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圣医疗:两类合计创收超七成的产品单价连续下滑 第三方医疗器械销售企业或现同名人员 海圣医疗器械2023 海圣医疗产品
创始人
2025-11-10 23:02:44
0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池恩/作者 易溪 南江 映蔚/风控

2025年10月30日,黄海生、吴晓晔、黄燕、黄彩丽、王增华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协议生效后,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圣医疗”)实际控制人黄海生、吴晓晔及其一致行动人黄燕、黄彩丽、王增华,合计控制海圣医疗73.67%的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前,实控人黄海生、实控人吴晓晔控制的合伙企业,合计控制海圣医疗54.92%的股份。

此番上市,海圣医疗业绩在2024年下滑,到2025年上半年增速回正,且两类合计贡献超七成收入的产品单价连续下滑。此外,至少在2010年3月至2024年6月,海圣医疗专利发明人包括裴春林,而一家医疗器械销售企业的企业负责人与裴春林“同名”,且该企业曾中标产品与海圣医疗或存重叠。不仅如此,该医疗器械销售企业还曾与海圣医疗的客户同场竞标。

一、部分产品被列入集采遭“两连问”,两类合计贡献超七成收入的产品单价连续下滑

业绩无小事。2024年,海圣医疗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到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速回正。2023-2024年,海圣医疗合计创收超七成的两类系列产品的销售单价,连续两年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海圣医疗部分产品被列入集采范围遭遇两轮问询。海圣医疗表示,大范围实施低值医用耗材集采的可能性较低。

1.1 海圣医疗主要产生销售低值医疗器械,2024年营收净利均现“负增长”2025年上半年增速回正

据海圣医疗签署于2025年10月31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签署于2025年10月31日招股书”),海圣医疗主营业务为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麻醉科、ICU病房、急诊科等科室的终端临床需求,主要产品包括一次性使用压力传感器、一次性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一次性使用体温传感器、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加强型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一次性使用麻醉呼吸管路、一次性使用呼吸过滤器、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等。

在招股书中,海圣医疗表示,其产品主要涉及低值医疗器械。

2022-2024年,海圣医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8亿元、3.06亿元、3.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11.04万元、7,803.67万元、7,091.75万元。

2023-2024年,海圣医疗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25%、-0.7%;同期,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31%、-9.12%。

据2025年半年报,海圣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22.56%;实现净利润3,549.41万元,同比增长27.11%。

据2025年1-9月审阅报告,2025年1-9月,海圣医疗的营业收入为2.48亿元,净利润为0.59亿元。


不难发现,2024年,海圣医疗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出现下滑的情形。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海圣医疗的业绩呈正增长。

1.2 气道与呼吸管理系列和生命信息检测系列贡献收入占比超七成,近两年的销售单价均下滑

据签署于2025年10月31日的招股书,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海圣医疗的毛利率分别为52.82%、53.15%、52.09%、51.59%。

按产品类别来看,海圣医疗的主要产品分为气道与呼吸管理系列、椎管及神经阻滞产品系列、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剂系列、镇痛系列、生命信息检测系列、动静脉通路系列、电外科系列、氧疗系列等产品。

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气道与呼吸管理系列的销售收入分别为0.97亿元、1.12亿元、1.25亿元、0.6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36.48%、36.74%、41.09%、40.42%。同期,生命信息检测系列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4亿元、1.19亿元、1.11亿元、0.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8%、39.03%、36.59%、38.85%。

经测算,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上述两个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各期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28%、75.76%、77.68%、79.27%

值得一提的是,2023-2024年,除了椎管及神经阻滞产品系列、麻醉机用二氧化碳吸收剂系列、电外科系列以外,海圣医疗剩余5个系列的产品连续两年出现销售单价下滑的情形。

其中,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海圣医疗气道与呼吸管理系列的销售平均单价分别为12.78元、12.73元、11.12元、11.03元;2023-2024年,该产品销售单价变动率分别为-0.39%、-12.67%、-0.8%

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海圣医疗生命信息检测系列的销售平均单价分别为37.06元、34.58元、31.65元、29.64元;2023-2024年,该产品销售单价变动率分别为-6.69%、-8.46%、-6.35%

对此,海圣医疗表示,报告期内,受到产品销售结构变动、产品规格变化、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和终端价格变动以及国际汇率变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海圣医疗主要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存在一定幅度波动。

1.3 部分产品被纳入集采遭“两连问”,称大范围实施低值医用耗材集采的可能性低

据海圣医疗签署于2025年10月10日的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以下简称“首轮问询回复”),国家近年来颁布的集中带量采购指导意见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

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海圣医疗产品涉及集中带量采购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030.03万元、3,488.26万元、4,688.72万元、2,519.1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34%、11.43%、15.45%、16.2%。

