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创业8年,打造工业无人机“领头羊”,“精神图腾”是孙悟空 北大博士大疆 北大博士创业项目
创始人
2025-11-14 15:41:31
0



在陈方平看来,孙悟空代表着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斗战胜佛精神,这也是创业需要的核心精神。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孔月昕

编辑|马吉英

头图摄影|邓攀

在云圣智能北京中关村的办公室门口,摆放了一个齐天大圣的铜雕塑,身披红袍金甲,手握金箍棒,立于云纹山石之上,姿态威风。

作为公司创始人,陈方平从小痴迷《西游记》。据他回忆,儿时暑假,电视里放多少遍《西游记》,他就看多少遍。公司名字“云圣”,正取自“筋斗云”与“齐天大圣”。在他看来,孙悟空代表着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斗战胜佛精神,这也是创业需要的核心精神。

这种坚持和拼搏精神在陈方平身上也有所体现:作为创业者,他称自己过着近乎“007”的生活,去年飞行超过200次,“几乎每天都在天上”。

云圣智能是一家聚焦工业无人机及全自动机场系统研发的创业公司。东方富海是云圣智能A轮和B轮投资方,东方富海合伙人王鑫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走进陈方平天津办公室时的情景——墙上挂着埃隆·马斯克、史蒂夫·乔布斯和钱学森三个人的照片。在王鑫看来,这反映了陈方平既追求严谨的学术,又注重创新产品和商业化感知。


云圣智能创始人陈方平 摄影:邓攀

围绕实现无人机真正“无人化”运营的目标,云圣智能逐步构建起“工业无人机+全自动机场+四维智慧全息操作系统”的完整技术闭环,形成全自研产品体系。目前,云圣智能的产品已应用于电力、新能源、消防应急、城市治理、林业及智慧文旅六大行业,覆盖全国超过20个省份。

随着城市治理等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大疆等企业也在逐步进入相关赛道,市场竞争正日趋激烈。

面对这一局面,陈方平认为,只有通过构建强大的组织体系,将创新效率、营销能力以及执行力沉淀为企业的内在支撑,才能形成长效壁垒。此外,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能否持续迭代产品、保持创新节奏,并且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只有做到这一点,企业才能真正活得下去、走得长远,并持续引领市场和时代。”陈方平说。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与大多数创业者不同,陈方平创业时还没有结束学业。2016年,陈方平在读研期间,云圣智能的天使投资人(也是他的北大师兄)对他的研发方向及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提出了投资意向。当时陈方平学业繁重,对创业融资也缺乏具体概念,因此并未立即接受邀请。

陈方平的专业方向是计算机视觉与多元传感器融合,实验室中其他同学大多专注于算法(软件)研究,而陈方平坚持走软硬件结合的路线。“这个方向更具挑战,也更困难。”他说。

投资人认为,陈方平不仅具备技术与产品能力,当时也处于一个难得的市场窗口期,此时不创业,将来可能错失良机。为了说服他,投资人在北京大学的美好时光咖啡屋与他持续沟通了近一年。

另一方面,陈方平的研究属于实验室中的开拓性工作,作为唯一从事软硬件结合方向的学生,所有研究相关事务都要他自己一个人负责。

陈方平回忆,每次做测试只有他一个人来回搬运无人机,穿梭于实验室与北大体育场之间。后来,实验室的一位高级工程师看不过去,就主动帮忙搬运设备并协助他测试,这也让陈方平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加之实验室申请资金流程复杂,种种现实困难最终让陈方平开始认真思考投资人的建议。

当时投资人向他说明,一旦接受投资,他将能自主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向,无论是投入研发技术还是优化生产供应链,这可以极大加速产品的开发与迭代,更快将产品推向市场。“听到这里,我就心动了。”陈方平说。

因此,在亲人朋友及老师都不太赞同的情况下,陈方平还是决定创业,在2017年创立了云圣智能。

创业初期,陈方平也曾羡慕那些顶着海归博士光环或出身大厂的创业者,因为他们在融资时可能估值更高、资金也更充裕,但他觉得时间能拉平这个差距:“如果我先花五年去镀个金,再出来创业,或许也能像他们一样带着光环融到更多的资金。但既然我现在就决定要做这件事,那么持续努力五年,难道就不能超越这一切吗?”

