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伏行业“反内卷”力度逐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相继落地,工信部、光伏行业协会等亦积极召开座谈会,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今年三季度,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成功减亏。隆基绿能(601012.SH)扣非净利润亏损11.49亿元,同比略微减亏4.65%;通威股份(600438.SH)亏损4.42亿元,同比减亏48.53%;东方日升(300118.SZ)亏损3.54亿元,减亏47.29%。
当然,同样有一些头部企业,业绩继续大幅下滑。例如,晶澳科技(002459.SZ)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04亿元,同比减少24.05%;扣非净利润为-11.65亿元,同比减少619.16%。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368.09亿元,同比下降32.27%;扣非净利润-34.52亿元,降幅480.95%。

晶澳科技扣非净利润走势。图源同花顺
环比观察,公司第二季度营收、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2.32亿元、-8.81亿元。以此对比,其营收、利润降幅依旧在扩大。三季报解释称,营收下降主要系“本期受市场竞争环境影响,单瓦价格与出货量较上年同期下降”。
11月3日,晶澳科技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部分跨年度中远期项目仍按低点价格履约,影响了组件整体均价表现,剔除该因素后,组件价格已呈现上涨趋势。公司同时分析,展望未来,受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终端需求季节性减弱及节假日因素影响,价格支撑可能短期承压,后续走势将取决于反内卷政策的落实成效。预计随着明年二季度市场需求回升,组件价格有望迎来恢复性上涨。
早在9月15日的半年报业绩会上,就曾有投资者询问,“针对上半年报告亏损,公司下一步应对策略是什么?”对此,晶澳科技称,目前行业供需失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以及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峻,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深化供应链整合、优化智能制造等措施夯实核心竞争力,修复公司业绩水平,提高公司长期投资价值。
晶澳科技面临的难题不只是业绩下滑,还有攀升的债务压力。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7.9%,同比提升了5.75个百分点。而晶科能源(688223.SH)、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同期数字分别为74.48%、62.43%、77.99%、71.95%、70.83%。晶澳科技仅略低于天合光能。
进一步拆解,截至报告期末,晶澳科技账面货币资金余额242.4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24.89亿元,合计267.3亿元。对应短期借款74.5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7.06亿元,合计121.62亿元。公司另有188.28亿元长期借款、88.19亿元应付债券、18.34亿元租赁负债。这意味着公司债务结构尚可,短债偿还压力相对可控,但长债偿还压力较大。
11月6日,晶澳科技发布了一份《关于2025年度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该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公司提供担保余额为人民币583.63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209.22%。其中为合并报表范围外公司提供担保余额为人民币30.39亿元。公告同时强调,公司无逾期担保、无涉及诉讼的担保,无因担保被判决败诉而应承担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三季度,晶澳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46.94亿元,似乎有着不错的造血能力。不过,这其中“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达90.77亿元,较上期增加了11.39亿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1.7亿元,较上期减少了53.35亿元,成为经营现金流大增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上文其他龙头企业,该项目均比较平稳,无特别大变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缪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