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马来西亚开启在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贸易推广活动——马来西亚国际清真展(MIHAS)。
“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副总理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在开幕致辞中盛赞中马合作,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合作不仅限于贸易,更植根于互信、共同繁荣与深厚的人文纽带,“这远超贸易数据本身”。

资料图片
进博会催化作用显著
阿末扎希表示,马来西亚公司,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一直希望能够直接接触到中国和更广泛的东亚地区高质量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在进博会上举办MIHAS,为他们提供了满足这一需求的机会。
据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MATRADE)主席拿督斯里里扎尔介绍,马来西亚代表团由超过250家企业及机构组成,共有800名代表参会,在食品与农产品馆设有超过200个展位和2000平方米的展馆,为该区域最大国家展馆。本次MIHAS是继去年迪拜首秀后的第二次全球巡展,目标是实现25亿令吉的贸易总额。
作为中国的友好近邻,马来西亚曾两度担任进博会主宾国,其独特的“进博故事”成为中马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生动注脚。多家马来西亚快消品企业在进博会展台首次与中国分销商接触,接到样品订单后迅速进行产品本地化、品牌调整,最终达成全国分销协议,实现从展会首见到全国超市上架的转变,充分体现了进博会作为长期市场准入催化剂的作用。
在展台现场,MATRADE贸易专员诺曼·祖尔卡纳因·纳斯里接受了《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他向记者表示,“如果你想来中国,进博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对于马来西亚企业、农产品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诺曼称,MATRADE还计划利用进博会这一平台,将更多高附加值农产品推向中国。
“我们对外贸易发展局的任务就是向中国提供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农产品,扩大高价值商品的出口。”诺曼向记者透露,未来将继续参加进博会,进一步扩大马来西亚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中马合作前景广阔
2024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这一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到2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中方出口1014.6亿美元,进口1105.7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10月28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
“马来西亚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阿末扎希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在吉隆坡签署,我们的伙伴关系已超越传统商品范畴。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这些都是下一阶段地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MATRADE也十分期待3.0版升级议定书能为中马合作带来新变化。该机构在回复记者提问时表示,3.0版升级议定书是马来西亚担任东盟主席国期间的重点经济成果。对中马合作而言,数字经济章节建立了全面数字贸易规则,绿色经济章节契合双方气候与能源转型承诺,供应链互联章节强调疫情后跨境流畅,提升马来西亚在中国—东盟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
“下一步,马来西亚将推动高价值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深化与中国在数字经济、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并将马来西亚打造为中国企业在东盟的区域枢纽,特别是在高端制造如电子和半导体领域联合开发和生产。”
MATRADE坚信,以“一带一路”和3.0版升级议定书等多边框架为支撑,建立在50年外交信任基础上,中马贸易将持续实现平衡、多元和韧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