角度看,他们首先要保证社会整体的稳定。

在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400元/人。

注意,这还只是人均,实际上,前10%的人群会极大的拉高平均数。

比如,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只有1926元/月。而农村人群内部结构同样分化很大。

有人花60万盖房子,有人10多年了,住的还是当年花10万块盖的房子。有人都买二三十万的汽车了,有人还在骑摩托。


城镇人口中也有不少人的收入是低于3000元的。

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一个月只能花3000元,你准备怎么花?

如果物价大幅上涨,会带来什么结果?

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些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福利往往很低,甚至没有。

他们要不要为未来储蓄?3000元能全部花光吗?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问题,世界不是平的,世界是K型分化的。

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牢记住这一点。

于是,国家也在有意的压制物价,比如,水电气都是通过财政补贴,使得费用比国外低得多。

电费就只有5毛钱一度,而且20多年都没有变化。

不要以为发展中国家的电费就应该便宜。菲律宾的居民用电是0.2美元/度,是我们的3倍。这个还是均价,不同的地区,分化还很大。越穷的人,电价越贵!

更不要以为居民用电应该比商业用电便宜。实际上,工商业用电更多、更集中,向这些用电大户供电,电网建设和管理运营的度电成本更低,电价应该更便宜才对。

比如,菲律宾的商业用电就是0.15美元/度,比居民用电便宜。(欧美国家也同样如此)


在国内,居民用电便宜,完全是财政补贴的结果。

你看李嘉诚跑去英国投资水厂,说明很赚钱嘛。

但国内的水厂得靠财政大量的补贴。

除了水电气外,国内的粮食也是非常便宜,而且菜篮子工程让几乎每个人都能吃到便宜且多样化的蔬菜瓜果和肉。

你去美国、欧洲和日本看看他们的蔬菜和水果有多贵。

正是因为中国的生活成本很低,所以即便收入不足3000元一样能过得比较幸福。

当然,前提是不跟人比,生活不奢侈。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那是因为你只在自己的圈子里转,完全不知道中国的低收入人群占大多数。

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低收入人群,中国制造的产品才具备这么强大的竞争力!

为了保障这些人的最基本生存条件,国家必然要压低生活成本!

随着制造能力的壮大,反过来又使得物价更低!

这是所有想实现追赶的国家的必经之路。

所以,低物价在过去立下了汗马功劳,否则,我们不可能追赶的速度这么快!

而社会的发展一定是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人往往会极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人嘛,都是自私的。

但站在国家的角度上看问题,就肯定不一样!最起码要维持住底层人民的生活。否则会乱!!!

现在网上发声最多的人,其实都是那部分既得利益者。只不过他们很可能因为被房子套住了,所以怨气很重。也希望国家能救楼市,能快速提高物价。

二、居民不是不想买,而是没钱买

如果要让股市上涨惠及老百姓,首先得居民手中有足够多的闲钱。

假设你一个月就3000元可支配收入,你买个毛线的股票和基金啊?

所以,居民入市这事,也仅仅只适用于小部分人,那部分有闲钱的人。

如果你每年都有10万以上的结余,你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保值增值,不需要人提醒!

穷人会不会积极入市呢?

当然也会,如果股市暴涨,他们就会被吸引过来。

每次存款搬家都是在股市暴涨的时候,尤其是最后 一波暴涨的时候。

但这也是最伤人的时候。所以管理层才要压制股市,要走慢牛。

走慢牛的好处首先是,不要伤及低收入人群。

当然,慢牛在开始阶段也很难吸引到低收入人群。

所以,A股的牛市走到现在,其实主要是高净值人群在买入。

我之前说过,很大一部分资金是从楼市搬家过来的。

这部分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私募量化入市的,因为量化机构会把产品包装成固收类产品。

这些在楼市里遍体鳞伤的高净值人群,看到净值曲线一条斜线缓慢上升,正好对他们的口味。

未来,居民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都会通过理财产品,指数基金,保险,年金等方式进入股市。

而社保基金的入市,也是居民间接入市的方式。

因此,国家并不鼓励普通居民直接下场买股票。

所以,要注意了,未来股市极大概率会是指数牛市。

我看到一组数据,说的是今年前八个月81%的散户亏损,人均亏损2.1万,能实现正收益的散户仅占19%,其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不足5%!