2017年,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但多数仍依赖专业飞手手动操控。在陈方平看来,这一行业远未实现真正的“无人化”。


来源:受访者

2018年,为了开拓电力系统这一大客户,确定无人机在该领域是否为真需求,陈方平跑到浙江,跟当地的电力巡检工作人员去实地考察具体需求。他发现,高压输电线路常跨越山区,电塔之间直线距离虽然只有几百米,但巡检人员需翻山越岭,耗时半天才能完成一基电塔的巡检,每天最多巡查三至五基。

“我发现这是一个刚需痛点,哪怕是用当时的无人机也是无法解决的。”陈方平表示。如何提供一种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可以让巡检人员足不出户,在指挥中心远程操控?他的答案是,这需要无人机应能自主起飞、巡线、识别缺陷,并能借助全自动机场自动更换电池和传感器,实现全程自动化作业。

在当时的行业头部公司看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当时憋着一股劲,你说不可能,我就把它做成可能。”陈方平说。

“让问题早点被提出”

“创业是一场all in、没有退路的征程。你得放下所有光环,低姿态地去理解客户的痛点和需求,跟他们真诚沟通。否则,凭什么单子给你?”在采访过程中,陈方平反复强调,“商业的本质”是做出满足客户痛点需求的产品。

作为低空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云圣智能提供的是一套基于软硬协同的解决方案。因此陈方平表示,在研发过程中,不仅需关注软件与人的交互,也要考虑硬件如何与人、与客户对接,以及客户最终怎样使用。“很多创业失败,就是因为太以技术为中心,‘我有什么技术,我就做什么产品,客户自然该买单’。”陈方平说。

云圣智能团队的做法是,先明确客户是谁,从客户的痛点和需求出发,倒推客户需要的解决方案、产品或技术;再看这些技术、产品和体系是否匹配云圣智能的核心竞争力和壁垒。“关键不在于‘我有什么技术,我想怎么做’,而在于技术与市场之间的双向驱动、双向奔赴,这才是成功的核心。”陈方平说。

王鑫表示,东方富海通常更倾向于投资具有5~10年相关产业经验的大厂背景创业者,而陈方平属于在校创业类型,这在该机构的投资版图中相对少见。

但陈方平身上有两点核心素质打动了投资团队:第一是他的技术积累扎实,比如在一次跟陈方平见面时,王鑫发现陈方平会亲自绘制产品设计草图,这也让她进一步相信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第二,陈方平不仅懂技术,还能亲身参与销售与市场开拓。例如公司一开始的大客户主要来自电力系统,但这样的toB客户往往难以攻克,陈方平当时亲自去谈客户、攻项目,最终拿下了订单。


来源:受访者

以客户为导向不仅体现在云圣智能的销售端,还贯穿于产品生产全过程。陈方平表示,从产品定义阶段起,团队就会并行考量可生产性、可制造性、可供应性、客户需求匹配度及研发可行性,并提前布局可能面临的技术挑战。

为此,云圣智能建立了一套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体系,旨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高效协同。

这套体系并非一蹴而就。创业初期,团队曾多次“踩坑”。陈方平回忆,早期研发人员完成设计后直接交给生产部门,得到的反馈经常是“造不出来”。研发反问:“为什么不早说?”最糟糕的一次是,技术人员研发了半年,从实验室转到生产端时,发现因为供应链提供不出合适的材料,最终产品造不出来。这些经历促使团队不断反思,推动建立“让问题早点被提出”的流程机制。

目前,云圣智能建立了一套机制,在产品定义之初,生产、研发等职能部门便可共同参与——研发提出结构方案后,生产立即评估可制造性;生产提出的需求,也被视为与客户需求同等重要的“内部需求”。

陈方平认为,每个部门的存在意义都应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坚决打破“部门墙”。一旦有人说“这不是我部门的活”,陈方平会严厉批评,甚至直接开除。

陈方平透露,过去开发一款产品,如果不做团队协同,可能两年都开发不出来;而在部门协同后,同样人数两个月内就开发出八款产品。

在持续进化产品的同时,企业也经历过严峻考验。据王鑫回忆,疫情时期堪称云圣智能的“至暗时刻”。当时,投资方主要担忧两点:一是公司能否在电力领域快速推广新产品;二是如何应对行业巨头可能进入赛道的竞争压力。

之后,云圣团队将最初体积庞大的设备,逐步升级为“宝莲灯”等新一代产品,并陆续推出2~3代机型,形成了覆盖不同场景环境和价格区间的产品矩阵,以增强应对竞争对手的能力。

