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增40.5万对,结婚人数逆转,年轻人又愿意结婚了吗?
民政部发布最新的婚姻登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515.2万对,离婚登记207.7万对。和2024年前三季度相比,分别增加40.5万对、11万对。

我们都知道结婚人数从2014年开始,连年下滑。2023年因为疫情后的补偿性结婚潮,结婚登记对数大增84.5万对。结果没想到2024年立即拉垮,竟然减少了158万对。

今年结婚人数为什么会反弹呢?原因有几个,一个是修订了《婚姻登记条例》,结婚登记不需要户口本了,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全国通办,这个确实解决了不少麻烦。
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结婚登记,还搞了旅游地结婚登记,上海甚至还搞和夜店合作,登记完可以去夜店,满足不同人群的结婚登记需求。
另一个是婚假越来越长了,29个省份延长了婚假,像山西、甘肃的婚假达到30天。结个婚能休30天,这是之前不敢想的。
还有一个是发钱奖励,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南岭村最给力,只要是村里户籍的人,初婚奖励8万元,再加12万元的生育补贴,一共20万元。在山西吕梁,结婚登记立即发1500元现金红包。在浙江杭州、宁波等地,都发了1000元的结婚消费券。

有人可能会说这么一点钱,和天价彩礼比起来,就是九牛一毛。别着急,我之前就说过,只要能提高生育率,钱就会一直发下去,而且力度还会加大。所以,不管是结婚还是生育,各种奖励补贴会越来越多。
其实,我个人觉得想提高结婚率,发钱没用,因为发不起。还是要从三个方面来破解,第一个是破除高彩礼,这个是结婚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婚本来是小两口好好过日子,结果因为高彩礼,让新组建的家庭,就背负巨大的债务压力,得不偿失。就应该把那些索要高彩礼,导致婚没结成,甚至出现人命的事件,作为典型案例宣传,让大家知道高彩礼的危害。
这就是国家说的移风易俗,当大家不再追求高彩礼时,结婚成本就能大幅下降。

第二个是杜绝宣传不婚不育的风气,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很容易带偏年轻人。你有权力不婚不育,但别到处说结婚有多不好,不婚有多好。
就比如前央视主持人欧阳夏丹就在社交媒体说不结婚了,到老了就找人护理,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现在网上有不少人拿婚姻这个话题引流,危害其实不小。
这就好比现在不怎么让说“躺平”了,因为一旦形成了这种风气,很多年轻人真的就躺平了。结婚也是一样的,受社会风气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看到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要建立婚育友好型社会,要让整个结婚风气是积极向上的。
第三个是降低结婚压力,特别是女性的压力。因为结婚生育对女性的影响最大,不只是生理上的,还有职业上的。一些女性担心结婚生育后,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所以,在托育服务,产假,职场歧视等方面,去解决女性的焦虑,才能提升她们的结婚意愿。

最后说一组有意思的数据,初婚人数占比从2014年的87.5%,下降至2024年的75.1%。也就是说再婚人数占比从2014年的12.5%,提高到了2024年的24.9%。2024年再婚人数占比最高的黑龙江省,达到了46.5%,这么多人选择再婚,说明婚姻没有那么糟糕,只是初婚时,可能没有遇到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