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悦康药业这家曾因研发出首款国产ED原研药——枸橼酸爱地那非片(商品名:爱力士)而声名鹊起的“国民药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最新财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7.59亿元,同比下滑41.20%,市盈率已跌至-39.93倍。
从打破外资垄断到陷入业绩困局,首款国产ED药的光环为何难以延续?

01、首款国产ED药问世,悦康药业打破20年垄断
悦康药业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专注于化学制药的A股上市企业。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原研能力的药企之一,悦康在片剂、冻干粉等多个领域深耕多年,凭借稳定的研发体系和产品管线,一度被视为“国民药企”的代表。
在枸橼酸爱地那非片问世之前,ED药物的原研权长期由海外药企掌控。美企辉瑞的西地那非与美企礼来的他达拉非等进口药物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几乎无自主研发成果可选。
2021年12月27日,悦康药业的1.1类新药爱力士正式获批,打破了外资长达20年的技术垄断。据悉,该药在体验感、负效果控制等方面明显优于进口ED药,临床显示,60mg即可达到理想效果。
作为国内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D原研药,爱力士上市后迅速走俏。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其销售额突破5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近50%,稳居国内ED药物市场前三。凭借这一爆款,悦康药业一度迎来品牌与业绩的双重高光。
看似风光,但隐忧渐显。根据悦康药业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3.05%。尽管未单独披露爱力士的市场数据,但业内普遍认为,其增长动能已明显放缓。

02、ED药高开低走,难续爆品神话?
爱力士的“失败”,还要追溯到2024年12月。当时,悦康药业旗下悦康通(银杏叶提取物)因“一药两价”引发舆论。
该药在不同渠道的底价为8.5元/支,开票价却高达25.28元/支,医生提成占据价差的两成以上。这种按高价开票,再将差额返还给经销商的操作模式,被质疑赚差价。
尽管悦康方面否认存在不当行为,但随后却将挂网价统一下调至11.2元,令外界质疑其“此地无银三百两”。此后,悦康药业的市场信任度急剧下滑,直接拖累财务表现: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同比下降41.20%。
作为公司重点打造的原研药,爱力士也未能幸免。曾被视为打破外资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的里程碑式成果,如今在悦康年报中却未能跻身前五大主营产品之列,产销数据亦未披露。

ED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蓝海正迅速转为红海,爱力士的增长天花板似乎已愈发明显。

03、追逐热点,爆款昙花一现
深入调查发现,悦康的研发策略长期聚焦于“见效快、易变现”,这种路径在初期确实带来了可观的营收与关注度,如爱力士以“国产替代”之名迅速出圈,一度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明星产品。
然而,爆款思维的代价也逐渐显现:生命周期短、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后劲不足。一旦市场风向转变或竞品涌现,便难以支撑长期增长。
在医药行业向“高质量”转型的当下,悦康若仍停留在“快打快收”的逻辑中,恐将错失下一轮创新周期的主导权。爆款可以带来一时的高光,但唯有深耕、耐心与技术积累,才能穿越周期、构筑真正的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