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超140亿港元,港股年内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首次公开募股)诞生。
历时6个多月,11月5日赛力斯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开盘价128.9港元/股,截至当日收盘,报收131.5港元/股,与发行价持平,上市首日盘中一度跌幅曾超6%。
2021年牵手华为,在问界“托举”下,赛力斯2024年首次扭亏为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82.84%,A股市值站上2000亿元以上级别。如今,作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站上新战场的赛力斯,机会与压力并存。
历时6个多月,叩响港股大门
做零部件起家的赛力斯,2003年与东风合资进入汽车制造领域。2016年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同年小康股份上市但市场表现并不如意,财务状况不乐观,一度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2021年赛力斯选择与华为合作,发布问界品牌。2022年,公司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当前的“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赛力斯靠问界实现了营收破千亿、净利润近60亿元的业绩。“牵手”华为,让赛力斯“起死回生”。
今年3月底宣布启动港股上市时,赛力斯方面表示,这是为了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募集资金的70%投入研发,其余资金投入海外销售渠道建设等。
4月28日,赛力斯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9月25日,其宣布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随后,10月13日赛力斯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于10月27日开启港股招股。11月5日,赛力斯正式在港交所敲钟。
赛力斯此次港股上市,发售股份总数为1.08亿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股份数为1086.19万股H股,国际发售股份数为9775.71万股H股;最终发售价格为每股H股131.50港元,募集资金所得款项总额142.83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140.16亿港元。
“华为”标签成为赛力斯吸引资本的关键动能,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华泰资本、广发基金、施罗德、中升、韩国未来资产、中邮理财等22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规模高达约8.26亿美元,占此次IPO规模的44.95%。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赛力斯此次港股上市主要目的是融资,其次是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他进一步表示,A+H布局能让赛力斯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更高的国内国际知名度,这是做大做强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必备条件。
捆绑“华为”标签,问界贡献九成营收
与华为合作,让赛力斯摆脱困境,也让其捆绑上了“华为”标签。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称,“与华为合作是必须干的事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的赛力斯,一年的营收仅143.02亿元,净亏损17.29亿元。而自2021年有了华为加持,其营收一路爆发式攀升。到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收1451.76亿元,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3倍,且在连续亏损4年后首次实现盈利。今年前三季度,赛力斯营收为1105.34亿元,同比增长3.67%;净利润为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
赛力斯的营收主要来自问界。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问界年销量从7.8万辆一路攀升至38.9万辆,是赛力斯销量与业绩增长的核心拉动力。2022年至2024年,问界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05亿元、243亿元和1319亿元,分别占赛力斯总收入的60.3%、67.9%和90.9%;今年上半年,问界销售收入在赛力斯总营收中的占比仍维持在九成以上。
对此,赛力斯方面也表示,若问界品牌汽车需求下降、市场表现恶化或出现负面舆情,均可能对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在依靠问界品牌的同时,赛力斯正在缩减其他品牌。赛力斯在招股说明书中透露,赛力斯其他汽车品牌如蓝电等,主要通过经销商门店销售,2022年至2024年,赛力斯其他汽车品牌经销商门店分别为1882家、1317家和400家。对于2024年的大幅减少,赛力斯解释称是战略性地将重点转向问界品牌。
而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正在大范围扩张。除了问界品牌外,华为鸿蒙智行又相继推出享界、尊界、智界、尚界等品牌。“五界”的出现,让华为的资源和研发重心分散,华为效应对赛力斯的影响被分摊。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对于赛力斯来说,关键在于技术不能光靠华为,产品也不能都扎堆高端;品牌也得独立,让用户记住自己的名字。梅松林称,有了问界,赛力斯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在探寻其它增长曲线之前,还是应该先做实问界的国内市场,同时拓展国际市场。问界和众多其他新势力品牌在伯仲之间,仍处于鏖战之中,市场地位尚未稳固。
海外与具身智能,能否撑起第二曲线?
从赛力斯的业绩表现来看,其财务结构呈现高杠杆运行。
2022年至2024年赛力斯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9.2%、85.9%和87.4%。截至今年6月30日,赛力斯的资产负债率为76%。从资产负债率表现来看,赛力斯处于行业偏高区间。在业内看来,负债高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成本,压缩利润空间。
此外,赛力斯的海外市场亟待补强。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赛力斯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39.22亿元、49.76亿元和42.11亿元;海外营收占比总营收从2022年的11.5%下跌至2024年的2.9%。在业内看来,赛力斯此次在港股能够有利于其加速全球化布局。
赛力斯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公司坚持全球化战略,将海外市场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将探索包括但不限于自建、反向合资、战略合作、兼并收购等多元化的海外网络建设方式,扩大海外本土化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与华为深度捆绑的赛力斯,今年与字节跳动达成合作。今年10月,赛力斯下属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面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项目协同攻关。在业内看来,瞄准人形机器人赛道,赛力斯此举是为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能否打开新增长曲线的关键在于具身智能如何落地商业化。
张兴海在今年初的内部信中抛出“三年内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实现百万量级”的目标。汽车行业竞争已经白热化,也正如他所言,前方荆棘满路、道路坎坷,全是难打的硬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王心