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港股钟声那一刻,一场跨越九年的技术信仰有了回响 敲响港股钟声那一刻,一场跨越九年的技术信仰有了回响
创始人
2025-11-06 14:41:35
0





继“全球Robotaxi第一股”之后,小马智行又创下2025全球自动驾驶最大规模IPO,也是2025港股AI领域最大规模IPO。经历过自动驾驶寒冬,有不少顶着独角兽光环的明星公司倒下,而小马智行却成功挺过生死节点,闯进下一个赛段。外界开始好奇,小马智行攻克技术难题,并实现商业化落地的秘密是什么?

文 |何欣欣

李欢欢

运营 |步鸟

敲响港股的钟声

11月6日,香港交易所内,小马智行CEO彭军与CTO楼天城共同敲响了开市钟。钟声回荡之际,小马智行正式登陆港股,完成“美股+港股”双重上市。

本次IPO,小马智行最终定价为每股139港元。若全球发售及超额配股权悉数行使后,总募资额预计约达77亿港元,创下2025全球自动驾驶最大规模IPO,也成为2025港股AI领域最大规模IPO。


▲ 小马智行正式登陆港股。图 / 小马智行官方

一年前,小马智行成功于纳斯达克挂牌,创下当年美股自动驾驶最大IPO并摘得“全球Robotaxi第一股”桂冠,而后吸引了包括柏基投资、公爵资本、方舟投资、威灵顿资产管理、富达投资等全球顶级长线机构的青睐与增持。

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背后是小马智行扎实的业务基本面,给予了机构投资者长期信心。

截至目前,小马智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联盟。其与丰田、北汽、广汽、上汽、一汽等主流车企建立深度合作,同时整合了英伟达、腾讯、Uber、如祺出行、高德地图、支付宝、中国外运等产业链上下游巨头,共同加速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后,小马智行将继续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根据招股书披露,此次港股上市所募资金,约50%将用于未来五年内推进市场进入战略,在核心市场实现L4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涵盖业务拓展、生产、销售及合作伙伴关系;约40%将用于持续研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与解决方案;剩余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市场对其商业化能力的认可,也迅速反映在财务表现上。据港交所披露的招股书,小马智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3%,其中最亮眼的是Robotaxi业务,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比飙升178.8%。招股书也显示出Robotaxi业务的“吸金”能力,该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32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32万元)。更值得关注的是,乘客车费收入在Q1和Q2分别实现了约800%和超300%的同比飙升,该业务的商业化进程正在持续提速。


▲ 小马智行Robotaxi。图 / 小马智行官方

业绩的强劲增长,印证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规模化和可持续性。小马智行通过优化“人员-车辆”远程运营比例、显著降低单车保险成本,Robotaxi的单位经济模型(UE)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离不开规模化运营的强力支撑。目前,小马智行Robotaxi车队规模已突破720辆,正迅速逼近千辆级大关。千辆级,意味着无人驾驶出行服务从“尝鲜”变为“日常”。一个自我强化、越跑越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正在被唤醒。

让外界好奇的是,在众多自动驾驶公司中,为什么小马智行能够穿越行业周期,率先冲了出来?

小马的来时路

自动驾驶照进现实的故事,始于一位天才程序员的选择。

毕业于清华姚班的楼天城,在职业生涯起步之际,接到了Facebook、微软和苹果等科技巨头抛来的橄榄枝。在众多诱人的Offer中,楼天城选择了曾经实习过的谷歌,他加入Google X实验室(Waymo前身),主攻无人车算法。这个选择为他日后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深耕,埋下了重要伏笔。

2016年初,楼天城加入百度无人驾驶事业部,参与无人车的技术研发,并在这里结识了百度的首席架构师彭军。那一年,楼天城刚满30岁,是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T10级工程师。

然而,在大厂写代码的日子,并不算轻松愉快。对楼天城来说,“买几根线都要写方案”的繁琐流程,冗长的申报与采购制度,不断消耗他专注技术研发的心力和时间。他希望自己能在技术上完全做主、把时间花在真正能创造价值的地方。


▲ 小马智行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彭军(右)与小马智行创始人、首席

于是,入职百度八个月后,他毅然转身,与彭军在美国硅谷联手创立小马智行。当时或许无人能预料,这家初创公司会在九年后连续登上美股+港股双重市场。

怀着将“长期主义”技术信仰带回国的决心,楼天城将重心转移回中国。他深刻认识到,国内虽然拥有大量顶尖的技术人才,但缺少一个能为同一方向坚守八年、十年的耐心与环境。他希望能通过自身实践,成为一个范例,给技术人才坚守理想带去一些力量。

2017年,小马智行广州、北京公司成立。尽管技术实力备受认可,但许多前来考察的投资人仍对彭军和楼天城这两位“技术极客”心存疑虑,他们真的能驾驭好一家快速成长的科技公司吗?

