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惠股份”)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向咸阳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并获受理,要求来新胜支付剩余业绩补偿款2.66亿元。康惠股份表示,鉴于案件尚未开庭审理,仲裁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暂无法判断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收购带来“一地鸡毛”
此事源于五年前的一次收购。2020年9月,康惠股份以3264万元收购来新胜所持山东友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山东友帮”)51%的股权,来新胜承诺山东友帮2021年-2023年实现的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值为准)分别不低于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在康惠股份2023年度审计报告出具后,若山东友帮2021年至2023年累计实际净利润数低于承诺净利润数(即3500万元),则由来新胜一次性对康惠股份进行现金补偿。
2024年6月7日,康惠股份和来新胜签订《关于山东友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确认业绩承诺款金额,经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山东友帮2021年-2023年累计亏损7263.77万元(扣非后),与承诺差额1.08亿元,按约定被申请人应补偿申请人现金业绩补偿款2.69亿元。2024年6月,来新胜将其所持山东友帮49%的股权转让给弘福医药有限公司(简称“弘福医药”),转让价款为1427万元,其中,约定830万元由弘福医药直接支付给康惠股份,用于偿还来新胜部分业绩补偿款。
康惠制药于2024年6月7日、2024年8月28日共收到弘福医药代来新胜支付的业绩补偿款280万元,截至目前,来新胜仍欠付业绩补偿款2.66亿元。
在康惠股份收购之时,山东友帮正处于停产在建、业绩亏损状态。康惠股份2020年9月发布的收购公告显示,山东友帮是一家集高纯度原料药及高端医药中间体技术开发、生产、销售、技术转让、外包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由于政府高铁项目规划导致山东友帮所在地需要重新搬迁,山东友帮自2018年起停止生产经营。同年,山东友帮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陕西友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陕西友帮”)。山东友帮将其所有核心产品、技术、人员及经营全部转入陕西友帮,山东友帮在政府完成拆迁补偿后,将成为持股平台,借助当地化学原料药技术和科技资源,开展部分研发业务。
彼时,康惠股份投资山东友帮,主要看中其良好的研发能力及医药中间体专有技术。康惠股份认为,随着陕西友帮生产车间的逐步建成投产,将为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不过,陕西友帮并未带来预期的收益,且自2020年10月并表以来,持续亏损。2024年7月,山东友帮将其持有的陕西友帮51%的股权以0元的价格转让给康惠股份,陕西友帮由二级子公司变更为康惠股份的一级子公司。
今年9月,康惠股份宣布陕西友帮停产。康惠股份表示,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毛利持续下降,陕西友帮拟调整其他产品,更换多个产品试生产,但因产品工艺、设备更新、技术不成熟等原因,调整的产品生产均不顺利,导致陕西友帮持续亏损。为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维护股东利益,陕西友帮决定于近日起对1号、2号、3号车间全面停产,未来将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是否恢复生产。
10月30日,康惠股份披露,陕西友帮拟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申请启动预重整程序。康惠股份表示,此举旨在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陕西友帮资产负债结构,避免公司进一步恶化,帮助陕西友帮尽快恢复盈利能力、提高持续经营能力,控制公司潜在的投资损失。
截至2025年9月30日,康惠股份对陕西友帮应收款项2.53亿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21亿元,净额1.32亿元;公司对陕西友帮的长期股权投资235.62万元,净额0万元,已对陕西友帮的长期股权投资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此外,公司为陕西友帮的6459.73万元贷款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对此,康惠股份提示,目前尚无法准确预计债权的可回收金额,公司对陕西友帮的债权预计无法全部收回,预计会对公司当期收益产生一定影响。
已连续多年亏损
康惠股份主要业务覆盖医药制造及医药流通领域,业务涵盖中成药、中药饮片、化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生物制品、血液制品、药品及中药材的批发配送等,其中,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业务板块。
康惠股份于2017年4月21日在深交所上市。今年9月,康惠股份控制权发生变更,公司控股股东由陕西康惠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康惠控股”)变更为嘉兴悦合智创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悦合智创”),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李红明、王雪芳夫妇。
易主后不久,康惠股份宣布,公司证券简称由“康惠制药”变更为“康惠股份”。对于变更原因,康惠股份表示,根据公司长期发展规划,新证券简称简洁清晰,在保留“康惠”这一核心品牌标识的同时,新增“股份”二字有助于市场更直观理解公司发展定位,有助于投资者准确把握公司核心价值与发展方向。
业绩方面,康惠股份已经连续多年亏损,2022年-2024年,康惠制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6.73亿元、5.62亿元;同期,对应亏损金额分别为6306万元、2616万元、8963万元。
2025年前三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下降12.0%;归母净利润-1.33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3829万元。营收下滑主要为子公司业务规模下降,亏损扩大主要系期末计提应收控股子公司陕西友帮款项坏账准备所致。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