对此,监管层对集采对于海圣医疗的影响发出两连问。

据首轮问询回复,北交所要求海圣医疗说明其在执行“两票制”、带量采购等行业政策地区的业务开展情况,分析对业绩的影响。

据海圣医疗签署于2025年10月10日的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二轮问询函的回复(以下简称“二轮问询回复”),海圣医疗部分产品已纳入省级、地市级集中带量采购范畴。北交所要求海圣医疗说明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

对此,海圣医疗表示,实施集中带量采购的医用耗材中,涉及海圣医疗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对应的收入规模及占比较小。同时,相关麻醉监护等低值医用耗材整体单价相对较低,对医保控费等的影响较小,预计短期内相关政策大范围实施的可能性较低,对海圣医疗的影响较为有限。

1.4近三年一期,海圣医疗存未参加或未中标集采情形

据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于2024年11月1日发布的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医用耗材公立医疗机构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牵头江西省全省各设区市公立医疗机构(含驻赣军队医疗机构)和自愿参加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盟联合开展麻醉管路、麻醉面罩、一次性使用硬膜外和腰椎联合麻醉穿刺包3个品种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该次带量采购周期为24个月。

据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的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医用耗材公立医疗机构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麻醉管路、麻醉面罩、一次性使用硬膜外和腰椎联合麻醉穿刺包产品招标上,海圣医疗均系中标供应商之一。

此外,据二轮问询回复,报告期内,海圣医疗存在未参与或未中标的集中带量采购项目,涉及的主要产品以特定规格型号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为主,同时涉及特定规格型号的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一次性使用呼吸过滤器套件、一次性使用喉镜片以及一次性使用加强型气管插管。

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前述涉及的未参与或未中标的集中带量采购项目的产品在各期的收入金额合计分别为525.7万元、499.3万元、402.07万元、106.7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97%、1.64%、1.32%、0.69%。

对此,海圣医疗表示前述未中标或未参与项目的总体销售规模较小,不涉及对海圣医疗在当地市场存量市场开拓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况。此外,前述集采项目的采购周期原则上为12-24个月,采购周期完成后,海圣医疗可再次参与投标。

可见,北交所要求海圣医疗说明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海圣医疗表示,对于麻醉监护等低值医用耗材,预计短期内相关政策大范围实施的可能性较低。然而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江西省对于麻醉管路、麻醉面罩、一次性使用硬膜外和腰椎联合麻醉穿刺包等产品开展集采,海圣医疗中标。此外,报告期内,海圣医疗存在未参与或未中标的集采项目,涉及主要产品主要为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

另一方面,作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24年,海圣医疗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到了2025年上半年增速回正。2024年,海圣医疗的毛利率同比下降。而报告期内,气道与呼吸管理系列、生命信息检测系列合计贡献收入占比超七成,而2023-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该两类产品的销售单价均下滑。

二、1家医疗器械销售企业的负责人与海圣医疗专利发明人同名,该企业曾中标产品与海圣医疗或存重叠

瓜田不纳履。海圣医疗以经销模式为主,超八成营收由经销贡献,其经销商客户数量众多,报告期内均超九百家。研究发现,至少在2010年3月至2024年6月,海圣医疗专利发明人包含裴春林。而裴春林与一家医疗器械销售企业的企业负责人“同名”。2015年,该企业曾与海圣医疗彼时控股的企业共用联系电话。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曾中标的产品,与海圣医疗的产品或存重叠。

2.1 经销模式贡献超八成收入且经销商数量众多,海圣医疗披露了4家前员工设立经销商

据签署于2025年10月31日招股书以及首轮问询回复,海圣医疗以经销模式为主、直销模式为辅开展销售活动。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海圣医疗经销模式产生的收入分别为2.42亿元、2.73亿元、2.58亿元、1.2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0.43%、89.57%、85.06%、83.16%

且海圣医疗的经销商数量众多,地区分布广泛。2022-2024年及2025年1-6月,海圣医疗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919家、943家、1,001家、915家

同期,海圣医疗对其销售收入规模在200万元以上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16家、23家、22家、7家,对前述经销商的销售金额占经销模式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31%、40.56%、39.03%、26.89%。

不难发现,海圣医疗以经销为主,而且下游经销商客户数量超九百家,其中,在200万元以上的经销商数量不超过25家,但贡献超三成经销收入。

据首轮问询回复以及出具日为2024年7月29日的挂牌问询回复,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海圣医疗存在少量非主要经销商为前员工入股或担任董事、监事、高管等主要职务的情况,具体为郑州轩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铭医疗”)、江西恒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新医疗”)、宁波天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锐医疗”)、金华云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悦医疗”)。

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海圣医疗对轩铭医疗的销售金额占海圣医疗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29%、0.5%、0.34%、0.28%;对恒新医疗的销售金额占海圣医疗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6%、0.1%、0.1%、0.08%;对天悦医疗的销售金额占海圣医疗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54%、0.43%、0.5%、0.12%。同期,海圣医疗对云悦医疗的销售金额为0元、0元、0.11万元、0元。