作为CTO,楼天城在组建核心团队时秉持的理念是,“在全世界寻找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他倾力创造环境,让他们能够充分展现才华。也正因如此,小马智行的初创团队聚集了中国最早一批自动驾驶的信徒。比如2015年加入滴滴研究自动驾驶的贺星,如今已成为小马智行的技术骨干。

贺星曾回忆道,在加入小马智行之前,他一度怀疑自动驾驶是一个“骗局”。在滴滴的时候,他遭遇了技术迭代的瓶颈,各种算法模块争夺有限的计算资源,导致系统长期无法稳定运行,耗费了大量时间仍然无解。

后来,在接受楼天城面试时,他的疑虑被彻底打消。楼天城提出了一个关键观点,他认为自动驾驶已进入“盖房子”阶段,需要进行层层工程化堆叠。这场对话让贺星毅然加入小马智行,成为“搭积木”的一员。

没见到楼天城之前,贺星以为,在编程竞赛领域深耕十多年,一身荣耀加身,楼天城应该是个“固执”的人。但共事后这个想象完全被改变。楼天城面对不同挑战时,不仅没有固守己见,而是很懂得灵活变通。在贺星看来,楼天城拒绝投机取巧,什么路能稳定可靠地抵达彼岸,他就会顺着那条路来走。

早期,小马智行决定开辟自动驾驶货运业务时,一支十几人的小团队,仅用了16周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了初步的技术验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楼天城和团队没有从零开始,而是灵活地将之前在客运无人驾驶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如基础架构、感知、决策控制等)应用到货运场景中。


▲ 小马智行货运车。图 / 小马智行官方

楼天城对L4技术的纯粹信仰,从根本上决定了小马智行的技术路径。 楼天城曾明确表示,“如果不是为了实现L4,我可能根本不会出来创业。”在他看来,创业并非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尽其所能将L4在现实世界落地。

然而,L4的突破之路并非坦途。 2018年至2022年,自动驾驶行业经历了资本寒冬,无数公司因无法实现技术突破或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而倒下。

小马智行同样面临严峻考验。当时,行业内关于L2和L4技术路线的选择出现极大争论,在巨大的商业化压力下,许多公司为了存活,选择先向L2路线“妥协”。

不过,小马智行顶住了压力,继续坚守在L4道路上。他们从未动摇,拒绝以“阶段性商业化”为名降低目标。

在楼天城看来,“沿途下蛋”的策略,是为了更好地向上走,而不是就到这为止了。这种对终极目标的执着,源于他学生时代在编程竞赛中的长期历练。他曾用八年到十年的时间,站上世界编程竞赛的顶峰。他深信,实现L4的理想,需要同样的耐心与长期投入。

事实上,这种坚守并非蛮干,而是出于对技术发展的深刻洞察以及笃信。彼时,楼天城认为,自动驾驶已进入一个无人区,必须开拓新方法并建立高效的验证体系。他形象地比喻,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好的驾驶”,然后给予系统在虚拟环境中自主迭代、不断优化的空间。

小马智行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单点算法的领先,而在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力闭环,打造出了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的虚拟司机。在楼天城眼中,自动驾驶的表面意义是解放司机,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成功规模化后,能够彻底改变人们的用车习惯乃至车的管理系统。

熬过寒冬,自动驾驶终于迎来转折点。

2023年的一个清晨,在北京亦庄的开放道路上,数十辆小马智行的Robotaxi开始了新一天的常态化运营。从外部看,2020年车里还坐着安全员,2021年似乎变化不大,但内部深知,车辆的安全水平已实现了指数级的提升。


▲ 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车辆行驶在北京高速路上。图 / 视觉中国

到了2022年,团队已拥有足够的信心移除安全员,实现车辆的完全自主驾驶。同年,小马智行成为全球首家使用车规级激光雷达实现L4级全无人Robotaxi的公司,当年落地的第六代Robotaxi,将半固态激光雷达作为主激光雷达。

从技术的推进策略来看,小马智行的策略十分明晰。楼天城表示,他们的车辆部署是从区域开始,先攻克晴天,再应对雨天。后来随着区域逐步扩大,车辆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从十辆、二十辆,逐步增加到三四十辆,再到一百多辆。遵循着主驾驶有人,到副驾驶有人,最后到全无人驾驶。

2022年12月,小马智行第一台没有安全员的Robotaxi上路时,那个时刻成为日后让楼天城无数次回想起、铭记于心的瞬间。他感慨,多年以来无数自动驾驶人的梦想,终于在这一代实现了。

九年后

技术信仰终于有了回响

2025年,穿越行业周期,小马智行率先闯入下一个赛段。

团队持续攻克,迎来了技术的集大成时刻。小马智行发布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使用车规级SoC计算芯片实现L4级全无人驾驶的Robotaxi——第七代系统。该系统搭载其自研的车规级域控制器,在四颗英伟达Orin X芯片的加持下,实现性能与可靠性的双重跨越。不仅如此,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各类零部件均实现了100%车规级。