这个数据是否真实我不无法考量,但散户自己炒股基本上都是不靠谱的。

三、饭是一口一口吃的

咱们国家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而实现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样的,指望居民存款搬家进股市也不可能很快实现。

而且一定不要是疯牛状态下的存款搬家。

今年4000点和前两次都不同。

前两次就是疯牛,而这次是慢牛,所以直到现在都还没看到存款搬家。

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国家在维持慢牛上的把控能力还是很强的。

居民入市一定是一步一步来的。

首先是把股市先拉起来,带来一定的财富效应。

然后维持住指数慢牛的走势,让财富类产品的净值曲线缓慢爬升。

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降,部分居民就会通过各类财富类产品入市。

随着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提高,逐渐有了闲钱,会有更多的资金入市。

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工作,急不得!

很多人看到现在市场调整就着急。

其实现在调整是好事,否则走一波疯牛,不知道多少人会受伤。

本来嘛,股市的正常回报就是长期年化8%-10%!

降低预期很重要。

以后指数化程度越来越深,想通过股市赚快钱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四、物价很难大涨

管理层一直都在说的是:物价回归到合理水平。

什么叫合理呢?

就是CPI增速在2%左右的温和通胀。

这对于有通缩体质的中国来说,并不容易。

但咱们的通缩和日本当年的通缩有本质上的区别。

日本虽然CPI增速很低,但他们的绝对物价水平是很高的。

也就是说,日本人的生活成本很高。

如果从购买力平价来说,中国的GDP早就超过美国了。


换句话说,我们国家的通缩换来的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当然,你可以感觉很不好,毕竟感觉这个东西本来就可以很主观。

还有不少人说希望回到过去,甚至羡慕古代的桃源生活。

哈哈,把我都听笑了。

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如果回到古代,你极大概率就是一个每天累死累活的农民,吃了上顿愁下顿。

哪来的桃源生活?

有些人还一个劲的鼓吹吃素好。

古代的人民就是天天吃素,也就过年过节的时候能沾点荤腥,你看他们身体好吗?他们大都活不过30岁!

不是吃素好,而是现在的物质太丰富,太便宜了。大家都营养过剩了!所以需要花钱减肥!

这样放在古代,人家都会感到很诧异,减肥居然还要花钱?人家是增肥需要花钱!

说回物价,我们把CPI干到2%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我们还处在升级的关键期。

而中国的崛起会让很多发达国家不满,都想要围追堵截我们。

为了突破这些国家设置的障碍,物价稳定十分关键。

管理层害怕的是,万一物价被拉起来后,刹不住脚怎么办?

很多事都是服务于大国崛起的,包括现在股市的慢牛。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来我的同名公号:睿知睿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200亿国企换帅,去年人均... 【高管动态】55的黄伟卸任农产品(000061)董事长,由57岁总裁张磊接任,公司新总裁待定。掌舵4...
周五尾盘下跌后,A股明天怎么走... 刚过去的交易周(11月10日至14日),A股市场既有惊喜,也有惊吓。 好消息是,前4天震荡上行,沪指...
28年风雨初歇 西芒杜重构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当中国的“双11”已然演变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盛会之时,2025年11月11...
为什么A股都4000点了,居民... 不少读者问我一个问题:A股都涨到4000点了,但还是没有看到存款搬家,为什么会这样?去年,管理层提到...
协鑫的虚拟电厂,干了件惊天动力... 很多人都知道协鑫能科起家于传统热电厂业务,但这家公司干虚拟电厂,已经干了十年。11月12日,由中国电...
本周外盘看点丨美国联邦政府重启... 上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美国联邦政府结束停摆,估值担忧卷土重来。市场方面,美股冲高回落,道指周涨0.3...
如何读懂海博思创? 如何读懂海... 引言:光与储,为何冰火两重天?种种迹象显示出,光伏制造企业的财务压力已经越来越大。甚至有的头部企业,...
跨境ETF溢价频现:交易活跃度... 近期,多只跨境ETF在二级市场出现阶段性溢价,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指出,跨境ETF的跨时段估值机制...
AI驱动掀起存储芯片“超级周期... 财联社11月16日讯(编辑 笠晨)“一天几个价”、 “暴涨快过黄金”,一场由AI引爆的存储芯片涨价风...
3月2日新闻联播速览21条 3月2日消息,今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1.《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2.【总书记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