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银行不良率下降,零售AUM增长成亮点 15家银行不良率排名 五大银行不良贷款率
创始人
2025-11-07 07:11:33
0


  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已全部披露。从整体经营状况来看,7家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家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4家银行营收净利均“双降”,仅浦发银行实现“双增”。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银行年内净息差降幅收窄。

  此外,多家股份制银行在召开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中提到关于息差下降、资产管理等问题。

  4家银行营收净利“双降”浦发银行实现“双增”

  2025年三季度,股份制银行经营业绩呈现出营收分化、净利润喜忧参半的格局。

  在纳入统计的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营收实现同比增长的有浦发银行、民生银行2家银行;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4家,其余5家净利润同比下滑。

  从营收规模看,招商银行以2514.20亿元稳居股份制银行“头把交椅”,持续领跑;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分别以1612.34亿元、1565.98亿元紧随其后,形成营收规模前三名。而浙商银行以489.31亿元的营收在9家银行中排名末位。

  从营收增速来看,民生银行以6.74%的同比增幅成为营收增长最快的股份制银行;反观平安银行以-9.78%的增速成为营收下滑最明显的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营收同比降幅也均超6%。

  净利润方面,招商银行以1137.72亿元的净利润规模继续位居榜首,且实现0.52%的同比微增;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增10.21%,成为净利润增长最亮眼的银行。中信银行净利润也实现3.02%的同比增长。与之相对,浙商银行净利润同比下滑9.59%,降幅最大;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净利润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

  从“双指标”表现来看,浦发银行成为唯一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的股份制银行,其营收同比增长1.88%,净利润同比大增10.21%,表现尤为突出。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则陷入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局面。

  对于营收下降,平安银行在三季报中解释称,一方面受贷款利率下行和业务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1-9月净息差1.79%,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基点;另一方面受市场波动影响,债券投资等业务非利息净收入下降。

  对于业绩表现亮眼,浦发银行表示,这与该行服务实体经济能级提升,强化主动资产负债管理,负债管理精细优化有关。

  6家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 民生银行净息差提升2BP

  在银行业盈利结构中,利息净收入是核心支柱之一,其表现与净息差走势密切相关,2025年三季度,多家股份制银行净息差有所下降,但降幅收窄。

  从利息净收入规模与增速看,招商银行以1600.42亿元的利息净收入稳居股份制银行第一,且实现1.74%的同比增长;浦发银行以3.93%的同比增幅成为利息净收入增长最快的银行,民生银行也实现2.40%的同比增长。

  反观平安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8.25%,降幅在9家银行中居首;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分别同比下滑5.11%、3.23%。从规模梯队看,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109.59亿元、1077.02亿元,处于第二梯队。

  净息差方面,行业普遍面临收窄压力。中信银行净息差同比收窄16BP,在已披露数据的银行中降幅最大;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净息差均同比收窄12BP,平安银行收窄14BP,浙商银行收窄13BP,多家银行净息差收缩幅度较大。仅民生银行实现2BP的同比微增,华夏银行收窄5BP,是有数据可比银行中降幅最小的。

  整体而言,2025年三季度股份制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长呈现明显分化,净息差普遍承压,多家银行在业绩说明会上对净息差问题进行回应。

  兴业银行管理层指出,监管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保证适当息差、稳定发展基础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银行净息差降幅有望逐步收窄。市场对于银行风险、息差的担忧在减小,稳定发展的信心在增强。

  光大银行管理层分析称,预计银行业净息差总体呈现降中趋稳态势,净利息收入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7家银行拨备覆盖率收缩 不良贷款率“5降3升1持平”

  资产质量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压舱石”,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的变化直接反映银行风控能力与风险抵补水平。2025年三季度,股份制银行资产质量表现分化中显韧性,不良贷款率中,银行整体表现为“5降3升1持平”,拨备覆盖率表现上,两家银行上升,剩余7家银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不良贷款率看,招商银行以0.94%的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股份制银行最优资产质量,且较上年末微降0.01个百分点;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5%,同样较上年末微降0.01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1.2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是不良贷款率下降幅度最大的银行;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降幅0.02个百分点至1.58%,在9家银行中最高;浙商银行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36%。