经测算,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海圣医疗对轩铭医疗的销售金额或分别为77.81万元、153.74万元、103.18万元;海圣医疗对恒新医疗的销售金额或分别为17.2万元、29.25万元、0.35万元;海圣医疗对天悦医疗的销售金额或分别为143.28万元、131.23万元、151.73万元、18.66万元。

据此统计可知,2022-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海圣医疗对上述4家前员工入股或担任董事、监事、高管等主要职务的经销商的销售金额累计约为913.54万元。

且海圣医疗表示,海圣医疗向前述4家前员工设立经销商的销售价格整体公允,整体毛利率与当期对应系列产品毛利率基本一致。

再来看海圣医疗的员工情况。

2.2 裴春林未对优科医疗持股但药监局登记其为企业负责人,与海圣医疗的2024年专利发明人“同名”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截至查询日2025年11月10日,海圣医疗申请的多项专利的发明人均包含裴春林。

其中,一项名为“加强型鼻咽通气道”的专利,专利号为2010201470637,申请时间为2010年3月27日,申请人为海圣医疗,发明人为裴春林,黄海生,李子福,张晓晖。

一项名为“一种鼻氧管盘管机”的专利,专利号为2024214745358,申请时间为2024年6月26日,申请人为海圣医疗,发明人为裴春林,罗龙伟,李梓炎,范秋斌。

截至查询日2025年11月10日,上述两项专利的案件状态分别为届满终止失效、专利权维持。

由上可知,至少在2010年3月至2024年6月,裴春林作为发明人,参与海圣医疗的专利研发。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截至查询日期2025年11月10日,绍兴市优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科医疗”)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编号为“浙绍药监械经营备20160528号”,备案日期为2022年6月7日,经营范围为第二类医疗器械(除需冷藏冷冻诊断试剂、助听器等)。

此外,优科医疗编号为“浙绍食药监械经营备20160528”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信息的备案日期为2016年7月8日。

上述两则优科医疗的备案信息均显示,优科医疗的企业负责人为裴春林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优科医疗成立于2010年2月3日。截至查询日期2025年11月10日,优科医疗的股东为朱雅敏、娄宝源,其中娄宝源任执行董事兼经理,朱雅敏任监事。

需要说明的是,变更信息显示,成立至查询日期2025年11月10日,优科医疗的股东、主要人员名单中均未包括裴春林。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优科医疗与浙江嘉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嘉佑”)共用企业联系电话88*****27。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浙江嘉佑成立于2014年5月8日。成立起至2019年12月29日,海圣医疗均为浙江嘉佑的股东之一。其中,2015年,海圣医疗持有浙江嘉佑56.67%的股份,系其控股股东。

也就是说,2015年,优科医疗与浙江嘉佑共用企业联系电话,彼时浙江嘉佑系海圣医疗的控股子公司。而巧合的是,优科医疗的企业负责人系裴春林,而海圣医疗于2010年3月至2024年6月亦有一名为“裴春林”的专利发明人,现“同名”异象。然而,裴春林虽为优科医疗的企业负责人,然而其却未曾出现在优科医疗的历史股东以及主要人员名单中。

2.3 优科医疗业务范围包括销售医疗器械,其曾中标的产品与海圣医疗部分产品或存重叠

据签署于2025年10月31日招股书,海圣医疗的主营业务为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麻醉科、ICU病房、急诊科等科室的终端临床需求。且海圣医疗所获得的主要经营资质包括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等。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截至查询日期2025年11月10日,优科医疗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编号为“浙绍药监械经营备20160528号”,备案日期为2022年6月7日,经营范围为第二类医疗器械(除需冷藏冷冻诊断试剂、助听器等)。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截至查询日期2025年11月10日,优科医疗的经营范围为批发、零售: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批发、零售:第三类医疗器械(凭有效许可证经营);货物进出口。

可以看出,海圣医疗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而优科医疗的经营范围为医疗器械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优科医疗参与的招投标项目的中标产品与海圣医疗生产的产品类型或相同。

据签署于2025年10月31日招股书,海圣医疗的产品包括一次性使用压力传感器、一次性使用呼吸过滤器、一次性使用加强型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等。其中,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适用于硬膜外麻醉、腰椎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和腰椎联合麻醉时穿刺、注射药物。

据绍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7年8月23日发布的信息,2017年8月23日,优科医疗中标绍兴市中医院的“一次性使用压力传感器、二氧化碳采样管等医用耗材(重招)”项目的第01标,中标耗材名称为“一次性压力传感器”