从2023年至今,公司进入市场全面拓展阶段。尤其是进入2024年以来,随着低空经济日益受到重视,云圣智能凭借系列化产品,从电力巡检延伸至城市综合治理、智慧林业、智慧文旅等多个领域。在王鑫看来,云圣智能已经进入企业发展的“快车道”。

自我造血的重要性

公司成立初期,为了节省开支,陈方平在中关村租下一套民居Loft作为办公场地,并将其称为“车库阶段”。不少面试者走到门口,发现办公环境类似居家住宅,扭头便走,甚至有人直接放弃面试,质疑“什么公司会在居民楼里办公?”

面对类似情况,陈方平坚持两个方向:一方面,必须找到认同梦想、愿意共同奋斗的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客户,实现自我造血。由于软件开发进展相对较快,2017年起,他开始拓展城市治理领域的客户,通过软件和系统服务获得收入。在他看来,靠软件挣到第一桶金后,才有能力快速迭代硬件。


来源:受访者

当时来看,软件和算法是现成的、可快速变现的产品,卖出去后就能让公司的现金流运转起来,不仅能帮助公司快速获得收益,也更容易吸引投资人进入。

云圣智能的募资风格也堪称务实。陈方平强调,募资一定要选在公司发展势头良好的阶段进行。“在公司状况不佳时去融资,往往很难成功;而在蒸蒸日上之时出手,才能快速达成目标。”陈方平说。

从过往融资节奏看,云圣智能平均每年都能完成一到两轮融资。在疫情期间,云圣智能进行B+轮融资时,由于无法线下见面,陈方平通过两三次线上视频会议,就敲定了该轮融资。今年5月,云圣智能宣布完成5亿元D轮融资,估值达到数十亿元。

不过在陈方平看来,融资固然重要,业绩增长才是王道。只有持续创新迭代、满足客户需求、创造价值的公司,才能融到钱。

有时融到资并不等于胜利,甚至可能暗藏危机。“千万不要以融资为荣。拿到钱不是终点,而是一份责任。投资人愿意真金白银支持你,你就必须肩负起使命,为他们创造回报。只有把产品做好、销售做实、公司做稳,才能构建起良性循环。”陈方平强调。

据陈方平透露,过往公司业绩实现翻倍增长的概率非常高,有些年份甚至出现3倍、5倍的增长。与此同时,客户规模和数量也在逐年稳步提升。

陈方平强调,企业不能依赖单一客户,否则将带来较大风险。目前,云圣智能已经建立起一个数量充足、类型多元、单笔订单金额合理的客户结构,并逐步将应用场景从电力行业拓展至新能源、消防应急、城市治理、林业、智慧文旅等领域。

创业8年来,陈方平对创业的观点也在不断变化。早期他觉得创业三五年,公司发展到50人规模,就是成功了。但后来他认为,创业不是“一夜暴富”,而是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就像孙悟空西天取经,得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不断打怪升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哈基米第一股?被豆浆带火,九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近日,一款名为“哈基米南北绿豆豆浆”的植物饮料在消费市场掀起热潮,并将九...
中国铀业IPO启动公开招股:筑...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文/孙华秋11月13日,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
流感高峰+医保严管双催化!SP... 11月14日,A股SPD概念拉升,成分股开开实业(600272.SH)10CM涨停,合富中国(603...
华福证券被警示,事关江平生物定...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厦门证监局网站14日发布《关于对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
这届AI味最浓的双11,阿里妈... 第17个双11正式迎来收官,尽管舆论场的反响好坏参半,但商家的真实增长成绩让我们看到AI的全面落地应...
沪指收跌0.97%,失守40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4日,A股三大股指尾盘跳水、集体收跌,其中沪指跌近1%失守4000点。截至...
阿里、腾讯、百度、京东,集体下... 11月14日,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85%,本周累计上涨1.26%;恒生科技指数跌2.82%,本周累计...
未成年人一年赚6万!小天才灰色...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24万赞账号售价80元、50万赞账号售价500元...
伟能集团拟进行境外债务重组,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4日,伟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若干贷款银行就本集团本金余额总额约20....
V观财报|海峡股份副董事长张婷... 【V观财报|海峡股份副董事长张婷、董事会秘书蔡泞检辞职】海峡股份公告,公司董事会于11月14日收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