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德国在电价日益昂贵之际,在绿党的全力推动下,爆破了贡德雷明根核电站的两座高达160米、由5.6万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冷却塔,宣告该核电站进入全面拆除阶段。
贡德雷明根核电站是德国国内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也是德国首座核电站,曾经是巴伐利亚的核动力中心,是宝马、西门子等巨头的“关键底气”,现在只剩残垣断壁。
德国又作死,不但自废武功,而且自断经脉!
德国绿党说,没有核电站就不用担心出核事故,也没有核废料需要处理。
对于民众质疑,“没有核电,电从何来?”
德国官方给出的答案是,以风力发电为主,缺口靠进口补。但德国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全年平均风速仅为3.5米/秒,肯定无法弥补巨大的缺口,到时候只能仰仗法国的核电站。
法国倒是“仗义”,计划先用距离法德边境9公里的卡特农核电站为德国供电,未来再重启距离法德边境1.5公里的费斯内姆核电站。这玩意是法国运行时间最长,事故记录最多的“问题核电站”。
20世纪70年代投入运营以来,费斯内姆核电站泄漏、设备故障等问题频发,德国西南部居民多次检测出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超标。德国政府和民间连年抗议,说这是“边境上的定时炸弹”,最终才迫使法国在2020年宣布关停并计划拆除。
现在,由于德国缺电,这颗定时炸弹又回来了!
德国绿党说不用担心核事故,立刻就被打脸了,他们做决策的时候难道没有经过大脑?
事出反常必有妖!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为东德、西德两部分,成为双方对峙的最前线。北约积极推动西德建立核电站,主要出于三重考量:
1.在战后重建中,西德缺乏能源,而北约需要西德快速恢复工业能力,降低与苏联对峙的成本。
2.把反应堆建在前沿,形成“核绊线”,增加苏联进攻成本。
3.借助各种条约,把西德核燃料、技术和市场纳入美、法主导的“核不扩散笼子”。
西方阵营宣传西德核电站是“现代科技的象征”,苏联当然也要在东德建设核电站,恢复东德的工业能力,降低驻军成本,展示制度的优越性。
不论西德,还是东德,由于本身缺乏油气资源,核电站都是能源自主的关键资产。
1990年,两德合并,西德立即关闭了原东德境内的核电站,用控制能源的办法,逐渐“消化”东德的一切。
1999年,北约东扩到波兰、匈牙利、捷克,肢解南联盟,德国不再是阵营对抗的前线。
2000年,在绿党的推动下,德国红绿联合政府决定逐步淘汰核能。
2010年,德国制造业越来越强,与法国争夺欧盟“王座”,默克尔政府一度计划延长核电站运营寿命,那是德国距离能源自主最接近的时刻。但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德国政府迅速调整政策,决定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
那时候,德国还有俄罗斯天然气可以用。
2022年9月26日,北溪2号管道被炸,德国彻底失去廉价天然气资源,却连查都不敢查。面对巨大的能源缺口,2023年4月15日,德国依旧关闭最后三座核电站,实现全面“弃核”,陷入长期持续的能源危机,也彻底失去了能源自主的可能性。
德国绿党却没有停止努力,要求政府尽快拆除核电站!
因为核电站重启成本低,绿党必须保证自己的政策“不可逆”。德国民众对核电支持率在2022年一度反弹至60%以上,若仅关闭,未来很可能重启。
德国绿党为什么要与大部分德国民众作对?
一方面,因为德国绿党不姓“德”。
1980年,德国绿党建党纲领即主张建立“欧洲联邦”,要求扩大欧洲议会权力、实行跨国名单选举。可见,德国绿党是亲欧美的党,而不是亲德国的党。
德国绿党想建立欧洲联邦,是非常明显的世界政府派。绿党不希望德国能源独立,否则就很难迫使德国放弃更多主权,彻底“拥抱”欧洲联邦。
另一方面,因为核电能够使德国能源自主,摆脱对油气的依赖,对美国不利。
近年来,欧洲的激进环保组织(例如“停止石油”、“最后一代”)已被证实直接从美国“气候应急基金”(CEF)拿钱。而这个基金的共同发起人,就包括盖蒂石油公司继承人艾琳·盖蒂、迪士尼家族继承人、前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之女。当时就有英国议员指责,“外国资金躲在暗处,通过资助环保暴民来做一些肮脏勾当。”
德国绿党以专门反核起家,甚至将“放弃核能、关闭所有核电站”写入党章,成为党派使命。他们与NGO的关系同样异常紧密。
像BUND(地球之友德国分会)、Greenpeace等环保NGO,虽然不直接给绿党资金,却常与绿党共享议题、联署声明、互相站台。个别NGO前高管卸任后甚至转入绿党任职,或绿党议员兼职NGO顾问。双方存在“议题共享—人员流动—互相站台”的旋转门生态。这背后可能也有美国人的资金。
2021年,德国绿党在大选中就主张与美国一体化设计碳关税、氢能标准和绿色金融规则,建立跨大西洋的“绿色技术联盟”。俄乌战争后,绿党力主冻结北溪-2、扩大对美LNG 采购、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被部分德国评论称为“把美国诉求照单全收”。
对德国绿党来说,欧洲联邦可能是世界政府的第一阶段,跨大西洋联盟则是第二阶段。
而且美国民主党才是世界政府派的最强组织,德国绿党主动配合美国民主党,不但能够给跨国资本、能源集团、金融资本带来巨大的利益,为构建最终的世界政府加分,自身还能够绑在德国的绿色转型上获得巨大利益。
德国在“弃核”之后,2024年对美国LNG的进口量已是2022年的9倍,进口美国原油也增长到了总进口量的13%,仅次于挪威和英国。美国已成为德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之一,尤其在LNG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91%),在原油和煤炭领域也扮演关键角色。
德国绿党与很多绿色投资基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基金收购、投资德国的绿色资产。核电站被炸,绿色转型不可逆,投资收益得到了终极保障,未来必然暴涨。
德国对绿党又爱又恨,顺应绿党的“建议”,不但能提高在欧洲议会的影响力,往往还能以环保要求抬高欧洲市场的门槛,为德国制造的产品“圈地”;还能与“民主党美国政府”搞好关系,有助于德国的跨国资本、金融资本对外扩张。
但是物极必反,特朗普再次当上美国总统,宣告世界政府派输掉了最重要的决战。德国绿党、德国政府对能源危机、通胀危机、普通人艰难生活的漠视,也让德国选择党(AfD)迅速崛起。AfD是国家利益派,他们从德国自身利益出发,主张反移民、反欧盟、反北约制裁俄罗斯。
2025年8月,AfD在民调中拿到26%的支持率已经超过了所有传统政党,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政治力量。就在绿党爆破核电站的同时,10月部分德国民调显示AfD的支持率已经接近30%。
德国政治,量变即将带来质变!
本周六(11月8日)晚9点,鸿学院微课堂将与您共同探讨《黄金加税了?实物金涨了好几千?》。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手,突然甩出重磅文件,震撼全球市场。国有大行几乎立刻行动,暂停受理积存金的实物兑换。这是什么信号?新政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普通人投资黄金白银应该怎么投?世界正在剧变,投资要看清政策。欢迎大家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