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类处于深度调整期,中间的流通企业也在承压。
近日,酒水流通平台酒便利发布公告,该公司控股股东所持有的38312119股将进行公开拍卖,拍卖股本占该公司总股本的51%。若司法拍卖成功且完成股份变更,公司实控人将发生变化。
作为酒类流通头部企业之一,酒便利在最近一年,实控人被立案调查,公司董事长被捕等,这一系列状况对该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今年上半年酒便利营收大降,亏损面正持续扩大。
据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了解,酒便利即使解决自身控制权问题后,酒水流通领域的深度调整问题也是另外一个要过的难关,在这种市场状况下,遭遇存货减值、动销困难的流通企业也在设法“自救”。
51%股权将分三部分摆“上架”,谁入主存在变数
相关拍卖信息显示,11月7日,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将于2025年12月8日10时至2025年12月9日10时止,在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对河南侨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河南侨华”)持有的酒便利的无限售流通股股票(合计3831.21万股)进行公开拍卖活动。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河南侨华为酒便利的控股股东,上述法拍股份占其所持酒便利股份的96.26%,占酒便利总股本的51%。
酒便利在公告中提到,股份被拍卖原因为公司控股股东河南侨华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若本次司法拍卖完成股份变更过户手续,将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河南侨华持有酒便利的股份占比将降至1.98%。
虽然本次股权拍卖将改变酒便利的实际控制人,但最终由谁取得控股仍是未知数。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本次拍卖股份共被拆分为三笔,将在12月分别以3922.92万元、2393.51万元以及397.53万元的起拍价进行拍卖,市场总价为9591.37万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酒便利二股东杭州跃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0%,个人股东仝伟、河南旭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河南朴年商贸有限公司持股5.57%。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资背景的河南省国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酒便利4.86%的股权。业界判断,上述法拍股份很有可能会被不同人“拍”下,就理想状况而言,酒便利控股股东应有国资背景。
酒类行业分析师肖竹青认为,若酒便利控股股东变更为国资+大型商贸集团组合,可一次性恢复银行授信,同时可安抚酒厂供货商等,更重要的是,未来控股股东得具备现金修复能力、茅台以及高端酒配额获取能力、数字化与精细化运营能力。
控股股东状况频出影响业绩,业界称“商业模式没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酒便利系国内头部酒商之一,其规模一度高达17.45亿元(2023年)。但从2024年开始,该公司业绩由升转降,今年上半年,酒便利营收5.98亿元,同比下滑37.1%;净利润亏损6311万元,同比下滑725.8%。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酒便利的偿债能力也要“打问号”:今年上半年,酒便利的货币资金只有1405.16万元,非受限货币资金为970.76万元。但是该公司短期借款为2002.19万元,负债总计为3.3亿元,负债率接近74%。
不过,相比其他酒类流通企业是受行业深度调整影响,酒便利出现的状况更多与控股股东河南侨华有关。
2021年11月,余增云实控的河南侨华开始参股酒便利,并且通过1年多时间获得酒便利实际控制权,但是在入主公司后,余增云并未获得董事会的一致支持,其中在酒便利第三届董事会的16次决议中,共出现了5次反对票,反对理由主要涉及“管理费用过高”“预算不合理”“对公司利润质疑”“对公司董事会、高管管理及经营能力质疑”等。
随后去年9月,酒便利已出现“变盘”的苗头。当时酒便利发布公告,表示控股股东河南侨华无法与公司实际控制人余增云取得联系。随后当月月底,余增云实控的河南侨华持有的酒便利股份被冻结,同年11月,余增云因涉嫌集资诈骗被立案调查,但他至今仍处于“失联”状态。
另外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酒便利原董事长刘鹏因涉嫌犯罪被正式批捕,除了酒便利之外,他曾在余增云旗下企业担任多个要职。
对比控股股东的“动荡”,酒便利的模式却被业内看作优质资产。资料显示,酒便利拥有300多家门店、600多万会员,并拥有20分钟起的配送体系,业务覆盖河南、北京、陕西、浙江等十余个城市。在行业人士眼中,这是一套酒水流通行业内稀缺的前置仓网络资源,“法拍价格是远低于实际价值,若此次法拍成功,对于酒便利而言是‘甩包袱’轻装上阵”。
酒类陷入深度调整周期,流通企业如何“自救”?
当然,即使酒便利能顺利更换控股股东渡过难关,但酒类行业整体状况将是该公司面对的一个“坎”。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今年以来,酒类流通的头部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困境。
今年前三季度,华致酒行营收51.64亿元,同比出现下滑,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而1919此前曾被曝光拖欠加盟商相关款项,并以专供产品抵扣部分费用,但该公司发布声明,表示至今累计应收未收赊销货款1.2亿元,应收未收采购款约5.7亿元,另外从7月份起,已经关闭200多家加盟店。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酒类连锁企业在今年出现窘况,主要原因系酒类行业处于深度调整中,市场需求下降,酒类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导致部分酒类产品毛利有所下降,其中在酒水终端动销受阻的情况下,流通端的存货因价格倒挂出现减值。例如华致酒行在今年前三季度,存货减值就达到3.28亿元,这也导致该公司在财务上出现亏损。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今年上半年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已达900天,同比增加10%,库存同比上升25%。中国酒业流通协会披露的《中国酒类市场景气指数》则指出,包括连锁酒商在内的综合零售终端指数为49.06,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其中白酒、葡萄酒的销售受到较大冲击。
同时,申万宏源的研报认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白酒整体需求同比下降20%至30%,库存环比增加10%至20%,批发价格全面下行。业界认为,在终端需求弱、头部酒企加大直营模式以及线上平台大力促销等情况下,酒水流通领域出现深度调整也是“正常现象”。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也注意到,酒类流通领域正在开展“自救”,例如华致酒行增加即时零售的布局,1919则是与即时零售平台展开深度合作,同时在自家门店开展“酒+”新模式,增加客户的留店时长与消费额等,另外,股权正在被拍卖的酒便利,也得到河南当地银行的贷款支持。
当然,这一系列“自救”手段是否见效,目前仍有待观察。但南都湾财社记者也注意到,包括华致酒行、1919等接入即时零售后,就传出“销量大增”的利好信息。
对酒类流通行业如何渡过难关,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酒类流通品牌首先是供应链优化与品牌化,即开发自有品牌或定制产品提升毛利,减少对名酒依赖。同时,建议零售商与酒企共建数字化系统,从“中间商”转型为服务解决方案提供者,增强产业链话语权等。
从部分行业数据反馈来看,今年“双11”大促拉动了酒水的终端促销,有酒水流通企业也加入了向平台供货的行列。在今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时间的情况下,酒水流通企业如何实现资金回笼?另外,酒便利又将由谁入主?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上一篇:2.79亿资金抢筹航天发展,机构狂买时空科技丨龙虎榜 抢筹20亿元的科技股 4.39亿资金抢筹华力创通
下一篇:特色产业绘就百姓增收“实景图”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发展特色产业绘就村美民富新画卷 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