  此外,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微升0.01个百分点分别至1.08%、1.26%、1.48%;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与上年末持平,为1.16%。

  拨备覆盖率方面,招商银行以405.93%的拨备覆盖率遥遥领先,尽管较上年末下降6.05个百分点,但仍保持较为充足的风险抵补能力。浦发银行拨备覆盖率198.04%,较上年末大幅提升11.08个百分点,是拨备覆盖率提升幅度最大的银行,风险抵补力度显著增强;民生银行拨备覆盖率143.00%,较上年末微升1.06个百分点。

  其余银行拨备覆盖率均较上年末下降,其中平安银行下降21.11个百分点,降幅最大;其次是浙商银行下降19.11个百分点;光大银行、华夏银行降幅均超10个百分点,分别下降11.67、12.56个百分点;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分别下降9.97个、5.27个百分点。

  “零售不如对公”股份行零售AUM增长强劲

  在贷款结构布局上,零售与对公业务的此消彼长是银行战略选择的直观体现。2025年三季度,从已披露数据的5家股份制银行来看,个人贷款业务增长乏力,企业贷款业务普遍扩容,存在“零售不如对公”的特征。其中,有三家股份行的零售贷款增速与去年末相比为负增长,而对公贷款上则呈现五家银行均正增长的现象,且增幅均不低于5%。

  个人贷款及垫款方面,前三季度,仅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较去年末实现增长,其中浦发银行个人贷款(不含个人经营贷)较去年末增长2.84%,招商银行个人贷款较去年末增长1.43%,中信银行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较去年末增长1.06%;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个人贷款及垫款则较去年末相比出现下滑,平安银行下降2.10%,民生银行下降3.17%,兴业银行下降2.49%。规模上,“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以近3.7万亿元的个人贷款余额遥遥领先。

  企业贷款及垫款方面,5家银行均实现增长,且增幅普遍高于个人贷款。其中,中信银行企业贷款(不含贴现)较去年末大增10.45%,招商银行企业贷款较去年末增长10.01%,兴业银行企业贷款较去年末增长7.54%,浦发银行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含个人经营贷)较去年末增长6.38%,民生银行企业贷款较去年末增长1.58%。规模上,兴业银行以3.7万亿元的企业贷款余额位居第一,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紧随其后,企业贷款业务扩张态势明显。

  不过,在零售AUM方面,多家股份行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营收净利双增+投资分红加码!新... 近期,新华保险以其亮眼的业绩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无论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58.9%,年化总投资收益...
死在舒适区的暴发户 死在舒适区... 2019年,受益于普及安装ETC的政策,ETC产业链爆发式增长。但是,当时星空君认为,市场的反应是过...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老登个... 文|小卢鱼编辑|杨旭然上证指数已经在挑战4000点,但整个市场仍处于高度分化的状态——尤其是以白酒为...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获批 万亿美... 2025.11.07本文字数:803,阅读时长大约1.5分钟周四,特斯拉(TSLA.O)股东以75%...
女子穿运动内衣跑步胸前染色,飞...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近日,“女子穿运动内衣跑越野胸部染色”的话题,引发关注。据报道,浙江杭州一女子穿价...
日本汽车巨头,将出售总部大楼!... 据央视新闻,日本日产汽车11月6日发布消息称,将以970亿日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位于神奈...
美股全线下跌,道指跌近400点... 2025.11.07本文字数:1177,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胡弋杰美国股市周四显著收...
银行业反内卷潮涌 基层最后一公... 当“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成为政策明确导向,银行业正迎来一场从竞争逻辑到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202...
安井食品:控股子公司英国功夫食...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秀娟 王悦彤) 11月6日,安井食品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称,公司控股子...
“牛肉通胀”席卷美国 牛肉暴涨... 饲养牲畜的成本过高叠加关税压力,使美国牛肉的价格正不断刷新纪录。对消费者来说,这不再只是一个"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