据绍兴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9年3月25日披露的信息,2019年3月25日,优科医疗中标绍兴市中医院的“绍兴市中医院麻醉科医用耗材采购项目”第03标段,标段内容为“一次性会用加强型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硬麻外)”、“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腰硬联合)”,中标金额为6.37万元。

据绍兴市中医院官网于2020年6月9日披露的信息,2020年6月9日,优科医疗中标绍兴市中医院的“麻醉类医用耗材采购项目”,中标产品为“一次性使用呼吸过滤器(人工鼻)”

由上可知,优科医疗曾参与招投标的中标产品包括一次性使用压力传感器、一次性使用呼吸过滤器、一次性使用加强型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等,与海圣医疗生产的部分产品或存重叠。

问题仍未结束。

2.4 浙江瑞谊系海圣医疗的2023年应收账款客户,2022年优科医疗与浙江瑞谊曾同场竞标

据首轮问询回复,2023年度,浙江瑞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瑞谊”)系海圣医疗的应收账款客户,海圣医疗对其的销售金额为205.4万元。

据政府采购云平台于2022年6月15日披露的信息,绍兴市上虞区丰惠中心卫生院发布关于麻醉机1台的在线询价终止公告。该采购项目的采购内容为麻醉机1台,预算总额为21万元。项目终止原因系对供应商和厂家的资格审查不符合要求。主要为供应商未按要求上传资质资料,另外已上传资质资料的厂家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已过期。

其中,参与该项目报价的供应商包括瑞谊医疗、优科医疗、绍兴铭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浙江民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综上而言,报告期内,海圣医疗以经销为主,下游经销商客户数量超九百家,其中,在200万元以上的经销商数量不超过25家,但贡献超三成经销收入。报告期内,海圣医疗披露了4家前员工设立企业。而研究发现,至少在2010年3月至2024年6月,海圣医疗专利发明人包含裴春林。而官方数据显示,优科医疗的企业负责人亦名为“裴春林”。需要说明的是,优科医疗的现任及历史股东、主要人员名单中均未包含裴春林。2015年,优科医疗与浙江嘉佑共用企业联系电话,彼时海圣医疗持有浙江嘉佑56.67%的股份,或系其控股股东。

其中,海圣医疗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而优科医疗业务范围包括销售医疗器械。且优科医疗曾参与多项招投标,其中标的产品包括一次性使用压力传感器、一次性使用呼吸过滤器、一次性使用加强型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等,与海圣医疗部分产品或存重叠。此外,浙江瑞谊系海圣医疗的应收账款客户,而优科医疗曾与浙江瑞谊存在同场竞标的情形。

三、结语

此番上市,海圣医疗2024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呈负增长,毛利率同比下滑,到了2025年上半年,其业绩增速回正。报告期内,海圣医疗气道与呼吸管理系列、生命信息检测系列合计贡献收入占比超七成,而该两系列产品的售单价持续下降。另一方面,近三年一期,海圣医疗经销商数量超900家,其中,在200万元以上的经销商数量不超过25家,但贡献超三成经销收入。

另外,至少在2010年3月至2024年6月,海圣医疗专利发明人包括裴春林。而同名的“裴春林”,系优科医疗的企业负责人。需要指出的是,优科医疗曾中标的产品与海圣医疗部分产品或存重合,且优科医疗曾与海圣医疗彼时控股的企业共用联系方式。此外,优科医疗与海圣医疗客户浙江瑞谊存在同场竞标情况。

免责声明:本研究分析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研究分析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交流、分享、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研究分析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研究分析,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本研究分析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汉堡王中国易主!这家中国资本投... 11月10日,私募股权投资机构CPE源峰与汉堡王母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
汉堡王中国业务易主,接手方还投... 红星资本局11月10日消息,CPE源峰将与汉堡王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后者由餐饮品牌国际集团(RBI)全...
中概股大爆发,阿特斯太阳能狂飙... 记者丨刘雪莹编辑丨江佩霞北京时间11月10日,美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科技股表现强劲,截至23:00左...
千亿市值游戏大厂,最新公告!年... 2025.11.10本文字数:1455,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刘晓洁11月10日晚间,...
现货黄金突破4100美元 新闻荐读 现货黄金向上触及4100美元/盎司,为10月27日以来首次,日内涨2.5%。 来源:财联...
海圣医疗:两类合计创收超七成的...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池恩/作者 易溪 南江 映蔚/风控2025年10月30日,黄海生、吴晓晔、黄...
第135期:47.25 第13... 2025年11月7日更新:【#大V综合信号#】47.25不买不卖(上期47.90)
万和电气:总裁赖育文因个人原因...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0日,万和电气公告,公司非独立董事兼总裁赖育文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辞去所有...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美股三大... 11月10日,美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道指涨0.50%,纳指涨1.58%,标普500指数涨0.99%。...
没有养老金,老年真的很难过吗?... 没有养老金,老年生活真的很惨吗?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养老保险了,看到城里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们,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