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广州报道
近日,广东天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农集团”)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招商证券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2003年成立之初,天农集团以清远鸡这一稀缺品类单点突破,后成功从一家区域性家禽养殖企业发展成为大型肉类及肉制品提供商,围绕清远鸡、生猪及相关肉制品等产品构建了全产业链运营体系。
左手养鸡,右手养猪,天农集团的核心业务领先优势明显。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其生产的清远鸡占全国市场半壁江山,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提供商。生猪业务表现同样亮眼:2024年以营收计位列中国西南部第八,单头生猪毛利跻身全国规模化养殖企业第二。
从趋势看,全国清远鸡赛道近年保持约7.0%年复合增长率,生猪养殖规模化的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公司具备持续发展潜力。难以避免的是,受农牧业周期性影响,其财务状况有不小波动。随着牧原、海大等同行巨头加速海外布局,天农集团在全球化竞争中也面临更大压力。
此次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工肉制品与线下餐饮业务的产能扩张、技术与信息系统升级等方面。天农集团的上市路,既是特色农业的规模化进化史,也是农企穿越周期的韧性考验。业内人士表示这有望成为年内农业板块备受关注的IPO项目。
天农集团的崛起,始于对一个地方特色品种的成功押注。
2003年,动物营养学博士张正芬和他的先生辞去高管职务,创办了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天农集团前身),决心扭转纯种清远鸡濒临灭绝局面,把这一宝贵的种质资源做成金字招牌。
2005年,公司正式接管国家级清远麻鸡原种保种场,兼具科研与商业背景的张正芬抓紧组建育种专家团队开展选育工作,将鸡群成活率从50%~60%大幅提升至96%~99%,日产蛋率从30%提升至80%。正如招股书所示,优质种源及扩繁体系是产品的核心优势,也是持续发展的基石。
依托清远鸡这一“超级大单品”的产业能力,天农集团还成功拓展出生猪及相关肉制品两类核心业务。2012年,天农通过成立重庆日泉进军生猪养殖领域,2015年起又响应政策导向,全面推进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业务。
二十多年的时间,天农集团逐步建起育种、养殖、饲料、加工、营销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据悉,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间饲料厂、16家鸡场、52家猪场及1家屠宰场,产业链基础设施完善。
招股书显示,天农集团建有高标准核心育种场,持续开展种源保护与基因改良;养殖环节采用自营农场、家庭农场并行的模式,前者实现集约化、自动化管理,后者通过提供苗种、饲料、疫苗及技术支持,以轻资产方式保障品质可控;加工环节配备现代化生产线,严格执行检疫标准,产品组合涵盖整鸡、分割品、半成品与熟食;销售环节则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构建全渠道网络。

具体来看,聚焦三大核心赛道,天农集团实力和前景如何?
在发家的清远鸡领域,天农集团已建立起绝对的领先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其2024年清远鸡出栏量全国占比59.3%,超过行业内其他所有竞争对手总和。其在广东省黄羽肉鸡提供商中仅次于温氏股份,排名第二,形成“北有温氏、南有天农”的竞争态势。
据预测,清远鸡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2025年至2029年将实现11.9%的年复合增长率,这为天农集团的核心业务留足发展空间。
生猪业务方面,2024年天农集团以营收计位列中国西南部第八,单头生猪毛利更是跻身全国规模化养殖企业第二,生猪产品已成为天农集团最赚钱的业务。从2022年至2024年,生猪产品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5.5%、61.6%和67.1%。2025年上半年占比达66.3%。

从更广阔的消费图景来看,肉制品赛道也具备长期结构性机会。总量方面,中国2024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仅约69.4公斤,较美国的102.0公斤仍有较大差距,整体市场仍有提升空间;结构方面,消费升级正推动肉制品结构向深加工、品牌化方向演进。以黄羽鸡深加工制品为例,该细分市场在2025至2029年间预计将保持18.0%的高速复合增长,为其提升产品附加值打开空间。
身处强周期行业,天农集团的财务状况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特性,呈现出显著波动。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报告期),天农集团营收分别为39.52亿元、35.96亿元、47.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22.21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方面,2022年盈利3.41亿元,2023年因行业周期波动亏损6.69亿元,2024年反弹至盈利8.90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27亿元,净利率5.7%。
天农集团在招股书中也表示:“经营业绩受到清远鸡及生猪产品现行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及固有不可预测性的重大影响,这可能会直接影响收入及盈利能力。”

具体来看,清远鸡尽管拥有地理标志认证和品牌溢价,其价格走势仍难以摆脱黄羽肉鸡整体市场的制约。报告期内,黄羽肉鸡均价在13.5~15.6元/公斤区间内温和波动,2025年9月价格回升至15.2元/公斤。
生猪价格波动更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因供应增加,生猪平均价格已降至每公斤15.5元/公斤,并在9月进一步下探至13.8元/公斤。
此外,与很多肉类食材供应商类似,天农集团对大客户也存在一定依赖。
招股书显示,天农集团来自五大客户的销售额接近两成。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天农集团来自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別占总收入的19.0%、17.1%、17.8%及17.4%。大客户的订单波动将对公司的业绩造成直接影响。
直面行业共性与自身挑战,天农集团正积极开展业务、模式与品牌等方面的升级,可见其从养殖企业向高附加值食品企业转型的决心。
首先是调大了生鲜占比,向产业链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数据显示,生鲜及其他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8.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3.0%,有效对冲了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
根据招股书披露,本次IPO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加工肉制品、线下餐饮服务、技术研发等关键领域。具体规划包括建设“天农数智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并在未来五年内构建多元化的消费生态体系,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拓展以“清远鸡鲜切火锅”为代表的特色餐饮业务等。
为增强产业链的可控性,天农集团还长期践行“家庭农场模式”,履行社会责任。据悉,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向合作农户支付的合约养殖费用超过14.66亿元,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渠道等方式,带动数以万计农户增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模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市场化实践,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天农集团还成为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鸡肉产品指定供应商。这一国家级体育盛事的背书,将为其“天农”和“凤中皇”品牌注入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