技术迭代同时,硬件套件成本较上一代大幅下降70%,软件层面也完成从模仿学习到世界模型强化学习的切换,让自动驾驶系统的“驾驶素养”实现了质的提升。

技术领先只是基础,小马智行的核心优势更在于对“安全”与“体验”的独特理解。楼天城认为,真正的安全不仅是自己不犯错,更是通过清晰的意图表达,帮助其他交通参与者降低判断难度。因此,小马智行选择了一条不同的竞争路径——不卷价格,卷体验与服务。

如今,“虚拟司机”已不分昼夜地运行在真实道路网络中:在深圳、广州,小马智行提供7×24小时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并在北京启动全天候路测。截至目前最新数据,小马智行累计真实路测里程突破5500万公里,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是中国唯一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实现全无人Robotaxi常态化运营的公司。


▲ 小马智行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图 / 小马智行官方

从2018年底推出中国首个Robotaxi服务“小马智行(PonyPilot)”,到如今织就一张“流动的自动驾驶网络”,小马智行完成了从示范运营到规模化服务的关键跨越。

规模临界点与健康商业模式,成为小马智行闯进决赛圈的入场券。截至目前,小马智行Robotaxi车队规模超720台。楼天城指出:“1000台意味着我们可能已触及成本与收入的平衡点。一旦超越这个规模,我们就不再是烧钱,而是开始赚钱。”在他看来,千辆级运营在传统车企眼中或许微不足道,但对Robotaxi而言,却是一个证明L4商业模式可行的里程碑。

九年的漫漫创业路,小马智行通过长期技术积累让商业化成为可能,又借助运营规模把商业模式彻底跑通。楼天城断言,“未来十年,将是L4技术真正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的阶段。”

从纳斯达克到港交所,从被“女版巴菲特”Cathie Wood青睐,到获得一众全球顶级机构的持续加持。这些真金白银的信任,是对一场九年技术长跑最有力的回响。双重上市并非这个故事的结局,而是全新篇章的开启。


▲ 小马智行Robotaxi。图 / 小马智行官方

在新的篇章里,小马智行将构建更广阔的业务版图——稳步推进海外布局。目前小马智行已在卢森堡、迪拜等海外市场展开自动驾驶测试,并与Stellantis集团等国际车企达成战略合作。

2016年,当彭军和楼天城在硅谷写下小马智行的第一行代码时,无人车还只是科技论坛上的遥远幻想。如今,九年过去了,当年那串代码已化作Robotaxi车队穿行在现实世界里。没有人知道这九年他们经历了多少次算法的推翻与重构,但当你真正坐进一辆无人驾驶车,最终抵达目的地时,就会明白——有些理想,终将驶进现实。

参考资料:

新皮层NewNewThing:1000台是Robotaxi的一个拐点

甲子光年:前有96级,后有4字班,真正的清华,不是无问西东里的那个

雷峰网:楼天城 理想不死

量子位:十问教主楼天城

文章为每人Auto原创,侵权必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财富兑付迎来收官:佳兆业凭什么... 202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迎来一场标志性战役——佳兆业财富兑付迎来收官之战。历经四年“ICU抢救”,...
美女抹着指甲油生吞蝗虫!中国版... 突然被短视频带到“中国版荒野求生”赛道。说的是张家界为了搞文旅,举办了“七星山荒野求生”挑战赛,已经...
东方甄选创始人孙东旭离职,曾两... 11月6日,俞敏洪在其个人抖音号发布说明,透露“东方小孙”孙东旭离职。俞敏洪表示,孙东旭和他是东方甄...
A股放出三大利好!芯片预计15... 大反攻来了!今天A股强劲反弹,上证指数重返4000点,创业板指数大涨1.84%,科创50指数更是涨3...
恒指收涨2.12% 恒指收涨2... 【恒指收涨2.12%】港股收盘,香港恒生指数涨2.12%,恒生科技指数涨2.74%。板块方面,半导体...
V观财报|远达环保重大资产重组... 【V观财报|远达环保重大资产重组致董事会换届选举延期】远达环保公告,第十届董事会任期已届满,根据《公...
价格屠夫AMD,刺伤Intel... 作者| 丁卯编辑|张帆封面来源|IC photo11月5日,超威半导体(AMD)发布了2025年第三...
看好中国投资机遇!专访东方汇理... 全球经贸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不确定性增强,投资者应该如何抵御风险?在全球资产再配置浪潮中,中国资本市...
青岛银行二股东“易位”,这家国...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刚刚,青岛银行又被大规模疯狂增持了。这家地方国企股东,...
锂电算力集体走强,华盛锂电20... 记者 | 金珊 李益文 林典驰编辑 | 江佩霞11月6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走强,沪指放量涨近1%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